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生活中的标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38309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生活中的标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生活标志一、教材依据设计生活标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六册第四课的内容二、设计思想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通过学习设计生活标志,了解生活标志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让学生发现标志时刻在指示、引导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其巧妙的构思以及简洁概括的特点,初步认识设计语言。让学生在简单的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同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标志就是一种视觉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标志的理解应该较为容易。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不是很强,因此,在让学生设计标志的时候不能要求过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来。三、 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标志的作用与特点。2、 初步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标志。3、 在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视觉美感,引导学生能用生活中的标志指导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学生的公德意识。四、 教学重点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点。五、 教学难点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六、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图片、作业展示板。学生:彩笔,圆规,三角板,作业纸,剪刀,胶条,评价用的小红星。七、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

3、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示意大家坐好。学生摆好用具,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 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图片导入出示两张照片(课件)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出示课题欣赏照片思考问题,积极动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二楼走廊、麦当劳)明确标志的概念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标志入手,激发兴趣,引出课题。感受体验标志可分为:商标、徽标、公共标志。播放课件:分别展示各种标志。大街上,商场里,学校里。边展示边提问,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学生说出是什么地方的标志。了解标志分类及作用(标志具有识别、指示、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体会到标志随处可见。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了解标志分类,教育学生遵守公共道德。分析讨论标志

4、有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件出示标志特点:简洁、易懂、醒目、美观。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一组公共标志,让学生分析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将自己收集的标志在小组交流,总结标志的特点。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将本组学生分析的标志特点说出来。,分析汇报:红色是禁止,黄色是警示,蓝色是指示,绿色是安全、环保。明确公共标志有颜色的特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标志的特点,分类以及颜色的意义,为学生创作打下基础,同时教育学生要遵守公共道德。创设情境 播放校园环境的录像,让学生找出有标志的地方和缺少标志的地方。 学生仔细观看录像,认真寻找创作源。 给学生创设创作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创作体验 布置创作作

5、业,每个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标志 学生创作。为校园设计标志。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与合作意识,展示评价让学生将本组的作品展示在前面。共同评价。教师也选择一幅作品贴上一颗小红星。老师给评出的个人和小组发奖。学生将自己的评价小红星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评出个人奖项:小小设计师五名;评出集体奖项:设计标兵组一个。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意识。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完成得都很好!希望在今后继续努力,成为真正的设计师!整理学具,准备下课 鼓励求知欲望,激发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八、教学反思这是一堂“设计应用”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标志的作用、特点,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导入自然本课通过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学校的标志进行导入,学生的兴趣浓厚,一下就投入到了标志的学习中来。2、恰当地运用电脑课件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了贯穿全课的教学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运用课件辅助教学,既顺利地突破了难点,又突出了重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运用探究试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了较多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