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36176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转眼间已经进入大学三年了,我也成为了一名三年级的大学生。在过去两年多的学习中,经历过最初的迷茫与无助,也经历过成功与挫折。从刚开始对于大学学习的不适应,如今也已经慢慢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原则。 我对于大学学习最深的体会就是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截然不同。回想大学以前的学习,我们每天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有早晚自习课、有隔天要交的作业,我们的学习由老师给安排,我们找不到太多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不知道怎么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而到了大学以后,同样是上课,做作业,大学的老师却不再像个督导员似的跟前跟后,督促我们学习;没有父母在身边,也没有了他们唠叨着要好好学习;课堂

2、作业布置了也没有人会检查批改。从进入大学起,学习真正上成了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管自己的学习。而大学老师只是“引路人”,在西外,一门课程通常是一周2到节课,课堂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大学课本却比高中的课本加厚了不少,每节课的内容都远远超过高中一节课的知识,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一堂课讲一个章节甚至是更多的内容。所以对于我来说,大学的课程并不比高中轻松多少,而且大学里的学习主要是靠自觉,除了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专业课本,查找相关的资料,做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reentatio等各种任务。 在经过很长时间的适应与调整中,我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原则。就是在上课前做

3、好准备,提前预习,这样在课堂上能够比较顺利的跟上老师的节奏,同时做好记录,集中注意听课,这样便可以在期末复习时不慌了手脚。除此之外我会定期复习,避免因时间过久而遗忘所学习的知识,同时多同学交流,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和对不同问题的意见,拓宽自己的思路。还有我每天都会做的就是制定学习计划,我经常会把自己的计划写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比如说要考试,我经常会把哪一天复习什么书和规定什么时间完成写在纸上,然后根据计划完成任务,一般都是周计划。这样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及课余生活。在大学里,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没课的时候无事可做,睡觉看剧打游戏的情况。我所学习的专业是酒店管理。在

4、大学里,除了平时的课堂学习,我们的专业课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比如走出教室去西安的各个知名酒店参观学习,带领我们去会展中心做一周实习,撰写实习报告。不同于课本的知识,这种体验式学习更加生动真实,而且在实际的实习中更加巩固了课堂上的内容。我也明白了在大学里实干(实践,讨论以及亲身体验)才是做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应用型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一学习的方式也与老师所提到的“学习金字塔”有相同之处,阅读和听讲是最不效率的学习方式,只有实践过,体验过才会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而且我们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我们自学的能力。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根据

5、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修或自学其他课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大学学习的体验与感受。大学四年的时间其实很短暂,而我的大学生活只剩一年多的时间。所以我会好好珍惜和利用在校的时间,认真学习,扩充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技能,努力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 第二篇:大学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新国0-班杨晓静 2X05001326 花开花落,又逢春 花开花又落,枫叶红透、飘落又归根。那一年,枫叶格外的红,还记得满脸稚气的我,还记得高考后疯狂的我,还记得接到通知书激动的我,还记得背井离乡时的满含泪水的我都随着那红透的枫叶越发突显。 带着所有的

6、期待,怀揣着许多的梦想,踏进这里,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开始了那年幼的梦,开始了那些学长学姐们口中的自由。渐渐地融入到这里的生活,开始慢慢体会,抱着书匆匆赶去教室的忙碌,周六日偶尔早早起床,迎着清晨的阳光,抱着厚厚的四六级词汇,让声音浸在清晨那最和煦的阳光里慢慢的回味。享受过这清晨的美妙味道之后,走进那弥漫着学习氛围的图书馆,悄悄地坐下,轻轻地翻开书,静静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带着那颗热情爱玩儿的心,我们去往所有美好的地方。在记忆里留下那些值得珍藏的回忆,那些一起爬西山的人们,还记得我们在山顶高喊的声音吗。还记得小石林上我们摆的狼牙山五壮士的ps吗。还记得篝火晚会我们的欢声笑

7、语吗。那些一起赶夜路去西双版纳的孩儿们,还记得繁星满天的夜空吗。还记得傣族人女娶男嫁的有趣风俗吗。还记得回来的时候一起唱过的歌吗。 时间悄然流逝着,我们慢慢的从那些年轻气盛的雏儿,变得成熟,变得懂得低调,学会了沉默,学会了谦逊,学会了珍惜。六月,充满着毕业的气息,仿佛校园里的一切都随着他们的毕业而带着丝丝感伤,我们这些学妹学弟,看着他们走到哪里都拍张照留念。望着他们眷恋的背影,心里开始感慨万千,我们甚至不敢去想,几年之后毕业的自己,害怕那时情不自禁的泪水,害怕那时的自己还没有满腹的诗书,害怕那些共同生活了几年的室友从此再也无缘相见 于是乎,我们开始更加珍惜,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开始规划自

8、己的未来,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订立小的目标大的理想。大学的生活是闲适的,课外时间很多,如果觉得无聊,是因为你虚度了你的青春,若是觉得丰富多彩,那恭喜你,你没有浪费。前辈们的教导师没有错的,路是自己的,怎么走怎么选,后果都要自己承担。在大学这个小型社会里,我们就是要不断的历练自己,那些社团活动,交到的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学会的是组织领导能力,锻炼的是个人能力。 结识过很多的大四学长学姐,跟他们做过一些事情,忽然发现,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办事的效率,做事的能力,对事物的认知态度。他们都是很有想法的,有着自己的打算,有着自己的计划,把事情规划的很有条理。有时候只是在他们边上,安静的听他

9、们讨论,就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大学只有四年,怎么度过,怎样享受,怎么利用,怎样珍惜,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吧,在这里的日子,是人生中最安逸的几年了吧。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每一年枫叶映红的感觉都是不同的,在大脑的记忆海马里,都留下了足迹,青春的足迹。这里是开始,是人生的开始,是我们的春天,是我们发芽的季节,是我们展翅高飞的天空。 第三篇:感悟体验性学习感悟体验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它将使语文学习更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更具活力。在

10、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际,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只重知识化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作为“人”所特有的感性需求和主题体验。正因如此,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主体体验入手,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体验因素,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体验的愉悦中找到打开阅读理解大门的钥匙。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新课改呼唤体验学习。 一、立足于课堂,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 课堂,

11、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儿童获得人手体验的重要活动形式。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和小语教学三外维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必须充分地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快乐。 1、师生互动,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此语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发现过程。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自主读书,获得对语言的认知、理解、体验的感悟;诱发体验的的欲望。 (1)、在读中体验情感 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是

12、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如何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透过语言文字领会课文意境,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读来落实,于永正教师曾说:“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朗读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范读、引读、齐 读、赛读、分角色读。这样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情感波澜起伏,更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获得能力。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育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标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寓意,进而达到情感体验学习的目的。 例如学习月光曲时,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意境一段时,指导学生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

13、描写的语句,在结合画面,启发学生边读边想像,让学生仿佛也置身于茅屋之中,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泛读,吸引学生不由自主地朗读起来,在读中也就把自己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跌宕起伏,读后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如圆明圆的毁灭一文教学不妨这样设计。先利用媒体展示圆明圆的旧面貌,引导学生体验它昔日的辉煌,而后再现如今残垣断壁下的圆明圆废墟,让学生体验今日的荒凉,通过今昔对比,造成强烈的反差,激活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的读,从而探寻圆明圆毁灭的原因、经过、获得各自不同的学习体验。 在语文教学时也就是这样多读,读出生命的感动,读出情感的体验。从学生的主

14、体入手,寻着课文情感体验的“蛛丝马迹”,把学生导入课文制定的情感世界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学生就会在体验学习中以心换心,在激情中沉醉和超越,在振奋中创造和奉献,在“高的瞬间”窥见人生的秘密,这就是马斯洛所谓的“高峰体验”吧。 (2)、在疑问中体验精华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从而在体验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文章的精华所在。 如教学黄山奇石中“奇”能删吗。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鼓励学生在课前提问:“看到课题和预习部分,你们想知道什么。”结果孩子们争着问,问题有:“夜莺的歌声从哪儿来的。”“被称作夜莺的孩子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

15、强盗的。”“课文为什么多次写到夜莺的歌声。”在小珊迪的学习中,一生提出:“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说明他死了,为什么后面还要写“他死了”这不是重复吗。在西门豹中生质疑,既然西门豹是先 令,为什么他不用手中的职权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惩办,而花费那么多的心思。这些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无论是放在课前还是课后质疑,都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体验到文章的精华。 每当我看着高高举起的小手,听着天真烂漫的童语,顿时感悟到体验学习的力量,感悟到学习方式变革给教学带来的希望。 2、生生互动,诱导多“动”,体验学习 通过生生互动,体验学习,多向交流,不断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不断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也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如人有两件宝的学习中,鼓励学生自己为课文配节奏,或画一幅画,或做小制作等等。通过动手操作他们便体验手脑并用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做”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