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41487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校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校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校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校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完成第12题。照片中设施为“嫦娥一号”卫星探测器1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A月球阻挡B地质作用改造C地表布满岩石D地表水体覆盖2在冬季的夜晚,图中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A形成霜冻B昼夜温差大C有利于地面的保温D防止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下面

2、两幅图中,图甲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变化;图乙表示该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流变化特征。据图完成第34题。3由图甲可知图乙出现的时间约为()。A618时 B18时次日6时C816时 D16时次日8时4产生图甲、图乙所示现象的原因是()。A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5下图中,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7月份、夏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6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高压脊控制 B锋面

3、活动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7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89题。8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Aa、b、c、d Bb、c、h、eCd、e、f、g De、f、g、h9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读下图,完成第1012题。10关于a、b两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Ca洋流向西北流,b

4、洋流上升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11M地沿海海域因()。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12M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该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B地中海气候西风C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D温带海洋性气候山脉阻挡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第1314题。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

5、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14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读“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完成第1516题。15有关该地河流两岸平原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岩层断裂下陷水平挤压使岩层上升河流沉积流水侵蚀A B C D16下列地形中的成因与其相似的是()。A黄河三角洲 B渭河平原C庐山 D东非大裂谷观察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完成第1718题。17关于图中四种景观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川侵蚀 B风力堆积C地壳运动 D风力侵蚀18下列山地与泰山成因相同的是()。A庐山 B天山C太行山 D阿尔卑斯山19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

6、,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20读“三大类岩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a、b、c分别是()。A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B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C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14分)图甲和图乙(沿30N)表示的是相同季节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b表示的气压带是_,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2)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_和_(填序号)。abbceffe(3)a、b、c、

7、d、e、f六处中,降水最多的是_,多气旋、锋面活动的是_。22(14分)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 以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在图中,用“”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3)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4)如图,从欧洲到北美的A、B航线各有哪些优缺点?23(12分)育才中学地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搞得有声有色。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我们

8、把部分环节内容去掉,让你来填。比较一下你和育才中学的同学,谁的环节更全面,方法更科学,设计更具有操作性。(1)课题名称: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2)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3)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一起穿越“时空隧道”,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和体会地质变化过程。(4)实验材料:4厘米30厘米的“竹片”(或者是_)。(5)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6)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7)结论报告: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作用的结果。褶皱背

9、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是_。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_。(8)本研究性学习过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参考答案1B2C解析:根据题意,地球也应该像月球一样,有许多陨石坑,而目前地球上陆地表面的陨石坑很少,其原因是地质作用的改造。因为地球与月球不同,地球上的大气、流水等对地表有各种地质作用,改变了地表形态,所以地球表面的陨石坑很少保留下来。冬季夜晚的云层可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有利于地面的保温。3C4A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了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海陆风,并可推断图甲中的实线表示陆地表面气温变化,虚线表示海洋表面气温变化,从图乙可推断此时陆地表面气温高于海洋表面气温,那

10、么由图甲可知图乙出现的时间为816时。5.B解析:甲、乙两图中,N气压带表示赤道低气压带,M气压带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甲图气压带南移,表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乙图气压带北移,表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6B7C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区降水是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形成了锋面活动造成的。高压脊、反气旋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干燥。每年的夏秋季节,热带气旋会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第7题,图示降雨主要发生在我国珠江流域,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我国珠江三角洲。8A9C解析:海陆间循环包括海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从图中看出,a、b、c、d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

11、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输送来实现的。10C11A12C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该海域位于南美大陆西侧,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洋流a向西北流动,从而形成上升补偿流b,使该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M处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13B14A解析:本组题立意新颖,构思巧妙,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解题时,一要读懂诗文,二要调动河流地貌发育的相关知识。第13题,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东岸是沉积岸,据诗文可知聚落应该布局于沉积岸乙地。诗中描述的是冲积平原的形成和发育状况,应发生在中下游。河流位于谷地中,根据河流处等高线弯曲形状,可推知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第14题,内力作用决定地貌的基

12、本格局,包括地势的高低起伏、大地形单元的塑造等,进而决定河流的流向。15C16B解析:该河流冲积平原位于地堑中,是岩层断裂下陷和流水的沉积共同作用形成的,渭河平原成因与其相似。17D18A解析:第17题,泰山是断块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司春女神是风化作用形成的;桂林山水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第18题,泰山、庐山均是断块山,天山、太行山、阿尔卑斯山都是褶皱山。19.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可推知,甲地层(沉积岩)最先沉积,因内力作用而褶皱变形,形成背斜构造,在外力作用下其表层遭受侵蚀,之后地层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然后才有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13、),故D项正确。20.C解析:从图中的信息可知:a位于地表主要受风化沉积作用,可断定为沉积岩。b经受温度、压力变形、重结晶形成,可断定为变质岩。c经过熔融、冷却、凝固形成,可断定为岩浆岩。21. 解析:根据各纬度带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可判断图甲中a是赤道低气压带,b是副热带高气压带,c是副极地低气压带,d为极地高气压带。从图上可以看出,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图乙要根据经度明确海陆分布状况。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2)炎热干燥(3)ac22. 解析: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冬季气温不同,原因是所受到的洋流的性质不同,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洋流对污染的影响是能降低污染区的污染程度,同时扩大了污染范围。从距离、风向、洋流分析A、B的优缺点,A、B的优缺点正好相反。答案:(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