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41483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毕业设计(实习、论文)(2014 2016)题 目: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办学形式: 函授 办学层次:专升本 函授站: 专 业:工程管理 年级:2014学 号:姓名: 李滨指导老师:焦进龙完成时间:2016年7月1日毕业设计(实习、论文)成绩:2016年7月1日南昌大亨继续教育学院摘要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建设项目管理是每个项目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 程,而关键路径则是工程项目管理和控制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通过网络计划的 方法查找关键路径,通过表图结合的方式,对关键路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使 项目工期最短,使项目

2、进度计划最优。另外针对目前关键路径法在实际工程项目 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希望可以提高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关键路径,网络计划,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目 录刖言2一、概述21.1关键路径法的基本原理21.2 网络计划的特点31.3网络计划的分类3二、搭接网络计划52.1搭接网络计划示例52.2 搭接网络中的连接关系52.3搭接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示例62.3.1计算各工作的最早时间(ES和EF) 72.3.2计算各工作的最迟时间(LS和LF) 92.3.3时差计算.10三、网络计划优化.113.1 工期优化113.1.1工期优化的计算步骤113.1.2宜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

3、工作的选择123.1.3按要求工期优化网络计划的方法.133.1.4工期优化示例143.2 资源优化.153.2.1资源优化的种类153.2.2资源优化的原则163.3工期费用优化173.3.1工期与成本的关系173.3.2工期与成本优化示例.20四、结束语24参考文献25前 言建设项目管理是每个项目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项目管理 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关键路径法自20世纪6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生产中得到了应 用,它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特别适用于工程管理。从国内外的情况看,应用这种方法最 多的是工程施工单位。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理论水平与应用方面相差无几, 但

4、在应用管理上,基本上停留在计划的编制上。因此,提高关键路径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 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概述1.1关键路径法的基本原理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是一种通过分析哪个活动序列(哪条路线) 进度安排的灵活性(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技术。具体而言,该方法依 赖于项目网络图和活动持续时间估计,通过正推法计算活动的最早时间,通过逆推法计算 活动的最迟时间,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路线,并对关键路线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使项目 工期最短,使项目进度计划最优。关键路径法的关键是确定项目网络图的关键路线,这一工作需要依赖于活动清单、项 目网络图及活动持续时

5、间估计等,采用手工计算,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把所有的项目活动及活动的持续时间估计反映到一张工作表中;(2)计算每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计算公式为EF=ES+活动持续时间 估计;(3)计算每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计算公式为LS=LF-活动持续时间 估计;(4)计算每项活动的总时差,计算公式为TS=LS-ES二LF-EF;(5)找出总时差最小的活动,这些活动就构成关键路线。总而言之,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是:首先绘制拟建工程施工进度网络图,用以表达一 项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然后通过对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进行 计算,找出网络计划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再

6、按选定的工期、成本或资源等不同目标,对 网络计划进行调整、改善和优化处理,选择最优方案;最后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 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以确保拟建工程施工按网络计划确定的目标和要求顺利完成。1.2网络计划的特点网络计划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网络计划能够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所谓逻辑关系,是指各项工 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网络计划能够明确地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分析各 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处理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通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可以找出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在关键线路法 (CPM )中,关键线路是指在网络计划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

7、线方向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 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为止所形成的通路上所有工作持续时间总和最大的线路。关键线路 上各项工作持续时间总和即为网络计划的工期,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关键工 作的进度将直接影响到网络计划的工期。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能够明确网络计划中的关 键线路和关键工作,也就明确了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工作重点,这对提高建设工程进度控制 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通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可以明确各项工作的机动时间,又称时差。所 谓工作的机动时间,是指在执行进度计划时除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时间外尚剩余的、可供利 用的富余时间。在一般情况下,除关键工作外,其他各项非关键工作均有富余时间

8、。这种 富余时间可视为一种潜力,既可以用来支援关键工作,也可以用来优化网络计划,降低单 位时间资源需求量。(4)网络计划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优化和调整。对进度计划进行优化和调 整是工程进度控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仅靠手工进行计算、优化和调整是非常困 难的,必须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网络计划就是这样一种模型,它能使进度控制人员利用电 子计算机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计算、优化和调整。正是由于网络计划的这一特点,使其成 为最有效的进度控制方法,从而受到普遍重视。当然,网络计划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不像横道计划那么直观明了等,但这可以通过 绘制时标网络计划得到弥补。1.3网络计划的分类在工程施工中

9、,网络计划是正确表达施工进度计划、并对其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 监督的较好形式。为了适应施工进度计划的不同用途,按网络计划的图形形式分以下几种 分类:(1)双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网络计划是指用一根实箭线表示一项工作,并用箭尾、箭头处圆圈节点内的两 个编号或代号代表该项工作的网络计划。(2) 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是指用一个圆圈或方格节点表示一项工作,并用节点中的一个编号或 代号表示该项工作的网络计划。(3) 流水网络计划流水网络计划是指将同一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各项工作箭线合并成一条上 下分段相错的流水箭线,由多条这样的流水箭线组合搭接而成的用来表示一个分部工程流 水组流水施工进度的

10、网络计划。二、搭接网络计划搭接网络计划的特点是:相邻活动之间能表达多种搭接关系,用单代号网络计划形式 表示。2.1搭接网络计划示例【例1】某五层宿舍的装饰工程,共有以下五个施工过程及其每层的持续时间,见表 2.1,试编制搭接网络计划图。表2.1施工过程与持续时间表序号施工过程名称每层持续时间/天1楼地面抹灰12楼地面养护33室内粉刷24安装门窗扇25门窗油漆和玻璃2根据上述条件编制的搭接网络计划见图2.1所示。图2.1某五层宿舍装饰工程搭接网络计划2.2搭接网络中的连接关系搭接网络中相邻工作的连接关系有以下几种:(1)开始到开始(STS)。即紧前工作的开始时间S至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S的时距,

11、用STS表示。(2)开始到结束(STF)。即紧前工作的开始时间S至紧后工作的结束时间F的时距,用STF表示。(3)结束到开始(FTS)。即紧前工作的结束时间F至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S的时距, 用FTS表示。(4)结束到结束(FTF)。即紧前工作的结束时间F至紧后工作的结束时间F的时距, 用FTF表示。(5)既有开始至开始,又有结束到结束(STS与FTF并存),即紧前工作与紧后工作 的之间的时距,用STS及FTF双控表示。(6)既有开始至结束,又有结束到开始(STF与FTS并存),即紧前工作与紧后工作 的之间的时距,用STF及FTS双控表示。在一般的网络计划中,相邻工作之间的连接关系是衔接关系,即

12、FTS时距。在关键线 路上,则FTS均等于零;在非关键线路上的时距FTS由相应的时差TF来决定。由此可见搭接网络可更有效地满足制定计划工作的各种限制条件,这是一般网络计划 所难以表达的。2.3搭接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示例通过本例题说明搭接网络的时间参数计算。某工程的搭接网络计划如图2.2所示3。2.3.1计算各工作的最早时间(ES和EF)从开始点起,按表2.2的连接关系和相应计算公式,从左至右计算各工作的最早时间。计算结果如图2.3所示。图2.2搭接网络计划示例表2. 2工作最早时间参数计算表序号工作 号相邻活动时距类型持续 时间时间计算说明1A06ES=0, EF =ES +D =0+6=

13、0AA A因与开始点相连接,故ES =0A2BSTS尸8ES =ES +STS =0+2=2BAABEFb=ESb+Db=2+8=10根据搭接关系的时距计算3CFTFAc=44EFc=EFa+FTFac=6+4ES =EF -D=10-14=-4,取 0CC CEF =ES +D =0+14=14CC C遇到ES为负值时,说明该工作 在工程开始前已开始,显然不 合理,应将该工作与开始点用 虚箭线相连,即该工作的最早 开始时间为0。4DSTFad=810EF =ES +STF =0+8=8DAADES =EF -D =8-10=-2,取 0DD DEF =ES +D =0+10=10DD D同理

14、5EFTSbe=2STSce=610ESe=EFb+ FTSbe=2=10+2=12ESe=ESc+ STSce =6,取 12EF =ES +D =12+10=22EE E由于E的紧前工作有8及C两 个,分别计算ES后,取其大者 为该工作的ES。6FSTScf=3FTFcf=6FTFDf=1414ESf= ESc + STScf =0+3=3EFf=EFc+ FTFcf =14+6=20ES =EF -D =20-14=6 FF FEFf=EFd+ FTFdf =10+14=24ES =EF -D =24-14=10,取FF F10EF =ES +D =10+14=24FF F由于F的紧前工对C及D两 个,根据 stscf、ftfcf、ftfdf 三种时距分别计算ES后,取其 大者为该工作的ES。7GSTFfg=6STSeg=44EFg=ESf+STFfg=10+6=16ES =EF -D =16-4=12GG GES =ES +STS =12+4=16GEEGEF =ES +D =16+4=20,取 16GG G同理结取24结束工作C、D的EF分别为10、束20,但F工作的EF为24,故 必须在F点与终点用虚箭线连 接,故结束工作的ES=EF=24。i1图2. 3搭接网络计划ES与EF的时间计算结果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