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36615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七年级语文上册主题:?天净沙秋思课时:1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设计者:张兆迪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规范相关要求:1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观赏品味。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2.学情分析:本诗歌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古诗词的根本知识,但是对诗歌中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不深、对诗歌的节奏感把握不强,不利于感悟和理解诗歌。此外,七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叙述能力、想象发明能力较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抓

2、住诗歌情节开展,体悟诗人心境,从而产生读好诗歌的兴趣和热情。3.教材分析:?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也是学生进入中学接触的第一首小令。该诗以简单的话语描绘了丰盛的自然景观,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最为闻名,这首诗通过写景,表现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情。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在读中理解与想象,分析这首诗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和写作特点;2.分析全诗是如何展开的,归纳体现诗人抒发感情的诗句。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课堂注重读中理解,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诗句的办法,并会运用这一办法,解决此类问题。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体会诗词的写作

3、特点,能总结出诗词的类型和作用,并会运用这一办法,解决此类问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是丰登的,是浪漫的,还是多愁善感的?则,你们知道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游子心中的秋天。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文体知识?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2作者简介?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驰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3背景链接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

4、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诗歌朗读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交流点拨】深秋的傍晚,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回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

5、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二)整体感知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和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游子有家归不得的悲苦与凄凉。寒风嗖嗖,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

6、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完整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后两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通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走。“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有不同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氛围的作用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

7、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之人内心的凄苦愁楚之情。(三)深层探究1这首小令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一幅诗情浓郁的画面,发明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九个形象,九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

8、用比照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比照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烘托了游子的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烘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形成鲜明对照。(四)熟读成诵课堂小结这首小令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发明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烘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全曲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板书设计拓展延伸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