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414879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ml)前 言.1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shj)依据21.1 工程(gngchng)概述21.2 设计(shj)依据2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zhbio)21.2.2 室外设计参数21.2.3 室内设计参数31.2.4 体力活动性质3第二章 负荷计算4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4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4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42.2 湿负荷的计算82.2.1 湿负荷的组成8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9第三章 空调方案确实定93.1 空调系统确实定93.1.1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确实定9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103.2.1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10第四章 风系统的设

2、计13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确实定134.2 送、回风管的布置134.3 气流组织设计134.3.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134.4 风管(fn un)设计144.4.1 风道水力(shul)计算步骤144.4.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shul)计算15第五章 水系统(xtng)的设计175.1 水系统(xtng)方案确实定175.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17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18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185.1.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185.1.5 水系统方案确实定195.2 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步骤195.3 冷冻水供回水水力计算205.4 冷冻水泵的

3、选型245.4.1 冷冻水泵设计标准245.4.2 冷冻水泵的选型245.5 冷凝水排放系统设计25结 论.26参考文献27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前言(qin yn)随着国民经济(gumnjngj)的飞速开展(kizhn),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bozhng)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经济的开展(kizhn)使从事空调设计人员越来越多,对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其他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的关心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尤其是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出现、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空调设计提出了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成了当前各国空调制冷行业的研究方向。为了适应时

4、代的开展,各种空调应运而生。如变频空调,它是目前空调消费的流行趋势,节能环保,能耗低;无氟空调,由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所催生,无氟空调是众所期待的产品;舒适性空调得到了很大的开展,健康是空调开展的主题之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拖多的开展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也为自身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对于办公楼的空调系统比拟推崇的空调方式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这种系统灵活性大,能独立的调节室温,不但节能,而且健康,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开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

5、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本次设计中采用风冷螺杆式冷热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这样一台机组夏季可进行供冷,冬季又可进行供热。风冷螺杆式冷热水机组利用室内外空气作为冷热源,它不用冷却水泵、冷却水管路及冷却塔,省去了庞大的冷却水系统,投资省,安装方便。总之,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成为空调开展的大趋势。第一章 工程概述与设计(shj)依据1.1 工程(gngchng)概述本工程(gngchng)为广州市某村政府(zhngf)办公大楼空调系统设计,总建筑面积(jin zh min j)约为800m2,共四层,每层层高为3.8m。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空调冷热

6、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方案确实定;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等。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功能需要和有关标准要求,确定本系统会议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关键词:办公楼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1.2 设计依据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外墙:选用砖墙,内外粉刷,=240mm,K=1.95 W/m2K,衰减系数=0.35,延迟时间=8.5h;屋面:选用保温屋面,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K=0.94W/m2K,衰减系数=0.51,延迟时间=6.2h;外窗:选用单层玻璃钢窗, K=4.54W/m2K2,窗的有效面积系数xg=0.85,地点修正系数xd=1,取标准玻璃,遮挡系

7、数Cs=1.00,选用浅色布帘,遮阳系数Cn=0.50;门:选用双层木门外门,K=3.54W/m2K3,无遮阳;房间类型:房间类型为中型2。1.2.2 室外(sh wi)设计参数广州市室外设计(shj)参数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5.3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4室外平均风速2.4m/s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0.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2空调室外湿球温度27.8室外平均风速1.5 m/s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91.2.3 室内设计参数(cnsh)夏季空调(kn dio)设计温度:26,风速(fn s)不大于0.3 m/s冬季空调设计温度:20,风速不大于0.2 m/s广州市室内设计参数 表

8、1-2 序号房间名称温度湿度新风量标准 m3/h人噪声dBA夏季冬季夏季冬季1办公室26205060354040462会议室262050603550553阅览室262050603530454宣传大厅26205565303520551.2.4 体力活动性质体力(tl)活动性质可分为1:静坐(jngzu):典型场所:影剧院、会堂、阅览室等;极轻劳动:主要(zhyo)以坐姿为主,典型场所:办公室、旅馆等;轻度劳动:站立(zhn l)及少量走动,典型场所:实验室、商店等;中等劳动:典型场所:纺织(fngzh)车间、印刷车间、机加工车间等;重劳动:典型场所:炼钢,铸造车间、排练厅、室内运动场等。所以本设

9、计中办公楼属于极轻劳动,舞厅、健身房属于重劳动。第二章 负荷计算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空调设备容量的根本依据。 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当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失热量。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给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给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夏季空调房间的冷负荷主要有以下组成: 1)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2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3人体散热

10、量 4照明(zhomng)散热量 5设备(shbi)散热量 6伴随(bn su)人体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2.1.2空调(kn dio)冷负荷计算方法冷负荷的计算常采用(ciyng)谐波反响法和冷负荷系数法。本设计采用谐波反响法。谐波反响法计算冷负荷的过程很复杂,一般需用电子计算机。为了便于手算,采用谐波法的工程简化计算方法。以401阅览室为例:1.外墙和屋顶(w dn) 2-1式中 计算(j sun)面积,m2; 传热系数,W/(m2); 计算(j sun)时刻,h; 温度波的作用(zuyng)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外表(wibio)的时间,h; 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

11、简称负荷温差,可通过?空气调节?查得。北外墙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t-6555555K1.95F40.7CLQ476397397397397397397计算时刻t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667788K1.95F40.7CLQ476476556556635635南外墙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t-6665556K1.95F40.5CLQ473.85473.85473.85394.875394.875394.875473.85计算时刻t15:0016:00

12、17:0018:0019:0020:00t-667778K1.95F40.5CLQ473.85473.85552.825552.825552.825631.8东外墙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t-7666679K1.95F36.4CLQ496.86425.88425.88425.88425.88496.86638.82计算时刻t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101111121212K1.95F36.4CLQ709.8780.78780.78851.76851.76851.76西外墙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t-8877666K1.95F25.9CLQ404.04404.04353.54353.54303.03303.03303.03计算时刻t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677889K1.95F25.9CLQ303.03353.54353.54404.04404.044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