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369693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豫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郑煤版本)(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编制单位: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四年六月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合 作 人:王战伟 法人代表:黄永菲 总工程师:马文刚 安全矿长:刘光辉 生产矿长:吴书建 机电矿长:陈银聚 经营矿长:周东海 编 制 人:马建军 丁红军 参加科室:地测防治水科 通风管理科 编制单位: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5月2014年6月参加编制审核人员表姓名专业职称编制部分备注马文刚采矿工程助理工程师第一、二、三、四、六、七章总工程师马建军采矿工程助理工程师第五章第一、二、五节地测防治水科长丁

2、红军通风安全助理工程师第五章第三、四节通风科长黄永菲通风安全工程师主审总经理刘光辉采矿工程工程师审核安全矿长吴书建采矿工程审核生产矿长陈银聚矿山机电审核机电矿长周东海审核经营矿长苏保定采矿工程助理工程师审核安监科长马伟杰采矿工程助理工程师审核生产技术科长丁俊伟采矿工程助理工程师审核调度副主任葛万东矿山机电助理工程师审核机电科长朱铁锁审核教育科长尚晓飞制图科员 目 录1绪论11.1目的、任务、编写依据11.2矿井位置、范围、交通31.3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51.4矿井生产建设概况62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72.1以往勘查工作简况72.2矿井采掘揭露及井下地质探测工作92.3矿井

3、地质工作质量评述103 矿井地质113.1 地层113.2 含煤地层134煤层174.1煤层174.2煤层赋存规律294.3煤层稳定程度评价205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205.1构造普查205.2水害普查235.3瓦斯富集区普查425.4井下火区普查475.5 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496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采对比497结论及建议49附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2、煤矿构造纲要图(见图5-1)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4、矿井充水性图5、矿井地质剖面图6、矿井瓦斯地质图附表及台账1、瓦斯参数测定成果表(见表5-4)2、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成果表(见表5-6)3、井下煤层(采空区)自燃发火及监测台账(

4、见附表三)4、矿井突水点台账(见附表一)5、奥灰水位观测台账(见附表四)6、钻孔资料统计表(见表5-3)7、矿井涌水量台账(见附表二)11绪论1.1目的、任务及要求,报告编写依据1.1.1目的与任务(一)报告编制目的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豫能煤业”)位于新密煤田王村井田的中西部,原为新密市王村煤矿(新井),2010年4月参加河南省煤炭资源整合,于2010年11月换发新采矿许可证,证号:C4100002009111120045232,矿井现开采面积1.2611 km2,开采标高为 +110 m-127 m,矿井生产规模 15万吨/年,目前矿井处在技术改造阶段,经技术改造后,矿

5、井生产规模达30万吨/年。为进一步查明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及其它在采空应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灾变地质体,特别是瓦斯赋存异常区、富水异常区、老窑及采空区等致灾因素,落实防治措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总煤调2013135号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郑政办明电201454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郑州市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新密政办明电201413号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及国瑞公司国瑞地测便函201419号关于转发的通知有关要求,我矿立即组成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

6、主抓该项工作,地测防治水、通风、技术、安全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对全矿井及周边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排查分析并编制了普查报告。报告中针对各种隐蔽致灾因素存在隐患都制定了相应防范措施。通过普查明晰了矿井致灾因素,采取相应对策,能够更进一步夯实我矿安全基础工作。(二)报告编制的任务本次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将完成以下任务:(1)全面、系统收集整理矿井以往的地质勘探、矿井地质、水文、瓦斯、周边老窑等资料,结合近年来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分析矿井隐蔽致灾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进行判别。(2)经过对隐蔽致因素的普查,找出可能导致矿井出现重大事故的隐蔽致灾因素

7、,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夯实矿井安全生产基础工作。1.1.2资料依据本报告编制的过程中收集了建矿以来矿井地质勘探资料及矿井近几年来生产过程中实际揭露的部分资料。主要资料来源:(1)豫能煤业矿山开采、生产实际资料及煤矿范围内的小煤矿调查资料。(2)豫能煤业矿山实际统计的水文、瓦斯报表及有关单位测定资料。(3)矿井生产主要图件(井田地形地质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及瓦斯地质图等)。(4)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3月提交的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地质报告。(5)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分割)报告(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2010年3月)。

8、(6)河南省新密市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4月)1.1.3编制依据(1)矿井地质规程及实施细则;(2)煤矿防治水规定;(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总煤调2013135号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4)郑政办明电201454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郑州市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5)新密政办明电201413号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的通知;(6)国瑞公司国瑞地测便函201419号关于转发的通知;(7)郑煤集团关于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写提纲。1.2矿井位置、四邻关

9、系、自然地理、交通1.2.1位置、范围和四邻关系豫能煤业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境内,隶属郑煤集团国瑞煤业有限公司管辖,东邻郑新瑞宝煤业,南部以樊寨断层为界,西邻郑新豫能王村煤业,北部以大隗滑动构造为界,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4241132512;北纬342702342752。矿区范围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的10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矿区东西长1.00 km1.16 km,南北宽0.82 km1.15 km,矿区面积1.2611 km2,开采标高 +110 m-127 m。 豫能煤业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1拐点编号纵坐标X横坐标Y备注13815066.43384466

10、37.551980西安坐标系23814663.4238446637.5633814655.4238446707.5643813795.4138446707.56F3814311.4138445482.55E3814796.4138445672.54D3815046.4238445607.54C3815166.4238445642.54B3815206.4238445597.54A3815331.4238445637.541.2.2自然地理 一、地形、地貌特征及水文(1)地形及地貌特征本区属黄土丘陵地区,南北两侧均为黄土丘陵岗地,中部双洎河两岸一级阶地发育,区内地形起伏不平,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

11、低,地面标高 +158.8 m+189.0 m,相对高差30.2 m。本矿井的主井井口标高 +169.29 m,副井井口标高 +165.5 m,风井井口标高 +169.23 m。(2)气象本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4.3,12月到翌年3月气温较低,为霜冻期,冻结深度15 cm左右。积雪厚18 cm左右。每年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0.4;7月份最高,平均为32.1。降水量受季风影响,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658.4 mm,最大降水量年份1964年达1207 mm,最小降水量年份1942年仅184 mm。本区冬季多西、西北风

12、和东、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919 m /s,年平均风速为3.4 m /s13.7 m /s。(3)地表水本区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双洎河是流经本区的一条主要河流。它发源于嵩山东麓的五指岭东南坡,呈“”型由西向东穿过矿区,向东经大隗、新郑、扶沟等地,于周口市附近注入颖河,后汇入淮河。双洎河在新密一带坡降较小,河床呈蛇状弯曲,两岸一级阶地较发育。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161.9 m。河水的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自北向南、由西向东汇入双洎河。其次为沿河的工矿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据88年以来资料,河流量一般为0.492.59 m3/s,属长年性河流。区内其支流多为沿冲沟发育的季

13、节性小溪。 二、区域经济本区工业以建材(耐火粘土)、采矿、运输等为主,农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水电状况良好,区内经济相对发达。 三、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郑州及周边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 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其地震设防应为。据河南省地震局资料,在明、清时期,登封市、新密市发生过五次地震,烈度不清。19741975年有过两次二级以上地震,烈度56度,震级最大2.8级。发生于1992年1月14日的一次地震烈度最强,登封市和禹州市之间为4.7级,据记载“强烈有感,少数房屋有瓦片掉落现象”,但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新密地区有震感,因此在生产建设中应考虑地震波及的因素。1.2.3交通状况矿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南8 km,超化镇境内,距郑州市53 km。矿区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北部有新密至新郑的公路,西部1公里处有新密至超化镇的公路,登封尉氏的地方铁路从井田内通过,可至新密、登封、郑州、新郑等地,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1)。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1.3 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1.3.1 周边老窑、老空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