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376931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六年级一班开学第一课教案一、交通平安活动目的:1、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2、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劳动,保护交通设施的意识。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2、假如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谈话: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局部,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平安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制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效劳。二、学生汇报: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学生介

2、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学生用课件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学生讨论。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p 他们违背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那么的情况。三、师生小结:提问: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局部,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无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

3、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平安,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制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效劳。二、自护、自救平安教育主题:平安知识教育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平安、交通平安、消防平安等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有关平安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平安、安康成长。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保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那么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平安要注意什么:1、用电平安随着生活程度的不断进步,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

4、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根本的用电常识。1认识理解电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插头。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开关,停顿使用。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或者用枯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2、平安使用煤气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分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二、交通平安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平安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

5、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那么,做到“绿灯行,红灯停”。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三、发生火灾怎么办1、要打火警 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方法分开火场。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四、小结: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平安,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

6、才能,机智英勇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安康地成长。这篇六年级一班的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教学目的:1、理解校园平安隐患。2、掌握平安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平安第一”的意识。3、进展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平安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平安第一”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校园中存在的平安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平安隐患。2、学生饮食、就餐的平安隐患。3、学生交通平安隐患。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平安事项。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在

7、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间隔 。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上下楼靠右行。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室外空气新颖,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活动要注意平安,切忌猛追猛打,要防止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平安考前须知。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平安的地方。制止购置用竹签串起的食物:

8、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四、交通平安考前须知。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那么。2、乘坐公交车考前须知: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五、小结生命是美妙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平安。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平安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才能,做到警钟长鸣!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保护公

9、物的习惯。2、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消防平安、人身平安,饮食平安,交通平安,体育运动平安教育等。3、进展卫生安康教育,预防地震,防爆、防盗、防溺程度安等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平安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平安第一”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背景作为父母,希望孩子在学校平安渡过每一天,安康快乐成长,万一出现平安事故,都会成为家长和老师心中永远的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万一的概率假如作为老师加强平安管理,有可能防患于未然,减少平安事故,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轻松、愉快。二、交通平安常识,多学有益。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那么,穿插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坐超

10、重、超载车辆以及无证、无牌的摩托车和三轮车。希望每个同学时时刻刻记着要遵守交通规那么。希望每个同学时时刻刻记着要遵守交通规那么,靠右行走。三、消防教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破坏消防设施。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织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库等附近玩火、放鞭炮。不随意乱摸,乱碰电插头。不带火种上山或进校园。不吸烟,不玩火。四、防溺程度安教育教育学生不私自下河游泳、洗澡。不到河边、井边、池塘边玩耍、嬉戏。五、饮食平安教育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教育学生不乱吃小零食和地摊上的食物。不购置“三无”食品,不暴饮暴食生冷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发霉或过期、腐烂食品,多饮用白开水,少喝饮料特别是碳酸饮

11、料。六、卫生安康教育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澡。七、防暴教育加强对学生进展法制和平安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平安,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同学之间假设存在分歧、矛盾要及时沟通化解,不要心存怨恨。假设发现对方寻衅滋事应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寻求学校的帮助。学校内进入可疑人物或发现校内有不明物要及时报告老师。八、防盗教育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不带手机、游戏机等贵重物品到校,如有遗失或遇盗窃、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放学后要锁好门,关好

12、窗。坚决杜绝外来生疏人员进入校园。对可疑人员要进步警觉,加强防范意识,发现盗窃事件即时报警。九、体育运动平安在体育运动中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和调度,不可私自活动或打闹。老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认真听讲,在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加强保护意识。在做器械运动时要检查好器械是否存有平安隐患问题。不带锋利的东西小刀、铅笔等上体育课。十、防震知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平安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地震时切忌惊慌,震后快速撤到室外,不要跳楼,要互相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最后祝同学们天天快乐,日日平安,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