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华应龙: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转)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38443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烈、华应龙: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烈、华应龙: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烈、华应龙: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烈、华应龙: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烈、华应龙: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烈、华应龙: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烈、华应龙: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像苏格拉底那样“退”与“进” 李 烈 华应龙 【引子】 著名的苏格拉底方法为很多教师所熟悉。下面的对话引自柏拉图的门诺,是苏格拉底方法的范例,是精心制作的一节课。 苏格拉底:请告诉我这是否正方形?你能否理解? 奴隶:是。 苏格拉底:我们是否可以在这里加上一个相等的正方形? 奴隶:是。 苏格拉底:有了两个是否还可以加上第三个? 奴隶:是。 苏格拉底:最后在这个角上是否还可以再添上一个? 奴隶:是。 苏格拉底:这里是否共有四个正方形? 奴隶:是。 苏格拉底:现在整个图形是原来图形的多少倍? 奴隶:4倍。 苏格拉底:但你是否记得,它应该是某个图形的2倍? 奴隶:当然记得。 苏格拉底:从顶点到顶点连结

2、这样一条直线,是否就将正方形分成两个相等部分? 苏格拉底(问奴隶的主人门诺):亲爱的门诺,你是怎样想的,他是否表达了任何不是他自己的意见? 门诺:没有,全部是他自己的想法。 这正是苏格拉底所自称的,讲师只是助产士,他把我们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而不是表达他自己的思想。非常兴奋的是,在我校“课堂上,我们的退与进”专题研究月汇报课上,施银燕老师的中括号一课完全是苏格拉底方法的现代演绎。 一句话可以解决问题的“中括号”,有什么好讲的呢?正因其平常才更显神奇! 【实录与点评】 一、 前参交流 师:首先,有请今天的精彩两分钟! 生: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平时我们用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

3、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 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小学课本里就有10来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今天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几个运算符号的来历。 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

4、-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我就简要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 师:感谢这位同学带来的精彩! 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数学符号,还都有一段不简单的身世! 【点评】很显然,这次的课前“精彩两分钟”是教者精心策划的。题材的选择和加工彰显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数学符号,还都有一段不简单的身世!

5、”学生画龙老师点睛,师生合作其乐融融。既是精彩两分钟的总结,又是其后教学的孕伏。 二、活动探究 1、游戏,感受中括号产生的必要 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数学符号,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 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18 2 3 6 =18 生1:18除以2,再除以3,然后乘6。 生2:1823+6=18 生3:182-36 生(齐):Yes! 师:(故意地)咦,我怎么算不到18呢?18乘2等于36,36减3得33,33乘6,不等于18呀? 生1:不对,应该先算18乘2和3乘6,18乘2得36,3乘6得18,36减18就是18。 生2:加减乘除在一起,应该是先乘除,后加减。 师:原来如此!先加减

6、后乘除是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个法则。既然是法则,人人都要遵守,包括施老师。 【点评】苏格拉底就常这样以自己的“无知”唤醒学生的“已知”。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象排队一样,从前往后依次计算呢? 生:如果算式中只有加号和减号,那么谁在前就先算谁;如果只有乘号和除号,也是谁在前就先算谁。 师:是啊,同一个级别的,都是平等的,那就排着队来。 生:我还有两种方法:182+3+6, 18(236)。 (师生鼓掌) 师:还是这四个数,18,2,3,6,能让得数等于33吗? 生1:18除以2等于9,9乘3等于27,27+6等于33。 生2:我可以用刚才的第三个式子变一变:182-3的外面加上个括号,然后再,(很不好

7、意思地)我看错了。 生3:182+3-6 师:(出示:1823+6=33) 如果我把得数变成81,那么这个等式肯定是错误的,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个等式成立吗? (片刻之后) 生:在3+6的外面加上括号,就行了。 师:(指小括号)这是什么?有什么功能?添上括号,怎么算到81的? 生:18除以2得9,3加6得9,九九八十一。 师:是的,( )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学符号,它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里的必须先算。 【点评】“添上括号,怎么算到81的?”自然而然的苏格拉底式的发问,是复习,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策略的引领:“是的,()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学符号,它可以改变运算顺序,()里的必须先算。”我尝试过,如果没有这

8、样的一问,当有学生创造出“中括号”一类的符号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明就里;明白的学生,表述得也磕磕绊绊。 (屏幕上的得数变成1)你能让这个算式的得数等于1吗? 生1:18除以2,再减去3加6的和。 生2:你这么说是不对的,如果是减的话,那就等于0了,应该是18除2,再除3加6的和。 生3:我想给你纠正一下,读“除以”而不是“除”。 生点头称是。 师:这么变,倒是等于1了。但是,我们再看看要求: 生轻声地读要求: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师:是啊,不许改变,只许添加。 【点评】学生回答中的问题,老师指出得多么艺术!不是某个人的意志,而是题目的要求。规则意识就该这样一点点构建。这么一“逼”,

9、好多学生一筹莫展。“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括号”已经呼之欲出了。 生1:18除以2乘3加6的积,后面再加一个括号。 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好吗? 生1在黑板上写下了: 18(2(3+6) 【点评】多好的创造!学生“再创造”出来了。如果教师不退出来呢?如果知道“中括号”通常写法的学生抢了这个先呢?此乃天成,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生2:我觉得你写的不对!应该是: (边说边来到黑板前修改成:182(3+6) 师:(指着 问)这是什么符号?你为什么不象刚才那位同学那样,继续用(),非要用这么一个新的符号? 生1:这是中括号,因为小括号外面还要加一个括号,就要用中括号了,如果再用小括

10、号,就把原来的两个数给分开了。 生2:我认为不可以用小括号。因为,中括号的作用就是:首先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把中括号的数加、减、乘、除小括号里的,再用中括号外面的数加减乘除他。 生3:小括号外面就得用中括号,中括号外面就要用大括号了。 师:同学们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 一开始,第一个同学在2(3+6)的外面又添加了一个小括号,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好多同学都给他提意见了,大家认为,小括号外面如果还要加一个括号的话,为了和( )区别开来,得换一种形式了。这样就产生了 中括号。就像衬衣外面就不再穿衬衣了,得穿外套。这样可以表示的更有层次,更清楚。 是代数的创始人-数学家魏治德首先发明并使用的

11、。 【点评】咀嚼回味“(指着 问)这是什么符号?你为什么不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继续用(),非要用这么一个新的符号?”,活脱脱的苏格拉底弟子的形象浮现眼前。 学生1二合一的右括号,不正好说明了()外加()有道理,但读、写时却容易出错,容易引起各种误会。老师肯定他完全正确,应该!“衬衣”和“外套”的比方,新颖,有趣,贴切!教师进得好,好在时机;进得妙,妙在艺术。 2、讨论比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这个又有( ),又有 的算式,( )里的要先算, 里的也要先算,到底按照什么顺序计算呢? 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是的,别看小括号“小”,但因为它在里边,就数它最厉害了,最先算的

12、还是( )里的,然后才是 里的。 说说,怎么算到1的?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3+6得9,再算中括号里的29得18,最后1818就等于1。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 ,知道了含有 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说说下面三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9010+52 90(10+5)2 90(10+5)2 师:(算第3题的时候,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举起了手,生A第三次自己站起来抢着发言,师示意其坐下)稍等一下,可以把机会让一让吗?你看,同学们都在举手呢!你也不是小括号,对吧? 【点评】“你看,同学们都在举手呢!你也不是小括号,对吧?”真是神来之笔!在当下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少数“资优生”尽显风流。怎么办?不“进”,不该

13、;“进”得不好,首先是必定打消“资优生”的积极性,再如果课上有如此能量的学生与老师对着干,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也不是小括号,对吧?”智慧的话语,醍醐灌顶! (算完之后) 师:比较一下,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有什么想法? 生1:相同的地方,就是三道算式的数都一样。不同的地方是第一个算式没有括号,第二个算式有小括号,第三个算式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生2:相同的地方还有都是除、加、乘。 生3:三道题的得数也不一样。我还发现,括号越多,得数越小。 师:数都一样,运算符号也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括号的不同。括号不同,实质就是什么不同? 生(齐):运算顺序不同。 师:运算顺序不同,得数也完全不一样。看来运算顺序非常重要。刚才那位同学发现括号越多,得数就越小,挺有意思的一个想法,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