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37361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概论》复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1、( )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 )想实现而无法实现的( )。2、任何一个组织若要维持自己的( ),首先需要拥有一定的( ),其次要能够对( )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支持( )的实现。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对管理概念曾有一句名言:“( )”。4、20世纪30年代的“( )试验”纠正了企业家对员工“不过是一个( )”的偏见,证实了( )、作业条件、( )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认为企业的员工不单纯是( ),而且也是( )。5、任务管理的基本思路是( )达到已制定的科学的作业标准,从而提高( )。6、行为科学的产生使企业的老

2、板、管理者去重新认识( )。( )已不是一般意义上与资本、土地等相同的生产要素,而是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 )。7、盈亏平衡点模型主要是帮助确定一个公司的任何特定产品的( )、售价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确定的( ),在这个水平上总收入与总成本相等,没有盈亏,这一模型是确定性的( )。8、一个组织或企业拥有两类知识:一类是( ),一类是( )。( )是指那些大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知识;( )则是存在于组织内部或人们头脑中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经验、技能、能力等。9、管理创新是指( )一种新的更有效的( ),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 )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 )及目标

3、制定等方面的( )。10、20世纪90年代最新的管理思潮为“公司再造”、“( )”、“知识管理”和“( )”等。11、管理客体是管理活动的( ),是管理的( )。12、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通常是指所有的( )都要在组织中履行( )和象征性的义务。13、事实上,一般组织通常都可以分成3个管理层次:( )、( )和( )。14、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而优秀的管理者通常采取一种( )全方位思维方式,即从( )到系统的综合、从( ) 到全局、从( )到本质的思维方式。15、领导从根本上讲是一种( ),是一种( )。16、管理的本质问题就是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 )的潜能,将组织的( )进行

4、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的( )。17、 行为科学理论实为( ),它的产生源于有名的( )实验。18、 ( )实验及梅奥的见解开拓了管理中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新领域,即( )的整和19、 一般组织通常都可以分为三个管理层次:( )、( )和( )。20、 行为科学理论既是管理理论的发展又是管理时间的总结,它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 )假设的提出及对( )、作业组合、领导理论的分析等四个方面。21、 科学管理理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其代表人物为( )。科学管理是管理从经验走向( )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科学管理对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 ( )、( )、

5、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等方面。22、 领导的权力涉及( )和( )。23、 沟通的要素由( )、( )、( )、媒介、( )、接受者和( )等因素组成。24、 共同愿景由景象、( )、使命、目标4部分组成。25、 组织文化的精神层在整个组织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 )、企业经营哲学、( )等内容26、 前馈控制是对( )的控制;同期控制是对( )的控制;反馈控制是对( )的控制。27、 激励的基本组成因素是需要、驱动、( )的行为。28、 科学管理之父( )认为,管理就是( )。29、 每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尽管在( )、质量、种类上都不尽相同,但一定是( )。30、 管理主体是指管

6、理活动的( )、( ),而管理客体则是指管理活动作用的( )。二.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2知识管理:3管理创新:4心理素质:5重组:6程序化决策:7风险型决策:8组织沟通:9动机:10激励11资源配置 12心智模式13决策 14计划 15组织 三、简答题:1、组织存续至少需要的五种资源?2、利用组织有限资源达成组织目标的两种方式是什么?3、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理论及实践的贡献?4、管理者角色的三个重要方面是什么?5、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是什么?6、管理主体的应变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7、领导工作的一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8、构建共同愿景的基本途径是什么?9、简述管理的特征。10、组织之间的沟通方式有

7、哪些?11、提高组织沟通效果的途径有哪些?12、控制的过程?13、简述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14、薪酬设计的一般原则?15、常用的绩效评价标准?16、绩效评价中的常见问题?17、简述管理创新的过程。18、管理创新的原则?19、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20、简述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四、论述题:1、决策流程有哪些步骤?2、计划流程有哪些步骤?3、克服有效沟通障碍的方法。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 雎大庆该做什么? 雎大庆在1986年自行筹资13.5万元,加上镇政府以原粉丝厂的旧厂房、设备折资1.75万元,兴办了第一家乡镇 业伟业铜带厂。到今天,该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6亿资产,下属9家境内独资或控股

8、子公司、4家境外独资公司的大型综合 性铜冶炼加工集团公司。 但是,深谋远虑的雎大庆并没有盲目乐观。他隐约感到公司似乎已处在某种生死攸关的嬗变阶段,许多问题操 作起来不如以前那样得心应手,直觉告诉自己,潜在的危机越来越大,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之后,他请来新近 才提任公司高级人事顾问的刘教授,讲述了他现在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集权与分权问题。雎大庆觉得自己太累了,每天签审公司上下报帐的财务票据就要花2个小时,公司其他大 小事情几乎都要他拍板,总有做不完的事。他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最近就有两次晕倒在办公室,再这样干下 去肯定不行。当刘教授听说公司采购员差旅费报销也要雎大庆亲自签字时,不禁惊讶地问:其他

9、副总和部门负责人怎么不分 忧,不分权怎么能经营这种大型企业?雎大庆解释:我也懂得要分权,而且坚决奉行“用人不疑”的原则,可 是教训太大了。1995年放权,贸易公司经理用假提单卷走980万元人民币,至今没有下落。我只得集权,工作不到两年,实在不行,只好再度分权,没想到这次是总经理携款1500万元跑到国外去了,他还是我的亲戚、公司 的创业元老。我只好再度集权,如今是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每天上午8:00一10:00就成了审批资金报告的专门时间。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现在实在不知道该相信谁了。该怎么办,到底人家外国人怎么分权的,请专家们帮助筹划。二是决策风险问题,公司越做越大,大小决策都集中在雎大庆

10、身上。“我总是胆战心惊的”,雎大庆恳切的说:,过去我拍板下去,涉及的资金少的只有几十元,多的也就几万元、几十万元,现在任何决策动辄就是几万上亿元,弄不好就是全军覆没。我心理没底,但也得硬只头皮拍板;怎么会不紧张不惧怕呢?我表面故作轻松,其实心理压力太大了。这不,才40岁,头发几乎全白了。三是控制问题。在深入的交谈中,雎大庆向刘教授剖白了心迹:外面的人总以为我在公司里是绝对权威,甚至耀武扬威、随心所欲。其实我觉得要控制这家公司是越来越难。过去,我给员工发一个小红包,拜个年什么的 ,就会得到员工真诚努力的回报。近年来,尤其是1995年有关部门界定我个人在公司中的产权占90、镇政府只占10后,员工们

11、的心理似乎在悄悄的变化,过去最亲密的战友都和我疏远了,工作表面上很努力,实际上 大多是在应付我。我给他们的工资一加再加,现在高层经理年薪已达10i5万元,还每人配备了专车、司机和 秘书;但他们就是怪怪的,提不起劲。现在公司上下公款消费和大手大脚浪费现象也开始蔓延,原有民营企业 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两起携款外逃事件似乎是必然的,而且以后也可能会发生类似事情。我觉得我的公司正 在全面地腐化堕落,更糟的是,我控制不了局面,在这个庞大的公司面前竟显得那么虚弱和无能为力,我对前景感到可怕”。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雎总经理分权后,造成两起携款外逃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携款外逃人员受

12、到了他人的唆使。 B.古总经理过于信任他人。 C.携款外逃人员对古总经理不满而进行的报复。 D.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控制机制。 2“许多问题操作起来不如以前那么得心应手”,主要是由于: A.雎大庆的社交活动太多,以至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企业的事情。 B.雎大庆的年龄偏大,精力下降 C.雎大庆自身的素质已经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发生。3雎大庆总经理认为给予高层经理丰厚的物质待遇,就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表明了雎大庆总经理视为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4雎大庆总经理给予高层经理的高年薪和专车属于: A.激励因素 B.保健

13、因素 C.既是激励因素,又是保健因素 D.既不是激励因素,又不是保健因素 5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除了: A.管理要学会用人,用人要讲求科学。 B.企业的发展要靠管理,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家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管理层整体水平的提高 C.民营企业也开始面临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问题。 D.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大都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案例2:美国A、C吉尔伯特公司破产的教训 美国A、C吉尔伯特公司的创始者艾尔弗雷德卡尔顿吉尔伯特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他没有将创见卖给别人,而是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吉尔伯特于1909年创立了米斯脱制造公司,把他在积木玩具方

14、面的创见付诸实践。1916年公司改名为AC吉尔伯公司。1961年,老吉尔伯特去世,他的儿子小吉尔伯特出任董事长。 在AC吉尔伯特公司的58年生产玩具的历史中,它的名字一直深受尊敬,并是优质玩具的象征。整个50年代,它一直稳居玩具制造业的前10名,销售额超过1700万美元。它特别擅长制作科学玩具,如化学仪器、显微镜和工程积木等。在科学倍受重视的当时,吉尔伯特公司的玩具产品在质量上享有盛誉。它的“美国快车”和大吊车玩具,曾为几代人带来了美妙的少年时光、进入60年代后,阴云笼罩了吉尔伯特公司。玩具业的销售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持续的经济繁荣带来了玩具市场的迅速增长,但这与吉尔伯特公司过去所熟悉的市场已有所不同;电视这一新的手段对玩具推销越来越重要,正日益取代产品目录和橱窗陈列的方式;传统的玩具商店、趣味商店和百货商店正为自选式的超级市场和廉价商店所替代。受新的经销商青睐的主要是那些包装美观、生动、定价低廉并且做过大量广告的玩具。 然而,吉尔伯特公司直到1961年底仍没有真正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