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38038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福建省委 组 织 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 建 省 教 育 厅闽委教综20065号 关于建立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的通知各市、县(区)委组织部、教育工委,各市、县(区)教育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快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政绩观,推动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意见的通知和省政府办

2、公厅转发教育厅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意见的通知要求,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定从2006年起,建立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督导考核对象各县(市、区)和其它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党委、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二、督导考核内容与标准主要督导考核县级党委、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保证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管理情况以及当地教育的发展水平。全省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原有基础划分为三类地区(附件1),并对三类不同地区分别提出不同的督导考核标准。具体考核

3、标准见福建省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要点(简称督导考核要点,附件2)。三、督导考核原则督导考核遵循实事求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鉴定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经常性督导检查和综合性督导考核相结合,重在落实责任、推动工作。四、督导考核程序1、县级自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每年都要按照督导考核要点进行自查自评。自查报告和自评得分情况于次年3月底前分别报送设区市委组织部、教育工委和市教育局、政府教育督导室。2、市级核查。设区市委组织部、教育工委和市教育局、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在县级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对所辖县(市、区)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核查报告及得分情况)分别报送省委组织部

4、、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3、省级抽查。在各设区市督导考核的基础上,省委组织部、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牵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查。五、督导考核结果评定督导考核结果满分为100分,设四个等次: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一类地区达到95分以上、二类地区达到90分以上、三类地区达到85分以上者,评为优秀等级;一类地区达到9094分、二类地区达到8589分、三类地区达到8084分者评为良好等级;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考核结果认定为不合格等次:1、教师工资未按时足额发放;2、截留、平调、挤占、挪用教育专项经费。六、督导考核结果的运用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党政主要领导

5、干部政绩考核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干部任用、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省对连续两年督导考核优秀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并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对市级核查连续两年为不合格,或省抽查确认为不合格的县(市、区)的党政领导将通报批评,并取消本人当年评优资格。七、加强督导考核的组织领导实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督促党政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县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保证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督导考核工作应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牵

6、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实施。各市、县(区)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室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督导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附件:1、福建省县级政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县(市、区)分类表2、福建省县级政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要点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福建省教育厅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主题词:干部考核 教育实绩 县级党政主要领导 通知抄送: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各市、县(区)党委、政府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06年2月28日印发

7、附件1:福建省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县(市、区)分类表一类县:(40个)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闽候县、闽清县、连江县、长乐市、罗源县、福清市、城厢区、涵江区、南安市、永春县、安溪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德化县、惠安县、南靖县、东山县、梅列区、三元区、永安市、沙县、延平区、新罗区、芗城区、龙文区二类县:(28个)荔城区、秀屿区、明溪县、清流县、泰宁县、尤溪县、将乐县、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龙海市、永定县、漳平市、霞浦县、古田县、蕉城区、福鼎市、福安市、浦城县、建阳市、顺昌县、邵

8、武市、建瓯市、武夷山市、琅歧经济管理区、常山开发区、湄洲岛管委三类县:(19个)永泰县、平潭县、仙游县、华安县、平和县、宁化县、大田县、建宁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上杭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附件2福建省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要点序号内 容分值1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切实履行教育的法定职责;制订并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建立党委、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年为教育办实事;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一规划中小

9、学布局结构,布点合理,办学容量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需要;义务教育入学率、初中辍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分别达到省规定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大体相当;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稳步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152经费投入依法做好教育经费预算安排,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学校公用经费达到规定要求;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资金和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按规定管理使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不向学校收取调节基金和平调任何经费;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治理。153均衡发展研究并提出本地区推进

1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投入,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154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扎实开展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提供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155教师队伍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按省定编制标准并结合实际配备教师;依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

11、长队伍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财政按国家和省定工资项目和标准全额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教师政策性补贴、福利待遇与当地党政干部一视同仁;落实国家有关教师职称政策;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落实。156危房改造制定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财政设立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经费,建立危房巡查和鉴定机制,及时消除D级危房。107学校安全深入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良好;依法保障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合法权益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108督导机制政府的教育督导机制完善,效益明显。5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