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中地理 2.4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同步训练 湘教版必修3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39242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中地理 2.4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同步训练 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中地理 2.4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同步训练 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中地理 2.4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同步训练 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中地理 2.4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同步训练 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中地理 2.4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同步训练 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中地理 2.4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同步训练 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中地理 2.4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同步训练 湘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区域农业的开持续开发考试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姓名:_班级:_考号:_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读下面我国某地区及其该地区近三十年来该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数据图,完成1-2下列问题。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08年40.2%44.1%6.2%1.3%8.2%1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图中河流的影响是(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B河流汛期缩短C河流流域面积增大 D河流含沙量减小2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

2、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B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D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3-4题。3m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旱涝灾害治理 D.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4近年来,n地区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劳动力 D.市场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5-6题。5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 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

3、度低 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A B C D6在图示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不利于( )A充分发挥丘陵山地土地资源的潜力 B实现大型机械化生产C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转移闲置劳动力 D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读我国玉米产区分布图,回答7-8题。7有关我国玉米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大于800 mm B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C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地区 D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8产区相对于产区而言,不利的气候条件是( )A. 降水太多 B. 温差过大 C. 光照不足 D. 热量不足马铃薯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喜湿润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广西大力

4、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下: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并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如下图)。据此回答9-10题。9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分析,该栽培技术中稻草的作用不包括( )A保温 B保水 C增加土壤肥力 D提高劳动效率10在垄与垄之间留有垄沟,这样可以( )A利用垄沟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B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水C增大地表起伏,扩大耕地面积 D形成立体农业模式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11-12题。11、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

5、米、小麦12M省可能是 (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下图为北半球几种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纬度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可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水稻、小麦、咖啡 B水稻、咖啡、小麦C咖啡、水稻、小麦 D咖啡、小麦、水稻14加拿大南部产量较大的农产品是( )A茶叶 B咖啡 C向日葵 D稻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5-16题。15该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粮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16该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

6、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 C D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7-18题:17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1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19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7、( ) 增加木材产量 提高生态质量 提高农民收入 调整农业结构A B C D20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二、综合题(20分)21(7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问题。(1)填写下表,比较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的差异(每空限一词)。(3分)区域甲乙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主要区位优势(自然方面)(2)说明图中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

8、题及解决措施。(2分)(3)制约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2分)22(9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冻害发生频次等值线分布图。材料二:华北地区是我国秸秆产量最大的地区,近年来,河北等华北省份的秸秆产量不断提高,同时该地区的水资源消耗逐步增加,水资源环境趋于恶化。下列两图示意2012年河北省用水量结构和华北地区秸秆类型结构。(1)M地为我国的冻害中心之一,分析该冻害中心的形成原因。(3分)(2)分析华北地区以玉米、小麦类秸秆为主且总量大的原因。(3分)(3)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分析华北地区秸秆产量增加易引发的环境问题。(3分)23.(4分)

9、下表是我国某地的自然要素统计表,据此判断下列各题。要素某地位置120OE,32.2ON海拔(米)7年平均气温(OC)16.17月份平均气温(OC)28.71月份平均气温(OC)5.6年均降水量(毫米)1320(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2)该地所在地理区的区域特色是A沙丘起伏,湖泊大都为咸水湖 B森林广布,木材蓄积量居全国之首C河网稠密,水乡泽国 D山高谷深,山河排列井然有序(3)与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相近的是A潘帕斯草原 B西欧平原 C恒河三角洲 D墨累一达令盆地(4)与该地距离最近的商业中心是A上海 B重庆 C北京 D广州参考答案一

10、 、单项选择题1D 2B 3C 4D 5C 6B 7C 8D 9D 10B11C 12B 13C 14C 15A 16C 17A 18D 19D 20C二、综合题区域甲乙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春)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油菜)大豆(甜菜)主要区位优势水热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21(1)(2)洪涝灾害。(2分 )治理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中下游)建设水利工程;退耕还湖等。(任答一项或答案合理计1分,共2分。)(3)低温、冻害(热量条件不好)(2分)解决:培育和推广耐低温的品种(;建设大棚、温室等耐低温的设施)(2分)22(1)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

11、;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受冬季风影响时间较长;地形(秦岭)阻挡,冷空气山前堆积;该地区经济较发达,受冻害影响损失大。(每点2分,共10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其它季节气候较为干燥,适合玉米、小麦种植;玉米、小麦喜温喜光,耐寒耐旱,地区适应性强;华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播种面积大,产量高(2分,共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秸秆产量增加,表明农业播种面积扩大,农业需水量增加;农药、化肥等施用量增加,加剧水污染;农业用水增加,造成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抽取量加大,引发地面沉降;灌溉面积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每点2分,共10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3(1)B (2)C (3)C (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