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37086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狐假虎威教学反思(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狐假虎威教学反思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实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来参考自己须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我整理的狐假虎威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1 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好玩的成语故事,学生都特别喜爱、很感爱好。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由于课文的语言特别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尝和感悟。教学片段:师:狡猾的狐狸是

2、怎样借老虎的威严的? 学生自渎课文26节,边读边想。 生: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在动坏脑筋。 生: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的,你敢吃我,就是违背老天爷的吩咐,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生:狐狸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严。 师:找一找狐狸和老虎的动作,想想说明白什么? 生沟通:狐狸骨碌一转扯摇老虎楞松 师:说说每个动作的含义,想想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生:骨碌一转表示狐狸在动坏脑筋。 生:扯着嗓子指狐狸有意装凶,要吓老虎。生:老虎一楞说明老虎被狐狸骗住了,有点信任狐狸的话,然后它松开了爪子,放了狐狸。 师:我们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它们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学生配动作有感情朗

3、读。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教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狐狸的动作:骨碌一转、扯、摇,启发学生思索,理解每个动作的含义,从而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狡猾。又从老虎的动作:楞、松,明白了老虎被狐狸骗了的经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心情高涨,踊跃,读出了狐狸步步得胜,老虎信以为真的味道来,然后再进行表演,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我在课堂上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讲解,以看图、朗读、表演等方式绽开教学活动,并重点抓住几个词语,作为课文的主线。 1.看图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两幅图生动好玩,学生通过第

4、一课时的学习,再看图,完全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词语进行朗读感悟。针对“狐狸”,我抓住了“窜”、“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晃脑”这些词语,训练学生朗读的语感,并进行前后对比,突显狐狸的狡猾本性;针对“老虎”,我抓住“愣”、“蒙”、“跟”三个字,表现出它威猛有余而才智不足的本质。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绽开朗读和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3.意外的课堂生成 在学生朗读和表演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削减拘束,我退出讲台,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评价中肯,朗读和表演也轻松随意,放得很开。 我在设计教案时,为了避开学生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而设计了许多的“台阶”,如

5、:引出“窜”字时我问: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这类问题好像过于简洁,而这样的问题一多,步步将学生引入老师的预设,缩小了学生思索想象的空间,也使得我的课有点流于表面的喧闹,缺少对学生语文实力的训练,此为我课后深感缺憾之处。狐假虎威教学反思3 本文字词的驾驭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对话部分是重点,而了解总结出“狐假虎威”的含义是难点。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依据课文的要求,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特地留意以下几点设计: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在指导学生朗读第2节时,提示小挚友读的时候留意旁白部分,帮助学生运用动作、面部表情进行朗读表演,初步驾驭朗读技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朗

6、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 又如在引导学生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晃脑;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我先让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晃脑,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己自由读,个别指名读之后,让学生自己把句子演出来,看看是不是把这句句子读懂了。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边读边演,再让同桌之间进行合作表演。通过创设情景、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句子,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奇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围绕第8节进行提问。“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究竟怕的是谁?”这一系列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的关键。就像

7、一个坡度,让学生一点一点,不知不觉走上去,渐渐领悟“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狐假虎威教学反思4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严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 通过狡猾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严把百兽吓跑的事,来比方借助别人的力气恐吓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领,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其中的语言特色也值得我们关注的,特殊是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非常逼真。 一、角色体验,挖掘人物内心。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在对学生两个主角的内心进行探究,

8、挖掘文字以下的内容。须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我主要是采纳采访的形式进行,如:“狐狸,你的眼珠子在骨碌一转,你在干什么啊?”“老虎,你刚才怎么愣住了,你心里在想什么?”“老虎,你的表情怎么呆住了,你在想什么?”等问题,让孩子体会当时狐狸和老虎的内心活动。让孩子进行有效地思维。也同时避开了老师简洁的说教。我觉得这个也是我想设计的本课的亮点之一。上下来学生也能说出他们的内心想法。看得出其实孩子们对于这个故事还是比较了解的。 二、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在教学7、两小节的时候,引导学生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晃脑;老

9、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我没有干脆让学生去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晃脑,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而是让学生通过表演呈现出来。再让学生自己自由读词,再放入句子中,指导读好句子,一气合成。也为之后的表演片段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接下来就是利用细心设计的表演单元,由小组长带领,依靠大家的力气,来参加演出。演出对文本的理解,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实力,协调实力,质疑和解疑的实力,以及表达实力和理解实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首尾呼应,巧设问题。 本课我是由“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起先,再由“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结束。中间紧紧围围着“借”这个字开展的。由“狐狸为什么要借?”引出第一

10、段。到“狐狸怎么借的?”引出了-6自然段。“狐狸借的结果怎么样?”引出7、8两段。“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究竟怕的是谁?”这一系列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的关键。就像一个坡度,让学生一点一点,不知不觉走上去,渐渐领悟“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 四、识字教学,找寻规律。在本课中,我教学了两个生字“假”和“借”。我的本意是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单人旁)和不同点(虽然都是单人旁,但是他们在田字格的位置不同),还有记忆的方式。比如(结构法、旧字

11、记新字等) 学生在教学中一下子就找到了相同点,但是不同点,都是围围着字的构成部分中简单写错的来提示大家。没有答到点子上,觉得很惋惜。当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引导,我就干脆告知了学生它们的不同点,觉得比较生硬。狐假虎威教学反思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课文共九个自然段,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严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描写,形象生动,非常逼真。寓言往往用虚构的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简洁的道理或教训。这个故事告知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气恐吓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视线。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12、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本课语言生动形象,特别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依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我以狐狸说的话为线索,我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同时让学生在读中悟情理。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因为低年级学生喜爱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于是我采纳观看插图,播放课件,表演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我选择了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这一指导思想来备课,把指导学生读书与加强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我采纳诵读、表演、讲解相

13、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件为助,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讲读课文的时候,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学生学得很轻松。 二、胜利之处 .本节课的教案打算充分,课堂环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有收有紧!2.学生参加主动,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大家跃跃欲试。 3以读促学,读中感悟。整堂课的教学环节都贯穿了读,学生读书的时间比较充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基本上都是从读中感悟出来的。4.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好生带动差生,人人动口动脑动手,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

14、的主子,充分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教学。三、不足之处1.有个别学生表演时,表演不到位,所以引得其他人都笑,课堂有点乱,通过引导,表演就比较到位。 2.课堂上时间安排不是很合适。由于在前面耽搁的时间比较多,所以续编故事的时候没有时间了,只能留到课后去完成。其实可以把介绍寓言故事这个环节放在第一课时去讲,这样就给其次课时留出一点时间。 四、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和点拨引导,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沟通。另外,要擅长发觉学生充溢童趣的精彩语言,刚好赐予确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开心地参加口语交际,使他们乐于表达,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沟通

15、的过程。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实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实力。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写话实力培育,接着一年级的好习惯,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在班级中开设“妙笔生花”专栏,展示优秀习作,培育学生写话的爱好。狐假虎威教学反思6 学生独学完成后,我实行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书中重点句子,最终让学生进行小对子沟通,竞赛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借着老虎的威严把动物们吓跑的。这样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学生的思维异样活跃。 二、读与说的有机结合。“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当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育学生口头表达实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仿照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组织小组成员探讨狐狸是狡猾还是聪慧,学生探讨激烈,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育了学生的视察思维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 三、读与演相结合。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 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展示提升环节,我设计了学生表演课文的环节,学生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笨表演得栩栩如生,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课堂上,学生虽然能够较好地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