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核心知识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38287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核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脑卒中核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脑卒中核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脑卒中核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脑卒中核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卒中核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核心知识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核心知识点第一部分脑卒中基本知识与理念1.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指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包括血 管阻塞(缺血性中风)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风),导致脑细胞 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一部分脑细胞受到损伤或者死 亡。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 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2.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3. 脑卒中的核心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吸烟、饮酒过量、不合理饮食、运动缺乏、明 显超重或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脑卒中 家族史等。4.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主要危险

2、因素之一。5. 血脂异常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必须 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尽早发现,积极治疗。6. “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 其引发脑卒中的风险较单纯高血压患者高出约5倍,较正常人高出25-30倍。高血压患者需要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7. 糖尿病患者罹患脑卒中的风险要比一般人高2-3倍。临床上反复发 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10%-30%伴有糖尿病,在缺血性脑卒中死 亡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以上。8. 脑卒中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除外遗传因素是不可抗拒的因素,不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9.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指发病前

3、的预防,主要针对未患脑卒中的人群, 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从 而达到脑卒中不发病或推迟发病的目的。其方法是定期健康体检,早 期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并早期干预,同时坚持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10.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等严重危 害,给社会、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沉重。11. “小卒中“医学名为“短暂脑缺血发作“,小卒中可产生卒中样 症状,但不持续,时间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不超过24小时 可完全缓解。约1/3的卒中患者在发病前数天、数周甚至数月,曾发 过小卒中。小卒中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评估。12. 脑卒中

4、发病与季节有关。一般在春、夏或秋、冬季节变化时容易 发作。13.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切除重度狭窄(狭窄超过70%)的颈 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14. 欧美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做好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工作,可有效降 低脑卒中的发病率。15. 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主要包括口齿不清或言语不能、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二便失禁、痴呆等。16. 一旦出现以下脑卒中的早期症状,需要立即就诊,或者拨打120!(1)突然的颜面部、肢体的麻木或无力,尤其是在身体的一侧;(2)突然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说话或理解困难;(3)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4)突然行走困难,头晕,伴有恶心

5、、呕吐,肢体失去平衡或不协调;(5)突然的不明原因的没有经历过的严重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1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黄金救援时间是4.5小时。第二部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防治脑卒中18. 控制体重。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 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体重指数(BMI)目标 为 18.5-24.0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19. 适量运动。采用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成年 人每周至少进行3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平均每天活动的时间不少 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20. 戒烟限酒。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也

6、应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 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饮酒者应适度,不要 酗酒。限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21.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 等,把好脑卒中预防第一关。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和戒烟等有益于 脑卒中的预防。22. 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和40岁以上的人群要定 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有无异常,特别是有无房颤或缺血性改 变。同时也应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发现异常后即应积极治疗, 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23.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 人群应每半年进行血脂检查。血脂

7、异常者首先应改变生活方式,无效 者采用药物治疗。24. 老年人应放缓动作速度,防止体位快速改变。25. 心态平和,稳定的情绪,保持血压稳定对预防脑卒中很重要。26. 气候变化、季节交换时要注意调节,做好保暖和适当降温措施。27. 有过脑卒中病史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复 发。28. 体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营养元素的缺乏是导致“H” 型高血压的原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调理饮食和服用叶酸等药 物得到控制。29. “H”型高血压的饮食提倡采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一、二、三、 四、五”饮食方案。即: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二是指每日25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三是指每日3份高

8、蛋白食品。四是指粗细结合、甜咸适中,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五是指每日500克蔬菜及水果。30. 预防高血脂症:(1)调整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2)调整生活、工作方式。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避免久坐不动,控 制体重。(3)戒烟限酒。(4)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应每年定期做血 脂、血糖、肝功能等全面检查。(5)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定期做血脂全面检查。(6)2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定期检查血浆总胆固醇水平。(7)所有的胰腺炎患者,均应测定血浆甘油三脂水平。3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要担负起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 工作。32. 脑卒中筛查能够早期将

9、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出来,针对可干预危 险因素给予健康教育和合理干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或复发。第三部分防治脑卒中基本技能33. 脑卒中风险评估,以下超过3项者为高危人群。(1) 高血压病史( 140/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2) 房颤和心瓣膜病;(3) 吸烟;(4) 血脂异常或未知;(5) 糖尿病;(6) 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 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 动);(7) 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 kg/m2 );(8) 有卒中家族史。34. 脑卒中筛查方法及步骤:(1) 医师接诊,病史采集。重点询问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

10、、糖尿 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吸烟饮酒史、饮食生活习惯、家族性心脑血管病 史等,测身高、体重、腹围、双上肢血压、听血管杂音及神经系统体 格检查等。(2) 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体征或既往有异常指标需进一步检查者。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血液免疫检查等。(3) 脑、颈血管超声。脑、颈血管超声是卒中筛查、术中监测、术 后随访的最基本、最便捷的无创性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 勒超声。(4)其他设备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5 )高度怀疑为脑血管病或血管超声检查提示有脑、颈血管病变时, 可进行CT脑血管成像(CTA)或MR脑血管成像(MRA)。(6)DSA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目前

11、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此项检 查适应于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狭窄、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的确定 诊断,明确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35. “H”型高血压通过检查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筛 查。如果病人同型半胱氨酸超10mol/L就是“H”型高血压。36. 颈动脉狭窄筛查方法有血管超声、CT或核磁共振血管评估、血管 造影等检查。37. 脑卒中高危人群在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外,还要做适当的健康干预。定期体检判断身体的血压、血脂和 血小板状况,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服用药物以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 生,如:抗血小板凝结的药物、扩张脑血管的药物等。38. 脑卒中院前急

12、救应控制在60分钟内,早期识别脑卒中征兆,做好 院前急救60分钟比院内抢救更关键。根据国际通用的甲AST”口诀, 一旦发现脑卒中症状,就要立刻拨打电话120,并记下发作时间,及 时就诊。39. 脑卒中的快速检测方法一一“FAST ”判断法:F:即face (脸),要求患者笑一下,看看患者嘴歪不歪,脑卒中病人 的脸部会出现不对称,病人也无法正常露出微笑;A:即arm(胳膊),要求患者举起双手,看患者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 现象;S:即speech(言语),请病人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 者口齿不清;T:即Time(时间)。出现上述3条中的任意一条或多条,要立刻拨打 120急救中心电话,并明

13、确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40. 脑卒中家庭救治:(1)初步判断为脑血管意外以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 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 中有呕吐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2)解开病人领口扭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 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4)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 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5)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电筒观察病人双侧瞳孔是否等 大等圆;如有可能应测量血压。(6) 有

14、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 正确的方法时:2-3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头部和肩部,使头部 不要受震动或过分扭曲,另一人托住病的背部及臀部,如果还有一人, 则要托起病人腰部及双腿,三人一起用力,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床或 担架上,不要在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7) 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作主给病人服用任何止血、 活血药物、安宫牛黄丸或其他药物。41. 突发脑卒中时,家庭急救的注意事项: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向医院求救,由配备有一定急救设备的救 护车送入医院。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切忌对脑中风病人摇晃、垫高枕头,前后

15、弯动或捻头部等。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需 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意识不清的病人,应维持仰卧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 头。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 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的裤子,垫上卫生纸等。脑中风病人呕吐时,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以防堵塞气道。脑中风病人抽搐时,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用手帕包 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时咬伤舌头。42. 开辟绿色通道,将院内抢救控制在60分钟内。医院要尽量优化流 程,加强各科协作,让患者在60分钟内明确诊断、接受治疗。43. 急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方法:当脑卒中发作后,如果能快速恢复对大脑组织进行供血,可使大脑组 织的损坏程度降至最低。通过早期使用溶解血栓的药物可以将堵塞动 脉的血凝块溶解。44. 抗血小板治疗:推荐卒中风险足够高的个体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脑 卒中。急性期不适合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 口服阿司匹林。溶栓治疗24小时后可以开始应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 板药物。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45.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注意事项:(1)推荐术前应用阿司匹林,术后持续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推荐手术前后控制好血压。(3)建议术后应用他汀类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