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41614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林工教案(初、中级工)土壤学部分一、 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1土壤:是能生长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包括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固相物质包括矿物颗粒、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液相物质指土壤水分;气相物质指土壤空气。3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4土壤肥力因素:水、肥、气、热。即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空气、土壤温度。5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自然肥力的高低取决于成土过程中诸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生物的作用。 经济肥力的高低可以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和单位面积产量来衡量。或以单位面积上的木材蓄积量或树高来衡量。二、土壤理化性质1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种粒级

2、颗粒的百分含量称为土壤机械组成,也叫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大类,而壤土又可分为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和重壤土。各级标准以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和物理性砂粒的含量为标准划分的。指感法测定土壤质地有干测法和湿测法两种。干测法是取玉米大小干土放在姆指与食指间挤压,根据手指感觉来判断土壤质地。湿测法是取土少量置于手掌中,拣净草根等,加水到湿润,充分揉搓,再搓成球,搓成泥条,弯曲成环,观察各种现象来判断土壤质地。紧砂土:物理性粘粒占510%砂壤土:物理性粘粒占1020% 土土块易用手压碎,湿土能搓成圆球,但不成泥条。轻壤土:干土块稍用力才能压碎,湿土能搓成泥条,但用手一提即断开。中壤土:物理性粘粒

3、占3045%, 干土块用力可压碎,湿土能搓成细长条,但弯成直径23厘米圆环时就断开。重壤土:物理性粘粒占4560% ,干土用力难压碎,湿土能搓成条,弯成23厘米圆环不断开,但压扁圆环时就断开。土壤质地影响着土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土壤肥力。2土壤结构:指土壤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性及稳定性。可分为单粒结构、粒状及团粒状结构、块状及核状结构、柱状及棱柱状结构、叶片状结构。粒状结构:由若干单粒胶结成复粒,具有明显的的棱角,直径0。55毫米。团粒状结构:土团近球形,直径0。2510毫米。单粒状、粒状、团粒状、碎块状、片状等多见于表土;而块状、核状、柱状及棱状多见于底土。3土

4、壤比重、容重、孔隙度及松紧度: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土壤固体颗粒干重。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干重。松紧度:指土壤疏松或紧实的程度。可分为疏松、较松、较紧、紧实、坚实。较松:用力不大,就可将小刀插入土层很深;紧实:用力较大,小刀才能插入土层12厘米。4土壤溶液:含有可深性物质的土壤水分就是土壤溶液。土壤酸碱度可分为7级。强酸性:PH小于4.5 酸性:PH 4.65.5 微酸性:PH 5.66.5中性:PH 6.6-7.4 微碱性:PH 7.58.0 碱性:PH 8.19.0强碱性:PH大于9.0南方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土壤多呈中性或碱性,山地土壤多呈酸性。生产中常用石灰改良酸性土,用石膏、明矾等

5、改良碱性土。三、土壤有水肥气热状况和土壤肥力培育1土壤水分:可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等。影响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表覆盖、人类的生产活动、土壤物理性质等。2土壤空气:3土壤热量4土壤养分:(1)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2) 微量元素(铁、锌、锰、铜、硼、钼)(3) 超微量元素(镭、铀等)。5土壤肥力培育:四、福建主要山地土壤种类主要是红壤和赤红壤。五、土壤剖面调查1 剖面的选择和要求:剖面宽80厘米,深1米以上,或挖至母质、母岩层。2 土壤剖面层次的划分:(1)覆盖层(A0层):枯枝落叶层(2)淋溶层(A层):主要是受降水淋溶作用形成的。(3

6、)淀积层(B层):是承受淋溶下来物质的层次。(4)母质层(C层):是岩石风化后所形成的疏松碎块。(5)母岩层(D层):为未风化的岩石、未风化的石质层构成。3土壤剖面调查方法:作为技能考核的内容,要求掌握。六、肥料知识1肥料分类:(1)按来源和成份性质可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无机肥料又分为单一肥料、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2)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迟效肥和长效肥。(3)按施肥方法分为基肥、追肥和种肥。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增产。而施肥的作用可供应植物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达到上述增产的目的。第五章 森林管护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森林病虫

7、害的防治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而不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1森林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蔓延危险性病虫的一种措施。林木检疫是通过法律手段来阻止危险性病虫传播的强制措施。常见的检疫对象有:日本松干蚧、双条杉天牛、松材线虫病、松针褐斑病、毛竹枯梢病、柑桔溃疡病等。检疫分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2林业技术防治:主要包括选育抗病虫品种、育苗技术措施、造林措施和经营管理措施等。其中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可以提高林木抗病虫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3生物防治:指利用有益的生物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1)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初寄生:寄生性天敌直接寄生于其寄主

8、的现象。次寄生:寄生性天敌寄生在另一寄生性天敌的现象。外寄生:寄生性昆虫的卵、幼虫、蛹均生活于寄主体外。内寄生: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某个虫期生活于寄主体内的现象。(2)天敌的利用:主要是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和青虫菌的利用。苏云金杆菌是一类广谱性的微生物杀虫剂,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效。而白僵菌孢子的萌发除需要适宜的温度外,主要依赖于高湿的环境,所以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和季节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捕食性鸟类的利用也属于生物防治的内容。4物理机械防治:指利用简单的物理器械和光、电、射线等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捕杀法、诱杀法、阻隔法、射线法、高温处理法等。(1)捕杀法:振落法、人工采卵块、摘茧、等。利

9、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可用振落法捕杀。(2)诱杀法:包括灯光诱杀、潜所诱杀、毒饵和饵木诱杀、颜色诱杀等。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杀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如马尾松毛虫成虫、小地老虎、金龟子、毒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味性,在其所喜欢的食物中加入杀虫剂而将其诱杀的方法。颜色诱杀:如利用黄色色板引诱蚜虫而后将其杀死。5化学防治:(1)农药的分类:胃毒剂针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如马尾松毛虫幼虫,; 内吸剂针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蝉、蝽蟓等。胃毒剂如敌敌畏,内吸剂如乐果。(2)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的施用注意事项:喷完波尔多液后,要间隔1530天才能施用石硫合剂;而喷完石硫合剂后,

10、要停715天才能喷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与低浓度的石硫合剂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原物接触植物、或已经接触植物但尚未侵入植物体内之前使用,可保证寄主植物不受病原物的侵染和危害。(3)农药使用原则:对症下药、适时施药、交替用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农药在混合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农药的化学特性和增效作用,酸性农药切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4)农药使用方法:主要有喷粉法(主要在缺水源的地区使用)、喷雾法、超低容量喷雾、烟雾法、熏蒸法、拌种法、土壤处理法、毒饵法等。超低容量喷雾是指每公顷喷药量在5升以下的喷雾方法。五氯硝基苯是一种优良的土壤处理剂,可防治苗木猝倒病,但对由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和立枯病无效。石硫合

11、剂在不同季节使用的浓度不同,生长季节通常是0.3-0.5波美度;休眠期和春芽萌动时通常是3-5波美度。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敌百虫、溴氰菊酯、氧化乐果等;敌敌畏具有胃毒、触杀、熏蒸效果,而乐果属于内吸剂,常见的杀菌剂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百菌清 、托布津等,其中波尔多液和代森锌属于保护性杀菌剂。二、森林虫害防治1苗圃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龟子类、地老虎类和蝼蛄类。(1)金龟子类:为害特点为以幼虫为害幼苗的根和根茎部,受害处呈较整齐的切口,幼苗枯黄而死。可利用金龟子成虫的假死性捕杀成虫。成虫期还可利用其趋光性进行黑光灯诱杀。(2)地老虎类:为害特点为以幼虫为害幼苗,将幼苗基部距地

12、面12厘米处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垅。可利用其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杀小地老虎成虫。或用糖、醋液进行毒饵诱杀。(3)蝼蛄:以成虫或若虫咬食根部及靠近地面的嫩茎部,切口呈不整齐的丝状残缺,也常取食新播种和刚发芽的种子,并在土壤表面挖遂道,造成缺苗断垅现象。蝼蛄属于不完全变态类昆虫,而松毛虫属于完全变态类昆虫,所经历的虫期不一样。常见的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有:蝼蛄、蝗虫、蟋蟀等。 属于全变态的昆虫有马尾松毛虫、小地老虎、金龟子等。2枝梢害虫:主要有松梢螟、杉梢小卷蛾等。它们的为害特点。掌握它们的为害特点。3食叶害虫:重点掌握马尾松毛虫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以老熟幼虫在针叶丛中、树皮缝或地

13、被物下越冬,翌年2-3月平均气温升到10度时出蛰。防治方法:加强预测预报、采用营造混交林、灯光诱杀、白僵菌生物防治及施放烟剂和喷雾防治等。黄脊竹蝗的为害特点:一年一代,以卵块在土中越冬。通常跳蝻群集在小竹及杂草上取食,2龄后分散并渐上大竹,3龄全部上大竹为害,4龄到成虫期食量最大,为害最烈,所以3龄前为防治此虫的关键时期。4蛀干害虫:主要有皱鞘双条杉天牛。为害特点:以幼虫蛀食树干,引起针叶黄化,长势衰弱,常造成风折、雪折,甚至造成大片杉木枯死,是杉木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形态特征:成虫前胸背板中央有5个疣突,鞘翅上有两条棕黄色或驼色的宽横带相间,中部及末部为黑色的宽横带。黑翅土白蚁的防治可用灭

14、蚁灵。三、森林病害防治1. 种实霉烂病:主要发生在贮藏期的种子上。2. 松杉苗立枯病:(1)症状:根据发病时期不同,可分为四种症状类型。A.种芽腐烂型;B.幼苗猝倒型;C.苗木立枯型;D.茎叶腐烂型。(2)病原:可分为侵染性病原(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和非侵染性病原(圃地积水、表土板结、地表温过度等。(3)防治方法:主要通过育苗技术措施。即严格选择圃地。合理施肥和适时早播。其次,可通过用土壤消毒处理,用五氯硝基苯可防治由丝核菌引起的苗木立枯病,但对由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立枯病则无效。3.松针褐斑病:是国内检疫对象。病原:真菌主要通过加强检疫,防止病苗、带病的接穗等人为传播。在幼林中发现病株要

15、立即烧毁。发病期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喷雾进行防治,最好把病原菌消灭在春季之前和越冬之前。4.杉木炭疽病:主要发生在10年生以下的杉木幼林中。症状:多发生在春季和初夏,头年秋梢受害最重。 通常在枝梢顶芽以下10厘米左右的茎中发病,称之为“颈枯型”,是杉木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凡是造成杉木生长衰弱的因子,如土壤瘠薄、板结、季节性积水,以及夏秋干旱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已发生生理黄化的杉木最易感病。5.松材线虫病:为检疫对象,是松树上一种毁灭性病害。 主要发生在松树树干上。病原:松材线虫发病规律:线虫主要是由松褐天牛传播的。还可由感病枯死而采伐的原木传播。松褐天牛也是蛀干害虫,在防治时,除加强检疫外,可在天牛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喷杀螟松等内吸剂防治。6.木麻黄青枯病:是一种破坏输导组织,引起全株性枯死的系统性病害。病愿:引起该病的病原是细菌。7.毛竹枯梢病:是国内检疫对象。症状:主要为害当年生新竹,病斑产生于主梢或枝条的节叉处,扣不断自竹节向上、下方扩展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