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395931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 *县平略镇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贵州省天柱公路管理段 (盖章)编制日期:2012年3月2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

2、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县平略镇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贵州省天柱公路管理段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天柱公路管理段联系电话 传真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县平略镇八洋村立项审批部门*县发展改革局批准文号锦发改备案201114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

3、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石灰石、石膏开采(B1011)占地面积(平方米)11333.4绿化面积(平方米)500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2年8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项目概况*县平略镇交通战备砂石场建设项目是由贵州省天柱县公路管理段投资新建,有*县国土资源局划定批复的矿区范围批复文件(附件1),由*县发展与改革局批复备案(锦发改备案201114号)(附件2)。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4.0万t砂石料。投产本项目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劳动力收入,满足当地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增加当地财政收入。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

4、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及其它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此,*县平秋镇半美相砂石场特委托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编制工作(附件3)。我所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环评技术人员在现场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工程内容等基础上,编制出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审批。经审查批准后,作为环境保护审批部门和环保工程设计的科学依据。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及交通本项目建于*县平略镇八洋村,平略镇位于*县境中部,东抵三江镇和偶里乡,南接启蒙镇,西邻河口

5、乡,北抵平秋镇。为中山河谷地形,清水江从境内穿过,距离本项目约2.0km。国土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 3043户,12589人。当地居民以苗族为主,少数侗族和汉族。省道311线经过项目北侧,交通便利,本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详见附图1。2、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当前,*县结合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2011年,*县围绕县域产业规划,评审通过了*县城乡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规划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县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以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本项目建设,可为该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须的建筑、铺路石料,

6、符合该县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项目建设为场地不占用农耕地,不毁坏大片森林植被,封矿后及时复垦,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项目规划基本合理。3、矿山总体概况 (1) 矿区地质 矿区内及周边地带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下江群清水江组上段地层。矿区内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东北,倾向东南,矿体产状10210,块状构造,矿体地表出露面积较宽,含矿层为缓倾斜单斜地层,矿体产状和厚度较稳定,岩石局部发育有节理裂隙及层间裂隙。矿体上部分有较薄的浮土掩盖,对浮土进行剥离后即可开采矿石。(2) 地层岩性*县境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下江群、震旦系、古生界的石炭系及二迭系、中生界的三迭系及第四系。项目矿区地层属下江

7、群清水江组上段地层,其岩性主要为灰、灰绿色中厚层凝灰质板岩、变余凝灰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等,凝灰质岩中具有较清晰的条纹状复杂交错的层理,地层中有大量的火山碎屑物质沉积。 (3) 矿石质量本矿石主要为凝灰质板岩矿,灰、深灰色及灰绿色中厚层、块状凝灰质板岩、砂质板岩,变余凝灰质粉砂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等,主要成分为SiO2、Al2O3,抗风化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抗压和抗剪能力,硬度较硬,吸水率较小,其寿命一般在100年左右,能满足一般建筑、铺路用砂石矿质量要求。(4)矿床规模及矿石开采范围本矿场矿场面积0.0226km2,开采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开采为标高+450-+350m

8、,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为(333)类,保有板岩资源量共70.80万m3,矿场设计利用资源量共16.93万m3。表1 矿区范围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拐点坐标(北京54坐标)XY1294307436607940229432203660800432943108366081364294300436608074矿区面积0.0226km2开采标高+450m+250m6、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的贵州省*县交通战略物资库砂石料场板岩矿开采方案,采矿区矿体可划分为次硬质工程地质岩组和第四系松散工程地质岩组。次硬质工程地质岩组:为前震旦系上板溪群清水江组,为矿山开采矿层,岩性为灰、深灰色及灰绿

9、色中厚层、块状凝灰质板岩、变余凝灰质粉砂岩,稳固性较差,孔隙、裂隙发育,致密而性较坚硬。松散工程地质岩组:为第四系残积物和坡积物,主要由粘土及亚粘土、碎石、块石组成。结构松散,在降雨的作用下易于迁移,稳定性差。本采矿区有以上两种地质岩性为主,节理裂隙较发育,结构松散,在降雨的作用下易于迁移,稳定性差,在采矿过程中易发生崩塌或滑坡等地质灾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高度重视。7、矿山开采方式由于本矿体是开采地表板岩矿产,矿体出露面积和厚度很大,矿区地形坡度2040,且覆盖层薄,其剥采比能达到露采设计要求,适于露天开采,本矿场拟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的半自动化开采方式采矿。由于矿山工程

10、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性较差,结合矿权设置及开采设计,为保证生产安全,设计生产台阶高度为10m(4个小台阶合并为一个台阶),清扫平台宽度为6m,工作台阶坡面角为70,最终台阶坡面角为60。露天开采必须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8、开采工艺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的半自动化开采方式采矿,打眼放炮落矿。首先对采场表面盖层经清理、整治、清除危岩等工序,然后沿山坡地形等高线,以台阶状分阶段从上至下层层剥离式开采。各水平工作面推进方向由上盘向下盘推进。开采阶梯为10m(4个小台阶合并为一个台阶)。9、产品方案:年产碎石20000 m3、瓜米砂20000 m3。10、服务年限:4年。11、占地情况本项目总占

11、地面积约11333.4m2(包括生活用房、储备库房、战备物资库房、沥青拌合站、集料堆放场、旱厕),矿区为山坡,建筑库房等为山下平地,全部为非农耕地,所占用山坡及周围植被为灌草丛和林地,植被有黄茅草、马桑、小米柴、白栋、竹、禾本科、菊科、蕨科等灌草丛,林地主要树种有杉木、少数马尾松、柏木等。12、土建工程内容根据采区项目规模和实际功能需要,本着经济合理利用,减少建设投资的原则,拟建项目工程包括生活用房、储备库房、战备物资库房、沥青拌合站、集料堆放场、旱厕。采石区位于整个场地的东南侧,集料堆放场紧邻采矿区北侧;砂石加工场、储备库房、生活区及旱厕位于矿区南侧;战备物资库房在北侧;沥青混泥土拌合站、弃

12、土场修建在矿场西侧。拟建项目主要土建工程见表2。13、总平面布置整个矿石场可大致分为采矿场和附属设施两部分,采石场位于整个场地的东南侧,矿石为一山坡地带;附属设施包括集料堆放场、加工场、储备库房、战备物资库房、沥青拌合站、弃土场、生活用房、旱厕,全部建于矿山下平地。集料堆放场紧邻采矿区北表2 拟建项目主要土建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建筑面积(m2)备 注1集料堆放场4666.692加工场12503储备库7504战备物资库房200砖混结构5沥青混泥土拌合站30006弃土场4007生活用房200砖混结构8旱厕8简易侧,建筑面积约4666.69m2;砂石加工场、储备库房位于矿区南侧,靠近采石场,方便操

13、作,节约人工成本,建筑面积约2000m2;生活区、旱厕位于矿区南侧,距采矿场约200m,有利于矿场人员安全;战备物资库房在北侧,靠近311省道,方便物资运输,建筑面积约200m2;沥青混泥土拌合站建筑面积约300m2,弃土场建筑面积约400m2,修建在矿场西北侧。整个矿场从节约人工成本、注意人员安全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设施、设备布局,此项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项目场区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 14、原材料消耗:本项目矿石爆破任务实行外包形式,业主不自备爆破原材料炸药、雷管等、原辅材料预计用量见表3。表3 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序 号原辅材料名称单 位用量备 注1炸药t/a2.8按工时到*县公安局适量购

14、买2雷管发/a9603导火线m/a40004石油沥青t/a605nd50自来水管m5006电万度/a11.215、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见表4。表4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型号1反击式破碎机1180*1402二破机1100*1603震动筛分机1180*3004装载机1柳工505挖掘机1CAT3206搅拌机17变压器1S9-900/6.316、劳动定员及工作时间劳动定员10人,采用每天一班,8小时工作制,年生产300天,长期在场食宿职工为2人,年平均在场食宿职工为8人。17、供电、给排水(1)供电:项目供电自备安装一台变压器(600千伏安),就近引入国家电网高压电,矿山自行安装动力线路及设施设备,用电量约11.2万度/a。采矿场用电安全要求: 采矿使用低压电气设备,采用380/220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 每台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