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37698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文S版,(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教学设计 【课文品读】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是一篇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对中华优秀文化精神进展理解的好教材。讲述了晚唐时期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既简要介绍了他的书法成就,又重点记叙了他向皇帝直言劝谏的事情,表达了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 借助雅致之词,感受人物特点。 “心正笔正”是文章的题眼,柳公权的书法成就和为人风范在词语中表达的可谓淋漓尽致。课文围绕“心正”“笔正”运用了许多雅致词语:一类是写柳公权的字的词语:构造紧凑、骨力秀挺、洒脱、有法度、筋骨秀挺、颜筋柳骨;一类是些柳公权做人的词语:铁

2、骨铮铮、世人钦佩、真诚大胆、直言答对、机智大胆、正直敢言、名正言顺、流芳百世、诤臣。这些词语不仅可以很清楚明了地概括人物特点,而且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到柳公权的。 借助语言之美,表达人物品格。 人物语言可以准确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文章柳公权两次劝诫柳公权的语言都是大胆的。第一次劝诫穆宗是真诚而大胆的;第二次劝诫文宗那么是机智而大胆的。在两次不同的劝诫中我们可以分别感受到他的真诚和机智。反复的品读可以让人充分理解其良臣形象。 清楚明了的构造,使得文章详略的得当,重点突出。很显然,介绍其恒久的内容少,只简单进展勾勒;记叙其为人风范的内容较多,用浓墨重彩。这样,便全面展现出了柳公权人物形象,凸显

3、出他正直敢言的诤臣风采。 【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讲述了晚唐时期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成就和向皇帝直言劝谏的故事,文中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的良臣形象。课文简要介绍了柳公权的书法成就,重点记叙了他向皇帝直言劝诫的两件事,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的良臣想象。“心正笔正”是其题眼,因此,本次设计围绕“心正笔正”这一【关键词】:p 进展教学,让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在交流中让学生明白柳公权流芳百世的 不仅是他的书法,他那铁骨铮铮的品格更令人钦佩。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4、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入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入含义。 2、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抓重点词语感受柳公权“心正笔正”抓人物语言感悟柳公权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情感升华,感悟+柳公权的“柳骨”风采通览全篇,抓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激趣: 提醒课题 1.书法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楷书四大书法家是谁吗?王羲之、欧阳询、颜真

5、卿、柳公权、)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一位,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位书法家。板书课题:“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3请同学们读课题,你觉得课题中的【关键词】:p 是什么?“心正笔正”围绕这个【关键词】:p ,我们开场今天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理解。 指明读、齐读紧凑、秘诀、简朴、贤良、惹恼、职位、劝谏、谏议、铮臣、垂青、弦外之音、铁骨铮铮、喜不自胜、不肖之臣、名正言顺、流芳百世 同桌交流,课件出示词语意思,学生自由读 铮铮铁骨:形容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敢于同恶权力作斗争的凛然正气。 弦外之音:比喻没有明确说出,而是间接透露出来的意思。 喜不自胜:快乐的自己都受不了,形容快乐到

6、了极点。 不肖之臣: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没有长进或品行不好的臣子。 流芳百世:指美名永远流传到后世。 铮臣:指能直言劝告皇帝的臣子。 垂青:表示对人重视。 劝谏:以礼奉劝,使人纠错。 谏议:直爽的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三、抓重点词语感受柳公权“心正笔正”的特点。 一1 快速阅读课文,用“”画出形容柳公权的字的词语,用“”画出形容柳公权做人的词语。 字:构造紧凑 骨力秀挺 洒脱 有法度 筋骨秀挺 颜筋柳骨 做人:铁骨铮铮 世人钦佩 真诚大胆 直言答对 机智大胆 正直敢言 名正言顺 流芳百世 诤臣 2课文哪些个自然段主要讲柳公权字写得好?怎样描绘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柳公权字写得好。他的字

7、构造紧凑,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对后世影响极大。人们将另一位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 师:让我们通过他的作品,感受他艺术上的魅力所在。课件展示“神策军碑”用上面的词语填空:柳公权的字构造紧凑,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 什么是“颜筋柳骨”?出示颜真卿书法。颜字刚毅雄浑。柳公权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汲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成一体。柳字挺拔秀媚。因此,世人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3.带着敬仰之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师: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 1出示“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这句话。在课文的第几自然

8、段?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由写他的书法作品过渡到写他怎样做人。 2“不仅也”是表示什么关系的关联词?递进关系在句子中,它强调的是哪一层意思?柳公权怎样做人 3读“笔正”词语: 完成填空练习:柳公权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奉劝皇帝真诚大胆或者机智大胆,敢于直言答对,是一位正直敢言的诤臣,因此深受世人钦佩,流芳百世。 4课文写了柳公权两次直言与劝告,详细地表现了他的这种铁骨铮铮的品格。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吗? 第一次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第二次是机智而大胆的 三、通过人物语言感悟柳公权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出示学习提示: 1画。画出柳公权两次劝诫皇帝

9、的语言。 2读。读出柳公权的正直敢言。 3品。 品味柳公权铁骨铮铮的品格,感受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4批。写下批注,说明自己的感受。 汇报: 课文第一件事3、4自然段 1交流画出的句子。 2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句子:柳公权毫不犹豫地答复:“用笔在心,心正那么笔正!”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笔法出自内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写出好字来。 柳公权只是在议论书法吗?他的弦外之音是什么?柳公权借书法希望穆守律己清政,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 “毫不犹豫”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不考虑个人的得失,这正是他“心正”的表现。 对这件事,作者发表了哪些议论?为什么说“这个

10、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老师引读这段话。 真诚在于柳公权以自己的书法心得来打动穆宗,希望穆宗可以律己清政。是啊,他把穆宗当做了自己的朋友,说的可都是交心的话啊!再读这句话大胆那么在于他毫不虚伪做作,直言答对。是啊,柳公权感于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毫不虚伪做作,直言进谏,可谓是“心正”的良臣啊!再读这句话。 小结:是啊,正因为柳公权做人的铁骨铮铮,他才敢于直言答对,说明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这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良臣形象。 4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体会柳公权刚直不阿的品质。 4读议第二件事58自然段 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展示重点句进展点拨。 出示:柳公权答道:“陛下,您贵为天子,富

11、有四海,应中选用贤良,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承受劝谏,赏罚清楚,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指名感情朗读后,问:柳公权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众人赞颂不已,文综喜不自胜 听了文宗自夸的话,柳公权的表现与在场众人一样吗?一言不发。这里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了当时的情景?比照通对比照说明了柳公权是一个怎样的人?不逢迎附和,不是趋言附势的小人,而是堂堂正正的君子。 为什么说这是柳公权又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5、6自然段。 四、感悟柳公权的“柳骨”风采和良臣形象。 一铁骨铮铮,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君主的得与失,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的

12、忠诚和热爱,让我们带着敬仰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 “用笔在心,心正那么笔正。”柳公权以“心正”练成了流芳百世的“柳骨”,而更难得的是,他又以“心正”给历史与后人塑造了一个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这将作为另一种“柳骨”而留存后世。 二柳公权流芳百世的只是他的书法吗?对这段中的两个“柳骨”你是怎么理解的?前一个“柳骨”指柳公权书法的骨力秀挺,即“笔正”,后一个“柳骨”指柳公权做人的铁骨铮铮,也就是“心正”。 配乐,让学生读。读出崇敬之情。 三小结:课文的结尾既总结了课文内容,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通览全篇,感悟文章写作特点。 纵观全文,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呢? 1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书法成就略,做人风范详 2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在文中的4、6、9自然段里,这些语句或独立成段,或放在段中,或作为文尾。与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夹叙夹议中对文章所述内容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表达出作者对柳公权认识的深度和饱含的情感。 3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写作方法,柳公权的形象更深深的铭刻在了大家的心中。让我们都像柳公权那样,用自己的“心正”练出一个个骨力秀挺的字,做一个“心正笔正”的人,堂堂正正的人! 板书设计: 书法 骨力秀挺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柳骨 做人 铁骨铮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