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科技馆文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355988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科技馆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东莞科技馆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东莞科技馆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东莞科技馆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东莞科技馆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科技馆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科技馆文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科技馆展示内容框架总体概述第一部分 基础科学展厅位置:一楼面积:2000 平方米布局:分成实践与探索、理性的光辉、现代实验方法、最伟大的成就四个展区展示主题:实践与探索(1000 平方米)一. 展示的主要内容1. 力学揭示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演示力在平衡、 运动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流体在静止和流动状态下的一些基本现 象,重点展示力与平衡、力与运动,力与流体等内容。2. 光学揭示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基本原理,演示光学在 技术上的应用、光引起的错觉现象等,重点展示光的传播特性、光与 镜像、光与错觉,以及激光技术和红外技术的应用等内容。3. 声学主要揭示振动与波的相互关系,重点展示声波的

2、产生、声波的传播、声波的接收与应用等内容。4. 电与磁揭示电学和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演示串并联电 路、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以及电与磁的广泛应用等现象,重点 展示电流、静电、磁场、电磁感应等内容。5. 数学机械证明方法介绍数与数的运算规律,以及现实世 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二. 主要展项展品(一)力学主题区1. 能量穿梭机:展示物体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的大型互动展品。由观众自行摇动刚体小球,在险情丛生的轨道上滚动。其运动 形式有离心运动、斜抛运动、斜面上升险断的惯性运动、螺旋 运动、模拟天体运动、小球随机运动、弹性碰撞等,最后回到 出发点。2. 滑轮组爬壁:简单传动机构,互动参与性展品,了

3、解定动滑轮 组的省力与改变方向的机械原理。3. 越转越快:演示角动量守恒原理,人坐在回转椅上,手握平衡 块移至金属杆的外侧,在取得了一定的初速度后,将平衡块慢 慢地向金属杆内侧移动,观察其回转椅由慢向快的转动速度, 如同花样滑冰运动员高速旋转时,手臂变化带来的转速变化的 感觉,体验转动惯量与转动速率的关系。4. 哪个转得快: 了解线速度和角动量原理。用两个质量和大小相 同的圆盘,在一斜台上滚下,观众可看到圆盘下落速度有异。 物质集中於圆盘的中央会较其他地方转动的圆盘跑得更快。5. 动力传递:可采用各种传动自由组合,了解齿轮与连杆在机械 传递中的作用。这是一套演示各种传动和机构的装置,游客通 过

4、操纵手柄可以观察到各种传动装置在动力传递中所起的作 用,如齿轮减速或增速传递、磨擦轮传递、链轮传递、行星齿 轮减速传递、螺旋传递、蜗轮传递、软轴传递、无级变速传递 等机械能的传递,以及各种运动机构,如往复、棘轮、差动、 间歇、往返自动换向、破碎机构、曲柄滑块、万向节、离心调 速机构等等运动机构。6. 气流定球:演示静压大于动压的伯努利原理,将塑料球自动飘 浮在气流柱的中心区域,即上升气流的涡流所产生的举力与球 的重力之间的平衡位置。7. 龙卷风:通过模拟龙卷风现象的演示装置让游客了解大气的气 旋现象。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周边四根铝管侧壁喷出的侧 向气流影响,发生旋转,形成类似龙卷风的大气气旋

5、现象。8. 群珠推物:演示布朗分子热运动状态,在一个随频率变化的振动平台上,以薄型圆柱体代表分子,当频率发生器开始工作时 圆柱体随振动频率开绐在平台上无序相互碰撞,振动频率加大 促使圆柱体加大碰撞的频率,以此来演示分子热运动现象,而 这种分子的热运动则代表着物体的温度。9. 皂膜屏:液体表面张力,这是一张垂直悬挂的肥皂膜屏,当观 众自己拉起肥皂膜屏时,可以向膜屏轻轻地吹气,观众肥皂膜 屏上的波纹变化,根据液体表面总是受内部分子的相互牵引力 总是趋向于尽可能缩小,所以空中的小液滴往往呈圆球状。10. 马德堡半球:演示大气压的作用。采用真空泵将金属铜鼎抽空 到一定的真空度时,让观众拔鼎来体验大气压

6、力的威力。11. 液体图案:流体动力学中的涡漩现象,它反映了液体流动时经过各种边界或绕过各种物体时的运动状态。游客通过观察液体流动时遇到不同形状的物体,受阻所产生的流线图案的装置。在墙上嵌有四个定型水箱,水箱内有鱼形、水利大坝造型、品 字形建筑物、圆柱形等物体,各表示流动的液体将会碰到的障 碍物,往水箱注水时,游客能看到水经过不同障碍物时形成不 同的液体现象,并能从中了解到鱼为何会逆水游行、飞机的机 翼为何会朝后、建筑群为何不能造成品字形等常见的现象。(二)光学主题区1. 光桌:演示光的组合与分解现象。光线经过棱镜时能发生色散 现象,经过凹凸透镜时产生折射现象,以及经过凹面镜或平面 镜时能产生

7、光的反射,以及红蓝绿滤色镜自由地组合出不同颜 色的光。2. 光谱岛(气体特征谱线):每种发光气体都具有独特的色线图案, 本展品利用光学观察镜、衍射光栅和不同气体的充气管,让游 客了解光谱与发光气体的对应关系。3. 景像合成(平面镜与半透半反镜):利用半透平面镜反射,通过 灯光变化,可将人的半身像换成另一个人的半身像,或“重组” 两人的镜像。4. 隐身(利用反射透光):利用平面镜屋,当一位观众站在镜屋时, 其他的观众会发觉此人的头完全置在一束花朵上,其余身体部 份完全被隐藏起来。5. 反重力镜(镜像对称): 演示光的对称性。游客在一面平面镜 的一端,任意摆动右手与右脚,另外的游客可看到他有如飞在

8、 半空中一样。6. 虚拟导游:利用凹镜反射成一倒置实象成在镜框外,可望不可即。7. 忽隐忽现:演示线偏振光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其横波的振 动矢量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由两块线偏振片(其中的一块为 旋转线偏振片)组成,让观众了解忽隐忽现现象的基本偏振原 理。8. 视觉暂留(变脸漩涡):视觉神经的滞后效应。先观察旋涡线一 段时间后,再看模型人脸,发现人脸会变形且向外发散的现象。9. 魔屋:在参考系完全倾斜的小屋内,外面看是似乎很正常。但 人站在小屋内,由于视觉上的参照系被歪曲,引起人在屋内上 点站不直的感觉,看上去球体向上滚动,水在倒流的奇妙现象。10. 旋光通道(视觉效应): 主要展示光学中的一

9、些基本原理和奇 特现象,一个不断地朝同方向旋转的多条变幻的光环隧道,游 客在光环中间的小道上穿行,由于旋转光环的视觉影响,人们 在不知不觉之中会往旋转的相反方向倾斜,似失去平衡的感觉; 万光筒是由多组六块光学平面镜组成的面镜隧道构成,游客在 其内穿行时,时常会出现不能辨别方向的感觉。11. 光棒成像: 视觉暂留现象。游客将一根白色的棒在一定的位置 上来回摇晃,形成一幅“视屏”,还能在此视屏上观看一幅静态 的画面。12. 歧义画系列:如天使谈话、被斜线所截的平行线等。13. 不可能图形:不可能图形的每个局部都是合理的,但由此构成 的整体却是荒谬的。不可能图形的产生往往会瞒过我们的视觉 经验,使我

10、们轻易地把它看成是可能的。(三)声学主题区1. 鱼洗(手动与电动): 演示波的干涉现象。一个铜盆有耳攀,内盛水,用手搓摩耳攀,可发现水面部分位置,有高高跳起的水洙。当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时,在空间相互叠加 时会产生干涉现象,某些点的振动加强,另一些点的振动减弱, 于是水面就出现类似于沸腾的现象。2. 声致沸腾:演示声波现象,此展品采用煤油为传播媒体。装置 内设置一个扬声器的振动产生声波,某些特定频率的声波经管 壁的反射形成驻波的稳定图案,使一些部位的空气迅速地往复 振动(波腹,其发生的位置与数目取决于声音的频率),而另一 些部位的空气一点儿也不振动(波节),液体在波腹处就会随空 气的迅

11、速振动而溅起水洙造型。3. 看得见的声波:演示声波的振动与波的关系。4. 声聚焦:由二个抛物面型的聚声装置构成一组远距离传声系统 二个人一组参加试验,分别站在抛物面声聚焦前,对着会话环 说说悄悄话,尽管场内噪声很大,您们俩说话声音很轻,但还 是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说话声。5. 平板谐振花样:演示振动与波纹,在一块薄型钢平板上堆放着 少量的黄沙,参观者用弓弦拉动钢平板边缘,黄沙随钢平板的 振动频率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图案。6. 无声世界:演示声波在不同的空气密度下的传播。在吸音室内 模拟失聪人的现象,或采用玻璃罩内设一个电铃,在非真空状 态游客们可以听到电铃声,在真空状态下就听不到声音。(四)电与磁

12、主题区1. 接通电路(电路桌): 不同导电体的串联与并联。设置若干个 尚未接通电路的操作装置,如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金属导体; 非金属导体、非导体等。一旦接通线路后,可让参观者自己摇 动金属手柄,开启电动机,点亮小灯泡。2. 人力发电(一组人体发电装置): 启动小家电:演示电的产生 过程,参观者可以手摇电动机,分别开启收音机、电视机、摄 像机、电风扇电加热器、吸尘器等。3. 听话的小车(用多种传感器控制)传感器电磁控制组装:演示 其应用技术原理。这是一种模块,积木式组装展项,共有三类 模块,一类是传感器组成的感应块,第二类是功能转换块,它 能将电流进行放大,转换,第三类是控制操纵块,它可以将电

13、 流变成机械动作,或其他动力效应。参与者可根据自己选择的 方案,任意将声音、温度、压力、电磁信号、光信号转换成机 械动作,发热、发光、发声等各种操纵和控制。例如组装一架 收音机或一个声控熊猫或手控机械手等。4. 怒发冲冠(静电现象): 让游客体验处于高电位时的感受。该 展品利用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生器产生 20 万伏的高压静电,表演 者站在绝缘体平台上,手帖在球壳上,当启动该表演设备时, 身体上的电位与球壳的电位一起上升,即等电位上升,或等电 位下降,由于头发有微弱的导电性,一部分电荷传到头发上, 使头发带有同种电荷,产生静电斥力,头发就会竖立起来,为 增强演示效果,表演者可摇晃头部,使头发充分竖

14、立起来。5. 雅各布天梯(放电现象): 高压静电达到 5 万伏特时,在两弧 型长杆电极之间形成电弧,徐徐上升,如登天梯。高压放电现 象。6. 辉光球:采用双手托起的辉光球,演示等离子态物质。球体的 中心是一个高频高压电极,另一个电极在无穷远空间,电极周 围电场分布是球对称的,当手触摸球时,由于感应形成一个放 电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放电较强,辉光特别明亮,并随手的移 动而产生飘移的现象。7. 电磁炮:演示电磁感应现象而设置的一种可操作装置。由电流 产生瞬间感应磁场,金属环受洛伦兹力的作用,沿一固定方向 弹出,本节目可操纵金属环弹出的方向角。8. 电磁魔球(感应电动机原理): 演示感应电流和法拉第感

15、应电 动机的工作原理。9. 奇异的阻尼:磁涡流现象,通过实验,让观众导电物体与非导 电物体分别穿过磁极时不同的下降速度。10. 魔球:演示演示感应电流和法拉第感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按 动电钮,金属盆内的小球会在埚壁上自行旋转,这是因为金属 小球在三相交流电产生的旋转磁场中,金属小球内产生感应电 流,感应涡旋电流的感应磁场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小球就象 电机中的转子那样,产生了旋转运动公转,小球与埚壁的摩 擦产生了自转运动。(五)数学主题区1. 最速降线:物体在通过不同曲率的轨道时,其下降速度会不同 的。2. 混沌摆:数学混沌理论的一种混沌现象的演示方式。一个大摆 连接三个小摆,当大盘带动小摆旋转

16、时,每个摆的运动都会影 响其它摆的运动,因而整个运动混沌无序,无法预测。3. 方形轮:悬链线的概念。当方形轮滚过这些悬链曲线(起伏路 面上的每个隆起的形状)时,其重心总是位于同一高度,这就 是由正方形和悬链之间的数学关系所致。4. 拼搭拱桥:展示悬链线概念,十九块弧形木块不能直接搭成一座拱桥,但用一块有十九块弧形图案的平板就能拼搭起来了,先将弧形木块按规定图案摆放,然后慢慢地掸至九十度角时, 将木板放下,发现这十九块弧形木块居然能拼成一座拱桥。5. 歪像转正像:展示平面与立面的转换关系,这种转换在数学上 有一定的规律,在物理上是柱面镜、球面镜的成像原理。在桌 面上或天花板上有许多变了形的字或人像,直接看不清是什么 东西,但通过曲面镜子观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是什么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