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慢病创建先进案例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37332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慢病创建先进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区慢病创建先进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区慢病创建先进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区慢病创建先进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区慢病创建先进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慢病创建先进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慢病创建先进案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慢性病监测 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xx市xx区的做法、成效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不良健康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剧, 慢性病对我区居民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 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工作迫在眉睫。2012年,x区卫生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成功创建为市级和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同时,建立完善慢性病综合监测系统、进一步强化了慢性病监测工作,为准确掌握全区慢性病流行趋势、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深入提升慢性病的综合防控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一、社会背景(一)战略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要求

2、,“应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把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作为发展中国家慢病预防控制的优先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阐明了深化医改与发展卫生事业任务和目标,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改和卫生工作方向,提出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要不断提高。(二)现实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慢病监测在我国起步较晚,全面动态反映人群慢病患病

3、和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的数据十分缺乏。为此,开展慢病监测,建立慢病监测系统,动态地掌握我国慢病危险因素、主要慢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科学制定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xx区强化慢性病监测的主要做法(一)细化明确责任,确保监测工作落到实处xx区卫生局高度重视慢病预防监测工作,纳入全年卫生系统的整个工作计划中,形成分管领导负总责,公卫科为业务指导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具体工作指导和督导的慢病工作制度。22年,x区卫生局根据全国慢病预防控制规范和x市卫生局的要求,结合我区慢病监测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xx市区卫生局关于印发x区居民死因漏报调查工作的通知(x卫201230

4、号)、xx市xx区卫生局关于印发xx区居民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x卫20123号)、x市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xx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x疾控20115号)等文件,将慢病监测工作细化分解,开展了以死因监测、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为主体的慢病监测工作。(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监测工作业务能力201年,x区卫生局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工作方面的专业技能,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管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慢性病综合防治、死因登记培训和慢性病综合防控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评估等共计4次培训。针对医疗机构死因监测报告人员的技术需求

5、,疾控中心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会,系统培训死亡推断书的填写、正确进行死因编码和网络报告规范等内容。针对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技术需求,xx区疾控中心组织开展全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培训会,全面安排和部署慢病监测工作,在调查前针对调查抽样方案、监测问卷、数据管理、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培训,提高各环节中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针对医疗机构肿瘤登记报告填写人员的技术需求,疾控中心组织开展培训会,系统培训报告卡片的填写、正确运用ICD10与IC-O-编码等内容,提高登记人员的业务水平。(三)强化监督考核,提升监测工作内部动力x区疾控中心制定了督导指导工作方案,成立了督导工作小组,对各相关

6、单位的慢病监测工作实行全程督导与随机抽查相结合,资料查看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做到了每月检查、每季度督导,对检查和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并要求各单位及时整改落实。(四)注重工作总结,建立监测工作健康机制xx区卫生局定期组织部门联席会议,共同总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商讨急需解决的工作难题,建立了部门联动和整合机制。对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效,区卫生局及时形成工作简报宣传推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区卫生局及时研究解决。经过几年的不懈工作,区卫生局初步建立以领导统筹协调机制、协调管理机制、部门联动整合机制和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为主的慢病监测防控机制,为我区慢病监测的工作持续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机制基础。三、xx区加

7、强慢病监测工作的主要成效x区成功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后,强化了慢病监测措施,为慢病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慢病监测机制得到了完善,在日常工作中很好的开展了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监测和死因、行为因素监测工作,并及时向上级单位上报了相关的资料和报表。(二)死因监测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死亡报告数大幅增加,粗死亡率达到千分之六的标准,及时审核率达100%。201年全区死因网络报告死亡病例507人,粗死亡率.4,全区居民不明原因疾病死亡4人,构成比为03;及时审核率达8%。202年,我区死因网络报告死亡病例115人,粗死亡率6.2,审核过程中发现不明原因死亡人,占比.%,及时审核

8、率达10。(三)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进一步提高了数据调查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进一步掌握了本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情况,以及吸烟、饮酒、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四)肿瘤登记工作明显的提高了报告的种类数,同时也报告出了我区肿瘤的发病率。2012年,全区新发恶性肿瘤病例共报告61种,共报告病例3例,报告发病率为295./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肿瘤依次为肺癌(8.0/1万),肝癌(7/0万),食管癌(19.9/0万)。前十位的肿瘤病例数共67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13%,发病率为11110万。(五)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明显的提高了报告的病例数,同

9、时也报告出了我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20年,我区发现心肌梗死24例,发病率为76/万。心肌梗死病例中,年龄以0岁以上为主;男女比例相当。201年,我区共发现脑卒中2423例,发病率为76726/10万。脑卒中病例中,年龄以50-岁为主;性别以男性为主。内容总结(1)强化慢性病监测 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x市xx区的做法、成效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不良健康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剧, 慢性病对我区居民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工作迫在眉睫(2)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把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作为发展中国家慢病预防控制的优先领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