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挡土墙讲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393689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挡土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全挡土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全挡土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全挡土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全挡土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全挡土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挡土墙讲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全挡土墙讲解挡土墙是路基常见的支挡结构,根据其所处位置和结构形式等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那么挡土墙的分类、构造要求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挡土墙图纸又该怎么看呢?看完下面这些,你才真正认识挡土墙。 挡土墙的介绍 定义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各部分的名称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 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 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 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 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 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应用范围 路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 1. 陡坡地段; 2. 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

2、坡高度的路堑地段; 3. 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地段; 4. 高填方地段; 5. 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 6. 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者少占用农田的地段; 7. 为保护重要建筑物、生态环境或其他特殊需要的地段。 挡土墙的分类 按挡土墙的位置来分划分: 路堑挡土墙:设置在路堑边坡底部,主要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山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挖方边坡的高度。 路肩挡土墙:设置在路肩部位,墙顶是路肩的组成部分,其用途与路堤墙相同。它还可以保护临近路线的既有的重要建筑物。 路堤挡土墙:设置在高填土路提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堤边坡或路堤沿基底滑动,同时可以收缩路堤坡

3、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 山坡挡土墙:设置在路堑或路堤上方,用于支撑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破碎岩层或山体滑坡。 浸水挡土墙:沿河路堤,在傍水的一侧设置挡土墙,可以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侵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的有效措施。 按照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划分: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常用的一种挡土墙。 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高度一般在56 m以下,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梯形截面形式,对于超高重力式挡土墙即有半重力式、衡重力式等多种形式。 重力式挡土墙可根据其墙背的坡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重力式挡土墙和悬臂式挡土墙的示意图: 薄壁式挡土墙:包括悬

4、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两种;一般墙高6m以内采用悬臂式,6m以上采用扶壁式。 悬臂式挡土墙:是由立板和底板两部分组成,一般形式为如下图所示: 扶壁式挡土墙:当挡土墙的墙高h10m时,为了增加悬臂的抗弯刚度,沿墙长纵向每隔0.81.0m,设置一道扶壁。 锚定式挡土墙:包括锚杆式和锚定板式两种 锚杆式挡土墙:是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挡土板构成墙面,与水平或倾斜的钢锚杆联合组成。锚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被锚固在山坡深处的稳定岩层或土层中。 定板式挡土墙:是由钢筋混凝土墙面、钢拉杆、锚走板以及其间的填土共同形成的一种组合挡土结构。 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

5、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由面板、拉筋组成,依靠填土、拉筋之间的摩擦力使填土与拉筋结合成一个整体。 各挡土墙的适用条件: 按照墙体的材料划分: 石砌挡土墙: 混凝土挡土墙: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钢板挡土墙: 挡土墙的构造组成 墙身构造 1. 墙背 仰斜墙背适用于路堑墙及墙趾处地面平坦的路肩墙或者是路堤墙,仰斜墙背的坡度不宜缓于1:0.3,通常在1:0.151:0.25。 俯斜墙背适用于路堤墙、路肩墙,常用1:0.151:0.25,不超过4m的低墙可以用垂直墙背。 凸形折线墙背多用于路堑墙,也可以用于路肩墙,上下墙的墙高比一般采用2:3 衡重式墙适用于山区地形

6、陡峻处的路肩墙和路堤墙,也可用于路堑墙,上墙俯斜墙背的坡度1:0.251:0.45,下墙仰斜墙背在1:0.25左右,上下墙的墙高比一般采用2:3。 2. 墙面 墙面一般均为平面,起坡度应与墙背坡度相协调,墙面坡度直接影响挡土墙的高度,因此,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墙面的坡度一般为1:0.051:0.20,矮墙可采用陡直墙面;地面较平缓时,一般采用1:0.201:0.35较为经济。 3. 墙顶 墙顶宽度最小,浆砌挡土墙不小于50cm,干砌不小于60cm。浆砌路肩墙墙顶一般宜采用粗石料或者混凝土做成顶帽,厚度为40cm,如不做顶帽,对路肩墙和路堑墙,墙顶应以大石块砌筑,并用砂浆勾缝,或用5号砂浆抹平顶面

7、,砂浆厚2cm。干砌挡土墙墙顶50cm高度内,应用25号砂浆砌筑,以增加墙身稳定,干砌挡土墙的高度一般不宜大于6m。 4. 栏杆 为保证交通安全,在地形险峻地段或者过高过长的路肩墙的墙顶应设置护栏,为保持土路肩最小宽度,护栏内侧边缘距路面边缘的距离,二、三级路面不小于0.75m,四级路不小于0.5m。护栏分墙式和柱式两种,所采用的材料,护拦高度、宽度,视实际需要而定。 基础结构 1. 基础类型 大多数挡土墙都直接修筑在天然地基上。 当地基承重力不足且墙趾处地形比较平坦,而墙身又超过一定高度时,为了减小基底压应力和增加抗倾覆稳定性,常常采用扩大基础。 当地基压应力超过地基承载力过多时,需要加宽值

8、较大,为避免加宽部分的台阶过高,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 地基为软弱土层时,可采用砂砾、碎石、矿渣或者灰土等材料予以换填。 当挡土墙修筑在陡坡上,而地基又为完整、稳固、对基础不产生侧压力的坚硬岸石时,可设置台阶基础,以减少基坑开挖和节省圬工。 如地基有短段缺口或挖基困难可采用拱形基础。 2. 基础埋置深度 对于土质地基,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无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m; (2) 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至少1m; (3) 受冻胀影响时,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当冻深超过1m,采用1.25m,但地基应夯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或者碎石垫层,垫层底面亦应位于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

9、.25m 碎石、砾石和砂类地基,不考虑冻胀影响,但地基埋深不宜小于1m 对于基石地基应清除表面风化层,将基底嵌入岩层一定深度,当风化层较厚难以全部清除表面时,可依据地基的风化程度及容许承载力将基底埋入风化层中 当挡土墙位于地质不良地段,地基土内可能出现滑动面时,应进行地基抗滑稳定性验算,将基础底面埋置在滑动面以下,或采用其他措施以防止挡土墙滑动 基础应采用明挖基础,当基底位于大于5%的纵向斜坡上,基底应该设置成台阶形。 排水设施 挡土墙的排水措施通常由地面排水和墙身排水连部分组成。 地面排水主要是防止地表水渗入墙后土体或者地基,地面排水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设置地面排水沟,截引地表水。 2.

10、 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表松土,防止雨水和地面水下渗,必要时可设铺砌层。 3. 路堑挡土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入基础。 墙身排水: 浆砌块石墙身应在墙前地面以上设一排泄水管;墙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泄水孔,泄水孔尺寸可视泄水量大小分别采用5cm10cm、10cm10cm、15cm 20cm的方孔,或直径510cm的圆孔。孔眼间距一般为23m;对于浸水挡土墙孔眼间距一般1.01.5m,干旱地区可适当加大,孔眼上下错开布置,下排水孔的出口应高出墙前地面或墙前水位0.3m。 为防止水分渗入地基,下排泄水孔进入的底部应铺设30cm后的粘土隔水层,泄水孔的进水口部分应设置粗粒料反滤层,以免

11、孔道阻塞,当墙背填土透水性不良或可能发生冻胀事,应在最低一排泄水孔至墙顶以下0.5m的范围内铺设厚度不小于0.3m的砂卵石。 沉降缝合伸缩缝 设计时,一般将沉降缝和伸缩缝合并设置,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m设置一道,兼起两者的作用,缝宽23cm,缝内一般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填料容易流失或冻害严重地区,则宜用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填深不宜小于0.15m,当墙后为岩石路堑或填石路堤时,可设置空缝。 干砌挡土墙缝的两侧应选用平整石料砌筑使成垂直通缝。 挡土墙处理高差应用 地形的塑造过程中,势必会遇到高差问题。放坡、台阶、挡土墙都是常用消化场地高差的方式

12、。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充分考虑场地的地基条件、景观风格、高差大小以及与周边环境协同性等多种因素,进而选择合适高差处理方式。 景观挡土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高差处理方法。合理、美观地设置景观墙,能有效的成为景观中的亮点,为项目增色不少。 挡土墙在选择过程中,首先要对其承载力进行分析,根据地貌、水文、高差选择合适的挡墙形式和材质,确保挡土墙在日后使用安全稳定,不发生倾斜,保证景观效果的最佳性。 挡土墙风格尽量朴素,材质的使用尽量简约、单一,以周边环境融合为佳。过分的装饰往往会将高差突兀于景观之中,打破景观空间稳定性,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挡土墙可直可曲、可滑可糙,低矮的挡土墙可当作种植床,为庭院增加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