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六年级修改病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35128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至六年级修改病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至六年级修改病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至六年级修改病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至六年级修改病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至六年级修改病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至六年级修改病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至六年级修改病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3词语重复、分类不当、缺少成分四年级: 5词语重复、分类不当、缺少成分、词序颠倒、搭配不当 (前后矛盾)五年级:7 词语重复、分类不当、缺少成分、词序颠倒、搭配不当(一对二)、前后矛盾、用词不当六年级:所有词语重复、分类不当、缺少成分、词序颠倒、搭配不当(一对二)、前后矛盾、用词不当、否定不当1词语重复例1: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啰嗦。)例2: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马上立刻行动起来。(“马上”和“立刻”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例3: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万紫千红,气象万千。2分类不当例1:张敏同学的书

2、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应去掉。)例2: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应该是其中“之一”。)例3: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葡萄不属于蔬菜)例4“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例5: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3缺少成分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指句子不完整,缺少“谁”,“怎么样”“做什么”(也就是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必要成份)。例1:“前几天,送给小玲五本课外书。”这句话,缺少“谁”(主语),应该在

3、“送给”的前面加上“我”或“老师”等,句子才完整;又如“我最尊敬的人是”,缺少“谁”“什么人”(谓语),可在“是”的后面补充“我的爸爸”或“我的老师等”例2: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例3: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例4: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例5: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去掉“使”,让“水平”作主语。)例6: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

4、)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例7: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少主语。应去掉“使”。)4词序颠倒例1: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例2: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例3: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应将“两千多年前”和“新出土”调换顺序。)例4: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例5: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

5、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例6:“李老师认真修改阅读了张华同学的作文。”这句话中“修改”“阅读”的词序混乱,颠倒,应该把“修改”和“阅读”调换一下位置,改为“李教师认真阅读修改了张华同学的作文。”例7: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5搭配不当 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例1: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把“眼睛”改为“目光”。)例2: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把“揭露”改为“表现。”)例3:我的家乡是宁波人。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例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

6、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例5:“王丽十分爱护时间。”这句话中“爱护”与“时间”搭配不当,应改为“爱惜”。例6: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6前后矛盾例1: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例2: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断定”。)例3:“昨天傍晚刮起了一夜大风。”这句话中“傍晚”和“一夜”有矛盾,应改为“昨天傍晚刮起了大风。”例4: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既

7、然世界上都没有,那中国怎么又有呢?应把“没有”改为“仅有”)例5: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前后不呼应,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前后不呼应。)例6: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7用词不当例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例2: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应改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8否定不当例1: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反问句中的否定词要注意,这句话最终表达了否定的意思,与本意正好相反。应把其中一个“不”字去掉。)例2: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9不符合事实 即描述内容与事实不符。例1: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坐。例2:“秋天,校园里盛开着桃花、梨花、一串红、菊花和芙蓉花。”句子中的“桃花”、“梨花”不是秋天开的,是春天开的。不符合季节的事实,应该删去。10关联词误用指句子中的关联词误用,或搭配不当。如“不但黄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我很想去游览一下。”这句话构不成递进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因此,要把关联词“不但而且”改为“因为所以”;又如“你只有认真刻苦地学习,就能取得良好成绩。”句子中“只有就”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只有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