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403205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目录:一、形象类(包括人、物、景、境)二、语言类(包括诗眼与语言特色风格,诗眼指关键的字词句)三、表达技巧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四、评价类(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五、综合比较类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多数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一般只得一二分,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没有把握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解题规律。如何在复习备考中,有效的提高学生古代诗歌阅读的得分率呢?在实践中,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把题型加以系统化,让学生明白高考怎么考;把解题加以公式化,让学生知道文本怎么读;把答题加以规范化,让学生清楚试卷怎么答,是有效提高得分率的主要途径。而众多的高考复习

2、材料虽有归纳古代诗歌阅读的“思路技巧”“步骤模式”“答题格式”等,但多少不一,乱而不全。为此,在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翻阅十多本复习材料后,我把古代诗歌阅读的题型系统化、解题公式化、答题规范化,整理成相对比较齐全的如下几种:一、形象类(包括人、物、景、境)1、形象为人(人物形象型,包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中的人物形象)。解题公式:形象=身份+性格答题规范:概括(性格特征+身份)形象具体分析形象(抓住人物描写)的基本特征指出形象的意义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即形象+特征+意义。例1: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如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答】词中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2、形象为物(意象型、咏物诗)。解题公式: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物的特点)+深层含义(人的精神)答题规范:塑造物怎样(基本特征)的形象形象的意义(内在精神品格),借此寄托什么感情或哲理。例2: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4、答】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3、形象为景(写景型,景物形象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解题公式:景象特点+具体描摹+勾勒图画答题规范:分析景象特点描摹图景(色声态)总说图景例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寒山、缓缓秋水、渡口夕阳等,有声有

5、色,动静结合勾勒出和谐幽静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4、形象为境(意境型)解题公式: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意境答题规范:描绘诗中意象组合成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4:舟下建溪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三个字。请问,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答】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6、二、语言类(包括诗眼与语言特色风格,诗眼指关键的字词句)1、炼字:解题公式:含义+手法+表达作用答题规范: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5: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2、炼词(关键词型、

7、一词领全诗型)。解题公式:含义+主旨作用+结构作用答题规范:关键词的含义。该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例6: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3、炼句(赏析名句型):解题公式: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规范:把这句话分成几个部分,逐一解说总结整体意思,手法效果。例7: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

8、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怎样的心情。【答】“抱膝”生动的勾画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 “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呆坐的“影”陪伴抱膝呆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4、特色风格型:解题公式:特色风格+具体分析+表达情感答题规范: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例8: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此诗语言特点是

9、慷慨悲凉;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三、表达技巧类1、表达方式型:解题公式:怎样叙(描)+叙(描)什么+抒什么情答题规范:怎样叙(描)叙(描)什么抒什么情,或构成什么意境例9: 漫成一绝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答】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

10、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2、修辞手法型:解题公式:揭示手法+具体运用+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规范:确定修辞方法结合诗句分析修辞表情达意的作用例10: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运用比喻修辞格,“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3、表现手法型:解题

11、公式:揭示手法+具体运用+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规范: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11: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解题公式:景(静、实)+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过渡+情(动、虚)或 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景(静、实)+情(动、虚)或 景(静、

12、实)+情(动、虚)+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答题规范:引原诗说明写了什么具体的景用“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来过渡写了何情。例12: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曾说:“做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和“鸟空啼”之景写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些伤春、凄凉之情。4、篇章结构型:解题公式:揭示手法+具体运用+分析表达作用答题规范:准

13、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13: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题为“闺怨”,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知愁”,是否违反题意?说说你的看法.答:没有违反题意,前面的”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做铺垫,本诗运用的是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登上翠楼去赏春景的兴奋欢愉之情;后两句则写闯入眼帘的柳色,引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时的伤感。先扬后抑之间传达出少妇因触景而生的感伤和哀怨,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四、评价类(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思想感情型:解题公式:内容+感情答

14、题规范:分析诗句写了什么内容揭示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感情的表达特点(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例14: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2、内容主旨型:解题公式:概括全诗内容+分析各句内容+手法+情感+评价(总分总式)答题规范: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什么通过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例15: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试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这首诗。【答】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两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3、评价观点型:解题公式:观点+分析+总结答题规范:旗帜鲜明表态,抓住诗句具体分析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例16: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