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38919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运动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背景:问题探究一:依据材料和课本第一段,思考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有哪些不太平的现象?反映了哪些社会矛盾?材料一:“中国在1842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 ,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二、 准备:创立拜上帝教、组织拜上帝会三、 过程:四、 问题探究二:情境体验如

2、果你有机会你去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当义务讲解员,请以讲解员的身份,给游客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结合教材P54地图和正文)阶段历史事件兴起发展全盛转折挽救危局失败四、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问题探究三:依据下列材料结合课文P55第2、3段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材料二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天朝田亩制度请回答:(1)

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2)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上的什么要求?(3)这项制度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4)据以上,应该如何认识这一革命纲领?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2、资政新篇问题探究四: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材料一 资政新篇认为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金融事业;主张设学馆;(外国)谨守天规之人皆可来访。材料二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三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洪仁玕的主张有哪些?具有怎样的新特点?(2)洪仁玕的主张在当时难以实施的原因是什么?五、功绩与失败原因反思一: 偶然与必然功绩 问题探究五:太平天国后期,在雨花台破围战和“进北攻南”的两次战役失败之后,也就是在天京保卫战的最后阶段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京城不能保守,曾帅兵困甚严,壕深垒固,内无粮草,外救不来,让城别走。有人说,如果当时洪秀全选择了“让城别走”,天国就可以避免失败的结局。你同意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