液压和气压传动试题试题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42083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和气压传动试题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液压和气压传动试题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液压和气压传动试题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液压和气压传动试题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液压和气压传动试题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和气压传动试题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和气压传动试题试题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液压与气压传动?题库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_,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_。负载;流量2. 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_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_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_来判断。层流;紊流;雷诺数3. 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_的一次方成正比,与_的1/2次方成正比。通过小孔的流量对_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小孔通流面积;压力差;温度4变量泵是指_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_、_、_其中_和_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_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

2、柱塞泵5调速阀是由_和节流阀_而成。6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_;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_,而输出转矩_。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_。高速低速增加一样7溢流阀为_压力控制,阀口常_,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_压力控制,阀口常_,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_。进口;闭 ;出口;开; 单独引回油箱8.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_控制和_控制。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一样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_同步和_同步两大类。压力,行程;速度,位置9.气压传动是以_为能源介

3、质的传动系统,进展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控制。10. 一个完整的气压传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四种装置组成:气源装置、_、_、_。11.液压缸是将_能转变为_能,用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执行元件。12.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分为两类_和_。13. 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_又_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14由于流体具有_,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局部能量,它由_损失和_损失两局部组成。粘性;沿程压力;局部压力15. 液压传动装置由_、_、_和_四局部组成,其中_和_为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16. 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_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_时惯性力起主

4、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_来判断。层流;紊流;雷诺数17. 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_一次方成正比,与_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_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 压力差;缝隙值;间隙18. 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_;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_ 。大;小 19. 溢流阀为_压力控制,阀口常_,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_压力控制,阀口常_,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_。进口;闭 ;出口;开; 单独引回油箱20. 调速阀是由_和节流阀_ 而成。定差减压阀,串联21. 油箱的作用是_,使渗入液中的_逸出,沉淀油液中的_和散热。储存油液,空气,杂质22.滑

5、阀式换向阀中,三位换向阀的常态位是_位,二位换向阀的常态位是_位。中,弹簧侧阀23. 在液压系统图中,换向阀的符号与油路的连接应画在_位上。常态24. 在滑阀式换向阀的图形符号中,P表示_油口,T表示_油口,A和B表示_的油口。进,回,与执行元件相连25. 先导式溢流阀由_和_两局部组成的。先导阀,主阀26. 按照压缩空气作用在活塞上的方向,气缸可分为_和_两种。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27. 气缸和气马达是气压传动中所用的_元件,是将压缩空气的_转变为_的能量转换装置。28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只有节流功率损失,而无_功率损失。29在减压回路中可使用_来防止主油路压力低于支路时油液倒流。30液压泵的

6、容积效率是该泵_流量与_流量的比值。二、选择题1.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AO型BM型C Y型D H型D;B2. 在下面几种调速回路中,中的溢流阀是安全阀,中的溢流阀是稳压阀。(A) 定量泵和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B) 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C) 定量泵和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D) 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闭式调速回路B、C、D ;A 3. 容积调速回路中,的调速方式为恒转矩调节;的调节为恒功率调节。A变量泵变量马达B变量

7、泵定量马达C定量泵变量马达(B;C) 4.单活塞杠液压缸的活塞直径D为活塞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A1倍B2倍C3倍D4倍(D;C) 5. 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C;B6. 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A1=2A2,液压泵供油流量为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如果不差动连接,那么小腔的排油流量是。A0.5q B1.5 q

8、 C1.75 q D2 qD;A7. 在泵缸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使液压缸实现快进工进端点停留快退的动作循环。试分析:在工况下,泵所需的驱动功率为最大;在工况下,缸输出功率最小。A快进B工进C端点停留D快退B;C;C8. 在定量泵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如果液压马达所驱动的负载转矩变小,假设不考虑泄漏的影响,试判断马达转速;泵的输出功率。A增大B减小C 基本不变D无法判断C;B9. 泵的卸荷有流量卸荷法和压力卸荷法两种方法。其中压力卸荷法适用于 。A变量泵;B定量泵;C定量马达;D变量马达10. 泵的卸荷有流量卸荷法和压力卸荷法两种方法。其中流量卸荷法适用于 。

9、A变量泵;B定量泵;C定量马达;D变量马达11. 如以下列图的回路中,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50cm2;负载FL=10000N,各阀的凋定压力如图示,当活塞运动时的A、B两点的工作压力分别为 。A5MPa,3MPa;B2MPa,2MPa;C2MPa,3MPa;D5MPa,2MPa。12. 如以下列图的回路中,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50cm2;负载FL=10000N,各阀的凋定压力如图示,当活塞运动到终端停顿时A、B两点的压力分别是( ).A5MPa,3MPa;B2MPa,2MPa;C2MPa,3MPa;D5MPa,2MPa.13.如以下列图的液压系统中,根据阀1、2的功能,阀1、2分别作 使用。A

10、溢流阀、安全阀;B安全阀、溢流阀;C安全阀、背压阀;D背压阀、安全阀。14.利用作用于阀芯上的液体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进展工作的阀类是。A压力控制阀B流量控制阀C方向控制阀D节流阀A15.如以下列图的液压系统,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A1=A3=100cm2,A2=A4=50cm2,缸I工作负载FL1=35000N,缸II工作负载FL2=25000N,溢流阀、顺序阀和减压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4MPa和3MPa,不计摩擦阻力、惯性力、管路及换向阀的压力损失,求以下三种工况下A、B、C三处的压力pA、pB、pC。1液压泵启动后,两换向阀处于中位时A、B、C三处的压力为 ;A)5MPa,5M

11、Pa,3MPa (B) 5MPa,4MPa,3MPa (C)3MPa,3MPa,3MPa (D) 5MPa,5MPa,5MPa21Y失电2Y得电,缸II工进时 A2.5MPa,2.5MPa,2.5MPa B5MPa,4MPa,3MPaC2.5MPa,0 MPa,2.5MPa D5MPa,0MPa,3MPa3前进碰到死挡铁时A、B、C三处的压力为 ;A5MPa,4MPa,3MPa B3MPa,3MPa,3MPa C5MPa,5MPa,3MPa D 5MPa,5MPa,5MPa42Y失电、1Y得电,缸I运动时A、B、C三处的压力为 A)3.5MPa,3.5MPa,3MPa(B)5MPa,4MPa,

12、3MPa(C)5MPa,3.5MPa,3MPa(D)5MPa,3.5MPa,3.5MPa5到达终点孔钻穿突然失去负载时A、B、C三处的压力为 。A5MPa,0MPa,3MPa (B)5MPa,4MPa,3MPa C3MPa,0MPa,3MPa D4MPa,0MPa,3MPa16.如以下列图的回路中,活塞运动时的负载F=1200N,活塞面积A=1.510-3m2,溢流阀调整值为pP=4.5MPa,两个减压阀的调整值分别为pJ1=3.5MPa和pj2=2MPa,如油液流过减压阀及管路时的损失可略去不计,试确定1)活塞在运动时,A、B、C三点压力值分别为 。(A)3.5MPa,4.5MPa,2MPa(B)3.5MPa,3.5MPa,0.8MPa(C)0.8MPa,0.8MPa,0.8MPa(D)4.5MPa,4.5MPa,2MPa2)活塞在运动到终端位置处时,A、B、C三点压力值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