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4107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具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或手段,而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入手,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各项日常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关注一下媒体,我们会发现很多触目惊心的事例,例如中小学生因考试压力太大而自杀,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导致轻生悲剧,抑或是同伴之间的矛盾导致暴力事件。中小小学生当中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社会压力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日趋严重。由此我们认为如果现

2、在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那么悲剧还将更多地上演。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有的经常惹事生非,离家出走,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一、 营造学校心理健康环境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不同的校园环境造就不同的学生,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姿态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校园墙壁、板报 、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如:我校在校园四周的墙壁上,楼道墙壁

3、上,张贴上校风、校训、学风、名言警句、人身安全警示语、交通安全知识广告栏等等,让学生在校园生活环境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终身受用。2、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 创设良好

4、的家庭心理健康环境。 学校可以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5、尊重意味着关爱,尊重需要通过关爱来体现。就是要对学生有无私的爱。热情、耐心、细心,礼貌相待,维护学生的利益,保护学生的自尊和隐私,为学生分忧解愁,出某划策,尽心尽力,以学生为中心,有效的引导与帮助。 2、 教师要讲诚信。 “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之间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3、 教师要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

6、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例如我班的陈诺同学就是一个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上课精神涣散,无论老师怎么提醒他,他都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主动性一直比较差。而且每次老师一批评,他就表现异常激动,抓紧了拳头,发出低吼声,有时甚至会有暴力行为。后来,我跟他的父母沟通,发现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条件优越,爸妈非常宠他,每次他犯错误只要发脾气就可以逃避责任。所以导致他每次都以“发脾气”作为自己的武器。包括在学校,一旦遇上他不愿意的任务,就完全不愿意动手做。但是,我发现他是一个特别爱做值日的学生,每次值日都会很早到校,完成自

7、己的任务。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和他谈心,并且分析他为什么会发脾气。后来,我提醒他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去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且事后要反思发脾气的坏处。一个学期以来的心理辅导,他终于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学习上也特别用功,成绩也迅速提升。 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

8、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 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1、 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同伴的交往对儿童的情绪发展与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能给他们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指导、培养、锻炼他们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各种交往策略,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真诚合作,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 2、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 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

9、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其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噪、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