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37108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佛山市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佛山市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佛山市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佛山市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市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十一五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山市城市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引语20062010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是我市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城市规划,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早日实现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富裕和谐佛山的目标。在简要回顾“十五”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上层次“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精神,结合我局的实际工作,现编制佛山市规划局“十一五”规划。“十五”城乡规划工作回顾“十五”计划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000年7月,原佛山市建设委员会下发了佛山市城乡建设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2、该纲要包括城市建设、房地产业、建筑业、环境保护、人防工程、村镇建设等主要内容,其中涉及到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下面主要回顾城市规划工作。 一、“十五”城乡规划工作回顾 (一)区划调整前完成情况(2001-2002) 期间,根据“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为了适应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第三大城市”这一中心工作,抓住佛山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把规划好“第三大城市”作为第一要务,着手编制佛山市城市化发展规划纲要、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和佛山市交通系统规划与交通改善研究等系列规划;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我市

3、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类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引。 (二)区划调整后的城市规划情况(2003-2005)2002年底,我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3年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手笔、大气魄,抓好大规划、大整合、大建设,实现大发展”的要求,以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建设厅的切实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借鉴国内外现代化大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大力推进“2+5”组团城市建设,加快各项城乡规划编制步伐,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在空间管制、资

4、源保护等方面的综合调控作用,积极配合做好中心组团新城区、一环快速干线、广佛地铁、“世纪莲”体育中心、“岭南明珠”综合体育馆、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逐步完善规划体系 根据我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需要,我局集中精力,抓好了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以及中心组团和“2+5”组团有关规划的编制、调整工作,逐步建立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 (1)城市规划编制步伐加快。 根据珠江三角洲城镇协调发展规划,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特征、岭南文化特色等

5、实际情况,加快宏观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佛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及一环沿线控规等系列规划,为我市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而美丽的蓝图,城市发展轮廓逐渐清晰。随着各层面规划成果的相继出台,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2)各区及时修编调整规划。 为了适应区划调整的新形势,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各区根据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和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对本区的规划进行修编、调整。禅城区新编了占地30平方公里的佛山市禅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并根据中心城区建设和发展要求,及时开展了澜石、石

6、湾等中心组团核心区重点片区控规编制及修编工作;南海区组织开展了中心区概念性规划方案国际咨询,将东部板块定位为“广佛纽带,华南物流”,提出了“东借西联,西融北接”的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东部板块“大沥”组团的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顺德区组织、调整、完善了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该规划获得2004年顺德区科技进步奖,同时组织编制完成了顺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并抓好各详细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高明区开展了中心城区发展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将城市定位为“山林水都”,全区划分为东、西、中三大片区,确定了“合九(镇)为三(组)”的组团发展模式;三水区完成了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云东海经济旅游开发区总体规划、三

7、水中心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3)严格保持规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从2003年至今及至今后,我市规划编制工作都处于一个高峰阶段,如何协调、衔接各项规划,一直是我局的一项重点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经常保持与规划编制单位和有关专业部门的互动,以维护规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确保规划的互相衔接。纵向方面,一是要求以上一层面的规划为指导和依据,贯彻其主要精神和基本思路,特别强调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对其它规划的指导地位;二是对各项规划均从技术方面予以指导,提出要求和意见。横向方面,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已经批复的各项规划成果,我们都尽可能地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共享;三是与相关部门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

8、互动,规划成果出台后,通过召开评审会或征求书面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各单位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和重大规划提出我局的看法,以衔接、协调各专项规划;四是积极参加各有关规划的技术审查会。 (4)逐步建立完善规划管理制度。 2004年,我局制定了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市、区两级规划管理部门事权划分,从行政管理层面指导、统一全市的城市建设。依据此办法,顺德区制定了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城市规划管理办法,三水分局制订完善了佛山市三水区中心城区及村镇规划管理规定、佛山市三水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和佛山市三水区道路两侧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的管理规定等规划管理制度。 (5)探索

9、“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 针对“城中村”这一城市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定产物,我局积极进行探讨和研究,完成了佛山城中村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编制,正在组织编制佛山市城中村改造规划指引。禅城区规划分局将城中村改造工作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以简村、石紫、大豆、深村作为城中村改造的试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策划研究,完成了简村城中村改造工作。南海区规划分局,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以平洲夏西村农民新区为试点,组织了规划设计方案的招标工作。目前,夏西农民新区正按方案的要求进行改造。 2、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我局广泛征求意见,切实落实公示制度,使规划编制成果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

10、性。 (1)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规划科学性。 在规划编制和公示工作中,通过规划评审会、座谈会和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市人大、市政协、各级政府、市(区)相关部门、人民团体、各有关企业的意见。按程序进行公示的同时,也注重征求、听取意见。对于各种意见,都充分地、综合地进行考虑、研究,合理地吸取、积极地消化到具体的规划当中,尽最大可能地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我们的努力,近年来,我局的城市规划工作得到市人大、市政协、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2)切实落实规划公示制度,市民参与度高。在规划的编制和出台过程中,我们改变过去城市规划仅限于政府与专家之间交流的做法,通过新闻媒体和

11、有关网站,组织宣讲,召开座谈会,一方面到五区向广大市民介绍规划,宣传规划;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市民积极参与到规划编制过程中来,认真听取市民的意见,做到集民智、聚民意、凝民心。广大市民通过参加座谈、发电子邮件、写信、传真、打电话和网上投票、实地观看设计图案展览等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此项工作在全市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心参与。 3、深入开展规划体制改革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下,我局创新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构建高效的规划管理架构,明确各级政府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责,实行宏观决策和实际操作分层管理,加强镇级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体制改革越来越向

12、纵深推进。 (1)建立规划科学决策机制。 在城市规划决策机制建设方面,积极筹备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05年8月23日,佛山市第一届城市规划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在佛山宾馆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市长梁绍棠、副市长杨晓光分别担任第一届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会议审议通过了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章程(草案),并征询各委员对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意见。 拟定了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章程,章程包括组成情况、职能、议事程序等内容;做好城市规划委员的推选工作,公示了推荐候选人的公告,拟定了公务和非公务的候选人名单。根据佛山市第一届城市规划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与会人员的意见,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处对佛

13、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章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报市政府批准后,将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章程印发给各位委员。章程对规划委员会下设的三个专业委员会,即发展与策略专业委员会、市政与交通专业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的职责、议事规则等事项,都予以了明确的规定。 (2)创新规划管理模式。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继2003年7月11日组建佛山市规划局后,2004年6月,原有的规划管理架构又得到了调整,规划职能从建设、国土部门中分离出来,组建了“市规划局-各区规划分局”这一新的规划管理架构。在此管理架构下,为加强市、区联系和落实责任,各规划分局局长均担任市规划局副局长,各区分局为市局的派出机构。这种规划

14、管理模式在全国有一定的创新,对于加强整个市域的规划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明分局积极探索跨镇村的规划管理新模式,结合建设“东、中、西三个片区”的实际,调整了原有规划管理机构,相应成立了4个规划管理所,现已正式挂牌运作。 (3)清晰界定了市、区两级规划管理机构的职责。 根据新的管理架构,拟定了各分局的“三定”方案,方案明确了各分局在规划编制、管理、审批、监督检查中的职能,清晰界定了市、区两级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责。在新的架构下,市局主要负责宏观规划、重要地段规划编制,以及技术标准、管理规定的制定和效能监察等工作,各分局主要负责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等工作。根据职能分工,市域宏观规划意

15、图以及行政指令基本上能得到顺利的贯彻落实,组织、指导、管理关系协调,两级规划管理部门互动性强。 (4)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规划管理队伍。 2003年7月11日,佛山市规划局挂牌成立。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规划管理队伍,加强市规划局规划技术管理的权威性,我局在全国新闻媒体上公开高薪招聘总规划师、总工程师,此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经考试、外调等程序考核,目前共有4位同志到位开展工作,其中总规划师1名,副总规划师2名,副总建筑师1名。同时,我局还通过公务员考试途径,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选取优秀人才,充实管理队伍。 4、强化规划统领作用。 为了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我局通过行政、技术、法律等手段,积极发挥规划在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等方面的作用,规划统领作用越来越大。 (1)抓好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协调工作。 重大项目建设既是我市的重点工程,也是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为此,一是积极配合中心组团新城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征地、房屋拆迁工作,抓好“岭南明珠”、“世纪莲”、新闻中心、市委党校、广州新客站、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