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41145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突破、新飞跃。党的执政理念的突破与飞跃,自然要求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突破与飞跃。因此,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和归宿就是我们应该做出的审计调整,这是由审计的职能与本质属性决定的。首先审计关系与社会关系存在依存性。审计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离开了审计关系的社会关系是有缺陷的,这为审计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提供了客观基础。其次审计目的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存在一致性。审计目的的实现有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再次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职能和促进性、防护性、建设性作用对化解社会矛盾

2、具有指向性。审计职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无疑会促进社会和谐。基于此,选准新的视点,把握好审计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不断扩大审计影响,提升审计质量与水平,成为了审计机关的重点命题。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确定新战略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非常敏感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期”,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种是“矛盾凸现期”,即经济徘徊不前,社会出现动荡,甚至倒退。因此,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而怎样从审计监督的职能出发,按以人为本的要求,服务于和谐社会就是新

3、时期审计战略的新选择,也是审计事业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酝酿新思维 由于忽视科学发展,管理体制滞后等原因,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问题相当严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现;权力失控现象屡见不鲜,干群关系紧张。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综合性监督部门,审计思维就需要有一个大的突破。要从过去财务处理上、财经纪律执行上的纠错查弊圈子里跳出来,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关注民生、关注稳定、关注环境。让审计与构建和谐社会同频共振,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创建新标准 评判一个审计机关是否充分履行审计职能,其标准侧

4、重于审计多少单位、查出并上缴多少违纪违规资金、移送多少案件。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评判标准,反映了财务处理、财经纪律执行上查错纠弊成果,却忽视了审计机关综合监督职能,没有充分体现审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指标硬性、显性,但不全面、科学。因此,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将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业绩评判标准,树立起审计机关自身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把握新走向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做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围绕这个要求,审计机关不仅要做好经济运行的监督者,还要做人民利益的守候者,生态环境的维护者和政治文明的促

5、进者。为此,预算执行审计要站在纳税人的角度,向支出审计为主转变,社会保障审计要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涉农资金审计要关注“三农”问题,经济责任审计要体现科学发展的思想。此外,还要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出发,积极探索经济效益审计、环境保护资金审计路子。 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营造新环境 审计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离不开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参与,这是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的前提。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需要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一方面要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把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其

6、自身审计行为公开和审计结果公开,也是实行“阳光审计”,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的需要。与此同时,加强与纪检、检察、公安、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协调也是营造和谐环境的需要。 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搭建新平台 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平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审计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在目前人员编制已定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整合审计资源,就是一个主要的突破口。当前,审计计划管理、审计成本管理、审计现场管理都必须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要在不断减少审计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加强审计复核制度,实行关口前移,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还要不断推广和运用计算机前沿技术,增强审计工作科技含量。 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培养新文化 在我国进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培养和谐向上的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审计机关只有内部和谐了,才能推动社会和谐。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是社会和谐之源,也是审计精神的集中体现。守住廉政这条生命线,也就守住了审计职业道德之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基础。形式多样,具有审计特色的文娱活动也有利于提升审计文化品位。培养和谐向上的审计文化,必须体现人本思想,必须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审计干部队伍为载体。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