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39953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如何理解教师的幸福 钮勤章 老师的幸福是什么? 先从“幸福”说起。这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幸福”的界定是没有人能够说清与说透的,不一样的老师所追求的幸福的内涵不同:有人以静心肠读一本书为幸福,有人以爽快淋漓地打一场球为幸福,而有人则以与子女伴读为幸福,还有人以游览网络为幸福这些都是在老师做好本人本职工作之余的个性化的追求。不管怎么样理解与认定,老师真正意义的幸福最终必须回归到本人的教育幸福上来!它能够是学生获得进步后的一张张稚气的笑脸,能够是学生一句句简单的咨询候,能够是学生毕业后一张薄薄的贺卡与一次简单的造访,能够是学生毕业后对老师流下的感谢的泪水。所以,也能够是老师的辛

2、劳所换来的一张张火红的奖状与一叠叠让人艳羡的R非常多老师都明白目前的教育困境:素养教育的理想化与“应试教育”的现实化堕入了两难的困境。我们的教育良知逼迫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把仅有的珍贵时间挤压出一点点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但是,教育的现实,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老师的生存开展需要,又把我们的学生推向残酷的应试教育的竞技场,进展智能与体能的肉搏。这个搏击的过程与结果,老师必须全程参与,与学生一样经历精神与肉体的疼痛,因此便有了老师如上的慨叹! 现实是非常难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本人!换句话说,我们必须习惯现实,而不是现实习惯我们。如此是否就意味着我们看不到职业幸福的光辉了?老师的职业

3、意义绝对不应该如此灰暗! 幸福的光源到底在哪里? 提出这个命题大概是多余的,由于任何人的幸福都需要本人去制造!只不过,老师有本人的独特性,确实是老师能够利用本人的职业制造属于本人的幸福人生。 有的老师认为,如今的教育压力如此之大,哪里还会有幸福可言?事实上,幸福的意义并不以压力大小计,不管怎么样的压力与困难,都无法阻挠老师独立地追求本人的幸福。也许幸福是短暂的,可追求是永久的! 永远忘不了尼采说过的一句话:“假设上帝不给我欢乐,我就为本人制造欢乐。”尼采为本人执著追求的哲学理念献出了近乎完好的一生,他是个孤单的盗火者,他的行为不是人人能够效仿得了的。但是,他这种执著追求欢乐与幸福的精神,却是永

4、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正是如此的追求支撑着他用孤单而苦难的一生,书写了哲学史上辉煌的一页。也许,现实不会恩赐给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在积极争取本人所应该具备的外在的幸福(主要是物质的)之外,是否也能够拥有如此的观念,那确实是:“假设上帝不给我幸福,我就为本人制造幸福。”我不明白这种具有更多精神色彩的“为本人制造幸福”的概念是否是阿Q精神的回归或者异化,但是,在精神疾患日益流行于老师群体的今天,我们确实要考虑是否接纳这个概念。 老师如何制造幸福的人生? 其一,需要老师拥有属于本人的教育思想。人有思想,才有魅力,老师更是如此。有魅力的老师是幸福的,会得到学生的热爱与同事的尊重。有许多老师会被“思想”一词

5、吓住,以为这是大师的专利,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也都应该拥有本人的思想。大师有大师的思想,平凡老师有平凡老师的思想;大师的思想如火把,我们的思想能够为蜡烛;火把能够照亮更宽阔的空间,蜡烛至少能够烛照一间教室的灵魂,让平凡无处藏身。只有老师灵魂的洞彻才能引导学生的灵魂向更高、更远处健康开展,学生思想的进步确实是老师幸福的源泉! 其二,需要老师拥有属于本人的教育个性。有个性的老师一定是拥有本人的生活理念与回绝从众的老师,他们一直保持本人独立考虑的精神状态与独立的行为准则,不会遭到社会浅层的流行观念与世俗认识的干扰。相反,倒是没有个性的人会“从众”。有个性的人,由于独特的人格魅力,会令那些没有个性的人

6、羡慕。从学生的角度来观照,一个没有教育个性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没有恒久引力与缺少人格魅力的老师。而杨昌济之于毛泽东,闻一多之于臧克家,沈从文之于汪曾祺,鲁迅之于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伟大的老师,永远会让他的学生铭刻不忘,教育的魅力与老师的幸福就在这里! 其三,需要老师打造属于本人的儒雅风度。假如说,拥有本人的思想与个性是老师的精神形象,那么,儒雅风度只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外在形象。所以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是统一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曾经被罩上非常多灿烂的光环,但老师职业内涵的理解与界定的变更却不断困扰着每一位老师。时代的开展或许会改变老师的形象与内涵,但是,作为老师的外在形象,特

7、质儒雅风度是不能流失与改变的。“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不断是知识分子引以为豪的形象表征。一位老师真正拥有了儒雅风度,不仅仅能够表达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好形象,也是予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形象化的教育资源。学生在与老师的共处、交流中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本人的外在形象与行为举止。如此的儒雅风范表达了老师的形象魅力与内在气质,自然会赢得学生与家长的尊重,成为老师幸福的源头之一。 其四,需要老师建造属于本人的精神家园。生活的多彩与多元会以不同观念与方式妨碍我们,但是,当如此的妨碍左右我们精神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独立的价值推断与取向,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攀比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这个落差假如得不到及时改变,就有可能导致我们精神观念的偏向。如何防止如此的心理落差呢?我以为最好的途径确实是建造属于本人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是独立而宁静的,能够排挤尘世的纷扰,能够固守本人的见解,能够外圆内方地处世,也能够棱角清楚地展示本人的才华当我们的生存压力致使我们的肉体与灵魂双重疲乏的时候,首先需要的确实是找一个属于本人独立的精神空间,来安抚本人伤痕累累的灵魂,一般说来,这个空间只对同道之人开放。 任何一项制造都是需要代价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辛勤的汗水与泪水来滋养本人疲乏的身影与苍老的额头。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假设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本人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老师幸福的最高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