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 培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401112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 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 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 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 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 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 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 培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维决定行动,谈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培养三年前,我为儿子学数学伤透脑筋,那时候他对数学 既没有兴趣,也不愿花功夫学。每次抓他过来做数学题, 都极度考验我的体力和耐心,最后不但儿子数学没学好, 还搞得那段时间亲子关系极度恶劣。后来无意中撞见斯坦 福数学系教授Jo Boaler在网上面向家长和数学老师开设的 “如何教数学”这门课,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下报了名。想不 到一门教数学的课程,前一大半居然和数学没有半点关 系,谈的全是心理学。我也是从那时第一次接触 Growth Mindset成长型思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自发成为成长型 思维代言人。过去三年里,受益于成长型思维的培养,

2、儿子学数学的态 度从原来的消极抵触到现在的积极主动,遇到难题从原来 立马缴械投降到现在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思考。我不再 需要操心他的数学,亲子关系也得到极大改善。儿子身上 喜人变化,令我对成长型思维越发着迷。于是在学校,我 牵头成立了研讨成长型思维的 PLC(professional learning circle),在同事,学生和家长中积极推广成长型思维。【1】 固定型思维 vs 成长型思维定型思维 对比 成长思维 图片 来源:SharonS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卡罗?杜维克(Carol S. Dweck),将人们理解世界和看待自身能力的认知 框架称为思维体系(mindset)。思维决定行动,行动

3、改变命 运。杜维克将思维体系分为两大类型: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聪明才智能力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遇到挫 折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具有这方面天赋,所以会不惜一切 代价去避免尝试新的挑战。以前儿子做不出数学题,我的 第一反应就是不耐烦的指责他“这么简单的题,怎么都做不 出来?”,“你怎么可以这么笨呢?”儿子则以挑衅来回应: “我就是因为笨才做不出来的,怎么样!”于是我的火腾的一 下子就上来了。以上就是典型固定型思维的母子冲突。我 本意是想辅导儿子学数学,结果适得其反,儿子那段时间 对数学极度厌恶,迫使我不得不暂时放弃辅导儿子数学的 想法。下面再看看成长型思维是怎样表现的。成长型

4、思维(growth mindset):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 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败, 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不断改善,从而不断进步。了 解了成长型思维后,每当儿子遇到题目不会做很沮丧的时 候,我就会用很夸张的语气说“题如果都会做,说明什么新 东西也没学到。现在终于遇到一道不会做的题,是学新知 识的好机会哟!”还会摸摸他的头说“想不出答案头疼的原 因,是因为无知正在从脑子里被挤走,新的数学细胞正在大 脑里形成呀”,然后还会手舞足蹈的为他鼓劲“今天不会做, 没啥。只要你肯在这道题上花点时间和心思,明天说不一定就会了。儿子,老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儿子憋着笑说

5、 “好了,好了。我再想想”。以上是成长型思维的母子对话。 我不再计较儿子能不能把题做对,而是鼓励他遇到难题不 要放弃,帮助他从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中,学到该学的知 识。于是,儿子对自己数学能力越来越有自信,成绩也稳 步提高,甚至愿意去尝试滑铁卢大学的数学竞赛题了。 【2】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图片来源 SharonS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智商不是一成 不变的,每次新的经历和体验都会导致新的脑细胞节点生 成。成长型思维的核心理念是人脑和肌肉一样的,正如只 要不断努力,训练得当,你就一定会练出结实的肌肉。同 理,人的大脑只要不断的练习,方法得当,智力也会随之 提高。科学研究还证明,大脑在我

6、们意识到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异 常活跃,某种程度上说,犯错促进脑生长。培养成长型思 维的第一步就是要改变对错误的态度,从害怕犯错到勇于 试错。试错的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错误让我们看到自己认 知的不足,从而做出调整补充,完善自己。遗憾的是,我 们的教育体制一直是让老师参照标准答案苛刻的给孩子打 分,导致孩子不敢犯错,考试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揣摩出 题者的想法,战战兢兢的答题,唯恐和标准答案不一致而 被扣分。我以前在教学中做习题讲解时,喜欢把标准答案 投影出来,让学生参照修改。结果效果甚微。因为标准答 案里训练有素的成人编程思路和尚在蹒跚学步阶段的初学 者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只有少数领悟力强的学生

7、跟得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云里雾里的。学习了成长型思维 后,我改进了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答案投影出来,让大家 一起分析哪里做的好,哪里尚有不足,如何改进。效果明 显好很多,只是少有学生愿意主动的分享她的答案,大部 分时候冷场。即使我反复强调:学习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 程,当你的错误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出来,不要感觉自 己被论断,而要看做是绝佳的学习机会,因为你永远不会 再犯第二次了。而且其他犯和你同样错误的学生也因此受 益。遗憾的是,无论我怎么苦口婆心的说,应者寥寥。我 很困惑,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跟学生讲成长型思维,为什 么就是实施不到行动中去呢?于是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匿 名调查,让她们说说,我作为老

8、师如何能帮助她们改变对 错误的态度,勇于分享,不怕犯错。调查收上来,其中有 一份答卷,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半响都没有回过神来。 这个孩子一语道破天机:“老师,你虽然一直鼓励我们犯 错,当每次我们做对题目的时候,你会喜形于色,神采飞 扬;可是当我们犯错时,你虽然从来不批评我们,但是你 抿着的嘴唇,是掩饰不住的失望“。我突然明白,成长型思 维不能只停留在嘴上,一直以为每天都在讲成长型思维, 自己就是成长型了。结果骨子里的自己还是不折不扣的固 定型思维,内心深处对错误还是不认可的态度,而这成为 我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最大阻碍。第二天,我当着全班 孩子的面把这段话读了出来,感谢指出我错误的学生。因 为

9、如果她不指出来,我自己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微表情总 是出卖自己内心真实想法。从那以后,我非常注意的自己 对孩子犯错时的表情和身体语言,不能说自己完全改变 了,但是至少是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迈进了一大 步。培养成长型思维第二步,直面挫折和失败,不拿自己 跟别人比较,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向着长期目标持之以恒 的努力。课堂里经常会有这样一幕,学生题目做不出来, 举手叫老师过来帮忙。于是老师开始一步步的耐心的讲 解,而学生一个劲的点头,表示听明白了。然而这却是最 悲哀的一幕,因为师生正联手把认知中最重要的环节,学 生理解和独立应用给抹杀了。 所以老师正确做法不是直接 教孩子怎么做,而是让孩子讲述自己

10、的答题思路,帮他分 析是在哪一步出了问题,问问他已经尝试了哪些方法,还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试试。孩子都有畏难情绪,尤其是 在自己不擅长的学科。所以常常听到孩子自暴自弃说,我 就是理科不行,怎么学也学不好。人在顺境中或是自己擅 长的领域里,会有心理优势;而这种优势能激发自信,转 化为前进的动力。而当人身处逆境或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就 完全不一样了,原本就不自信,遭遇困难和挫折更强化了 “自己不行“这样的主观认识。拿我学自行车的经历来说吧, 很早就开始学,可惜笨手笨脚,一直学不会,每次不是把 邻居家的墙撞坏了,就是自己腿摔破了。搞得信心皆无, 后来干脆就不学了。上了初中,几乎人人都会骑车,我就 更不

11、好意思学了。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是再也学不会自行 车了,直到初二的时候,学校在市体育场开运动会,比赛 结束后同学们留下来一起玩。小伙伴们坚持要教我骑自行 车。因为体育场的跑道场地开阔,没有撞到人或物体的顾 虑,所以我犹豫一下就答应了。我在前面骑,同学一直扶 着后座,跟在后面跑。因为有人扶着,心理没有那么怯, 从一开始颤颤巍巍,到后来放开胆子骑起来。 不知什么时 候,同学放手了,我一个骑出去好久都没有摔。于是从那 一天起,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后来也遇到过不会骑自 行车的成年人,我特别能理解她们。因为老是学不会一项 貌似人人都能学会的技能,自己最后都会产生心理障碍。 这时候,定型思维就会跳出来,告

12、诉自己”算了吧,你就是 没这方面的天赋,别折腾了“。 而换作是成长型思维,就会 这样说“我只是现在还没有学会而已。假以时日,我终究可 以学会的。坚持下去,就会有进步。如果放弃了,就再也 没有机会了。回想当年学自行车的经历,我的固定型思维 之所以能被克服,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第一,在场的同学 都很熟,我不介意在她们面前露短。第二,体育场跑道提 供了一个相对很安全的学习场所。 第三,小伙伴们的鼓 励,“别怕,有我在后面扶着你呢“给了我重新尝试的信心。 人天性中少有愈挫愈勇的,所以作为成长型思维重要组成 部分,坚毅性(历经失败,仍能坚持不懈的努力)的培养 很难给出操作手册。作为家长或老师来说,首先要赢

13、得孩 子的信任,然后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去不断尝 试,最后一直给予无条件的鼓励和支持“别怕,有我在后面 扶着你呢“。如果有能做到以上三点,无疑是有益于培养孩 子坚毅品质。 知易行难,下面我结合儿子的经历谈谈成长型思维的培 养。【3】儿子的经历,从固定思维到成长型思维的艰难蜕 变 虽然思维方式和性格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思维方式的培养 主要还是受后天环境影响。我自己没有培养成长型思维的 成功经验,却有把孩子固化在定型思维的惨痛教训。儿子 三岁前在上海长大的。 因为很小就会背唐诗,也喜欢表现 自己,是小区的人见人夸的小明星。三岁那年夏天我和他 坐火车去湖北看爷爷奶奶,他在火车上拿着报纸,煞有介

14、 事的喊着”读报了!读报了!”然后当着很多旅客的面开始念 小区里告示牌上的话“小区是我家,人人爱护她”“小草是有 生命的,请勿践踏她”。当时我只是觉得好玩,知道他是想 博关注。因为在小区里,他这样一念,马上就有人过来夸 他“这娃这么小,就会认字啦!”“好聪明的小娃啊”。 没有想 到这些对儿子聪明的廉价夸奖会促成他固定型思维, 而在 接下来的好些年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儿子五岁那年,迎来 了人生的第一次考试。因为学区规定生日是 9月1号之前 的才可以上SK(senior kindergarten),而我们当时刚刚搬家 到一家小学附近,注册时被告知月份小,要等到第二年才 能上学。如果实在想上,必须通过

15、区里统一测试。我坚持 要让儿子去参加测试,在考试前的整整一个月,每天念叨 一定要考过,因为考不过意味着家门口的学校上不了,还 要劳命伤财的跑到挺远的学前班再混一年。现在想起来真 是后悔,我的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态,再次强化 了儿子的固定型思维。考试当天儿子突然不肯去考试,好 不容易哄着到了考场,又闹着不进去。考试结果出来了, 儿子果然没考上。他学前班的老师很意外,而我气得牙根 紧咬。后来儿子上小学后,班主任推荐他考 enrichment program,需要家长签字,他偷偷的把表藏了起来,事后过 了很久,我才知道这回事。 当时我隐隐然觉得不对劲,但 是由于对于心理学的无知,根本想不到固定

16、型思维下的儿 子,想方设法的逃避一切新的挑战,因为一旦失败意味着 他就再不是老师眼里的聪明孩子。儿子三年级开始迷上篮 球,很快就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奇怪的是,当我不在场 的时候,他生龙活虎,发挥自如。可是只要我一站在场边 看,他就立马僵硬起来,打的不成样子。等儿子四年级的 时候,我才第一次接触成长型思维,意识到他的古怪行为 都缘于固定性思维。慢慢开始调整对他教育的方式和方 法,但是伤害已经造成。暑假儿子想往竞技类篮球发展。 于是我带着他辗转到各个俱乐部参加选拔赛,一次次的遇 到同样的问题,热身的时候状态还不错,一上场就僵硬在 那里。 最后水平不如他的孩子都有选上了,他还就是落选 了。失败一次次的重演,孩子无助的失声痛哭,心理上的 障碍就是克服不了。转眼到了九月底,各个俱乐部都满员 了,眼看儿子打竞技篮球的梦就要落空。 偶尔得知我同事 的老公执教的俱乐部因为种种原因那年组队特别晚,于是 有了最后一次机会。选拔当天,去的孩子特别多,只有四 个名额。我事先带儿子和主教练打过招呼,所以他心里没 有以往紧张。另外儿子看到他的几个同学也在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