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38062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务协议和聘用协议 篇一:聘用协议和劳动协议的区分篇一:聘用协议和劳动协议的区分聘用协议和劳动协议的区分1.协议本身的法律性质不一样聘用协议调整的是政府对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行为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属于公法调整范围。而劳动协议规范的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属于私法调整范围。2.协议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不一样企业的劳动协议是纯粹的民事协议,协议中所要求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来讲基础上是平等的。民事协议强调契约的自由性、合意性,通常不会发生不确定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即使发生,双方均可自由协调处理,解除协议。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推行一定的公益责任或义务,所以,聘用协议在实际推行中权利和义务经

2、常发生不对等。国家有权要求机关工作人员必需推行一定的公益性责任和义务,而且,这种国家要求含有强制性,假如机关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拒不推行,将会受到惩戒处理。另外,机关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其性质本身也是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通常来讲,企业职员是不负担公益责任的。3.争议处理时审查的内容有所不一样因为聘用协议所含有的不一样于劳动协议的特殊法律意义,在包括人事争议时,对机关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审查,不但要以协议要求为依据,在一些情况下,还要对其“尤其权利关系”进行审查,而企业的劳动者对此点审查是能够免去的。4.协议中用人单位的主体权利不一样企业在和劳动者签署劳动协议时含有较为完整的主体权利。而机关在

3、和个人签署协议时表面上看,含有完整的主体权利,但实际上这种权利是不完整的,关键表现在用人的很多步骤上,机关的主体权利要受到政府的很多控制。如招聘是在政府编制确定的基础上发生的,办理进人手续要受到政府要求的程序控制,不然便不能发生正式的人事法律关系;机关在确定工作人员的薪酬上,权利也是不完整的,要受到来自政府的财政控制。所以,机关用人的主体权利要受到政府的一定限制。所以,因为协议性质不一样,聘用协议和劳动协议在详细条款上的区分,关键反应在对公职义务的要求,和对人事管理程序的专门要求上。为全方面反应机关的性质和工作人员的管理特点,聘用协议条款应该在以下方面作出明确要求:机关、机关工作人员的关键职责

4、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含有推行国家公益职责的义务。机关在公开招聘时要按国家编制指导或计划进行。人事关系要经过主管部门要求的相关程序以后才能正式确立,人事关系的消除也要经过相关要求的程序。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酬劳在一定程度上要接收国家财政预算的调控。要求公益责任违约专门条款。发生人事争议时,审查范围不限于协议要求的内容,如包括特定的公益事件时,还要对用人单位和职员双方推行公益职责和义务情况进行审查,以确定违约方及其责任负担。总而言之,对两种协议的区分要从本质上去把握,这么才能深刻地了解两种协议的不一样管理意义。福建省人事人才研究所篇二:劳动协议、劳务协议、雇佣协议区分析劳动协议、雇佣协议和劳务协议

5、关系李民 公布时间: 2021-09-23 10:02:41劳动协议、雇佣协议和劳务协议是含有很大相同性的三种不一样协议,只有劳动协议在?劳动法?中有对应的要求,而且要求也很简单,雇佣协议和劳务协议根本就没有法律做出明确要求,只能依据相关民法理论进行判案,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三类协议的认识易产生偏差。本文试图对这三类协议进行辨析,以期对这三类协议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概念不一样(一)劳动协议。?劳动法?第十六条要求,劳动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实际上,作为劳动协议的定义,上述要求是很简陋的。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对劳动关系进行定义,没有讲清楚劳动关系的特征。正是因

6、为这么简陋的定义,才使大家经常分不清劳动协议和劳务协议、雇佣协议的区分。任何定义,全部应指出所要定义的对象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能够确定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不过,?劳动法?这一要求,却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一定义,对协议的主体做出明确规1 之因此这么提,是因为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在民法通则中全部是要求在“公民(自然人)”一章中要求的。也就是说,民法通则依然将个体工商户看作为自然人。1定,不过对客体和内容没有明确描述。中国?协议法?第一百三十条要求,买卖协议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全部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协议。这种定义,能够使人对买卖协议的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会同其它协议混淆。劳动协议

7、所定义的劳动关系,其前身就是民法中的雇佣关系。劳动协议为当事人一方(劳动者)负有从事工作义务,她方(用人单位)负有支付工资义务的双务协议。劳动协议是劳动者在隶属关系上提供劳动,从事工作的协议。所谓居于隶属关系,系指工作的实施应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劳动协议的概念,应该表现出劳动关系的内容。依据比较法的研究,我们能够将劳动协议定义为?劳动协议是劳动者根据用人单位的指示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酬劳的协议。(二)雇佣协议。雇佣协议,中国法律没有进行要求。不过,大陆法系各国通常全部对雇佣协议设有明确要求,比如?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典?(现在台湾省实施),另外,英美法系国家中的英国

8、也有成文法对雇佣协议进行要求 。中国制订统一的?协议法?时,在全国人大法工委委托学者起草的?中国协议法提议草案? 中,专设雇佣协议一章进行了要求,不过,在最终经过的?协议法?中却没有雇佣协议。对此,梁慧星先生指出?我们这么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她们和雇主(包含企机关、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靠缔结雇用协议、劳动协议和聘用 2协议来要求,单靠现行劳动法有关劳动协议的规则是规范不了的,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致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利益未受到应有的保护,多种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法院受理大量的雇用协议纠纷案件苦于没有详细法律要求作为裁判基准。提议草案在

9、广泛参考各国保护劳动者的立法经验基础上精心设计和确定的雇用协议一章被删除,是最令人惋惜的 。?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梁慧星教授主持的课题组向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提交的民法典教授提议稿对雇佣协议又专设一章进行要求。该草案协议编第15章第301条要求,?雇用协议是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酬劳的协议?。 王泽鉴先生指出,雇佣协议,?即受雇人于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内,为雇佣人服劳务,雇佣人负担给付酬劳的契约?。 可见,雇佣协议的这些定义基础是一致的。(三)劳务协议。劳务协议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不过,对劳务协议的定义,不仅立法没有做出要求,教科书也鲜有讲授。依据给付的标的,协议能

10、够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财产为给付标的的协议,比如买卖协议、赠和协议、借用协议;第二类是认为劳务给付标的协议,比如承揽协议、委托协议、保管协议、雇佣协议;第三类是以共同从事一定工作为目标协议,比如合作协议 。从最广义的角度讲,第二类协议能够称为劳务协议,王全兴教授就是在这个角度上使用劳务协议概念的。她说?劳务协议是一个以 3劳务为标的协议类型,它包含承揽协议、基础建设承包协议、运输协议、技术服务协议、委托协议、信托协议和居间协议等?。劳务协议实际上包括到两个协议、三方当事人。一个协议是雇佣人(用人单位或自然人)和受雇人之间的雇佣协议或劳动协议,另一个是劳务提供者(劳动协议或雇佣协议中的雇佣人)和

11、和劳务接收者之间的劳务协议。这种协议和?协议法?要求的融资租赁协议很相同。劳务协议是经过债务人向第三人推行债务和第三人向债权人推行债务实现的。?协议法?第六十四条要求,?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推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推行债务或推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该向债权人负担违约责任?。第六十五条要求,?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推行债务的,第三人不推行债务或推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该向债权人负担违约责任?。劳务接收人是劳动协议或雇佣协议的第三人,受雇人是劳务协议的第三人。在劳务协议中,劳务提供人和劳务接收人约定,由受雇人向劳务接收人直接提供劳务,劳务接收人向劳务提供人支付劳务费,劳务接收人在接

12、收劳务的过程中应该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假如受雇人向劳务接收人提供的劳务不符合劳务协议的约定,劳务提供人应该向劳务接收人负担违约责任。在劳动协议中或雇佣协议中,雇佣人和受雇人约定,受雇人直接向劳务接收人提供劳动,雇佣人向受雇人支付劳动酬劳,劳务接收人向受雇人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假如劳务接收人提供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不符合劳动协议的约定,雇佣人 4应该向受雇人负担违约责任。劳务协议推行过程中,雇佣人应该根据劳动协议或雇佣协议的约定向受雇人支付劳动酬劳,包含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当然,也能够委托劳务接收人向受雇人支付劳动酬劳。二、三类协议的比较(一)劳动协议和雇佣协议。劳动协议是一个特殊

13、的雇佣协议,二者必定现有相同点,又有不一样点。二者的相同点关键是:1、二者全部是私法上的协议。二者的当事人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以双方当事人相对立的意思表示的合意而成立。即使劳动协议的签订必需符正当律的强行性要求,但协议所约定的内容,仍属私法上的法律关系。2、二者全部以给付劳务为目标。这两类协议的目标在于劳动者(受雇人)依约定向雇佣人提供劳务的行为,而不在于实现雇佣人的预期利益。3、二者全部是继续性协议。作为给付劳务的协议,受雇人给付劳务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必需在协议存续期内连续的实施给付行为,所以是继续性协议。4、二者全部是双务有偿协议。在这两类协议中,受雇人必需依约提供劳务,雇佣人必需依约支付酬

14、劳,双方当事人全部负有义务,而且双方的义务含有对价性,任何一方从对方取得权利均需付出代价,所以是双务有偿协议。既然劳动协议是一类特殊的雇佣协议,二者必定含有一定的区分,其区分关键表现在: 1、主体不一样。这是劳动协议和雇佣协议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这两类协议中,提供劳动的一 五篇三:劳动协议和聘用协议区分劳动协议和聘用协议区分1.协议本身的法律性质不一样。聘用协议调整的是政府对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行为和行为规范,属于公法调整的范围。而企业的劳动协议规范的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属于私法调整范围。2.协议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不一样。企业的劳动协议是纯粹的民事协议,协议中所要求的权利

15、和义务对当事人来讲基础上是平等的。民事协议强调契约的自由性,通常不会发生不确定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即使发生,双方均可自由协调处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推行一定的公益责任或义务,西方理论称为“尤其权利关系”。因为聘用协议在实际推行中权利和义务经常不对等。国家有权要求机关工作人员必需推行一定的公益性责任和义务。而且,这种国家要求含有强制性,假如机关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拒不推行,将会受到惩戒处理。另外,机关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其性质本身也是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通常来讲,企业职员是不负担公益责任的。3.争议处理时审查的内容不一样。因为聘用协议所含有的不一样于劳动协议的特殊法律意义,在包括人事争议时,对

16、机关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审查,不但要以协议要求为依据,在一些情况下,还要对其“尤其权利关系”(是否推行公共责任和义务)进行审查,而企业的一般劳动者对此点审查是能够免去的。4.协议中用人单位的主体权利不一样。企业在和劳动者签署劳动协议时含有较为完整的主体权利。而机关在和个人签署协议时,表面上看含有完整的主体权利。但实际上这种权利是不完整的,关键表现在用人的很多步骤上。机关的主体权利要受到政府的很多控制。如招聘是在政府编制确定的基础上发生的,办理进人手续要受到政府要求的程序控制,不然便不能发生正式的人事法律关系。机关在确定工作人员的薪酬上。权利也是不完整的,要受到来自政府的财政控制。所以,机关用人的主体权利要受到政府的一定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