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二(运用与讲解)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349839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降水量线二(运用与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等降水量线二(运用与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等降水量线二(运用与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等降水量线二(运用与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等降水量线二(运用与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降水量线二(运用与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降水量线二(运用与讲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降水量线(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13题。1. 丁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A. 加利福尼亚寒流B.日本暖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本格拉寒流2. 乙和丙两地海拔相比A. 一样高B.乙比丙高C.丙比乙高D.无法确定3. 为使甲地农业生产保持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A. 改良土壤B.大量使用农药C.跨流域调水D.机械化下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一7题。90 50mm 1004. 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 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 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 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 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5. 关于地的叙述,正

2、确的是A. 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B. 重要的棉花产区C. 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D.地表土是紫色土6. 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数值是A. 50 B. 200C. 400 D. 8007. 关于所代表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的长度大于 B.的水能资源比丰富C.、都流入太平洋D.是国际河流,只流经一个国家下图所示是我国东经110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分 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89题:8. 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易发生春旱的是:A. M B.N C.P D.Q9. 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A. 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读我国某区城

3、图,回答10-11题。10. 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D.锋面遇地形阻挡,在此停滞11.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降水少,气候干旱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机械化水平高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华南地区下面是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2-14题。12.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由南向北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13.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河流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A. 甲 B.乙C.丙 D

4、.T14. 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A. 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高寒荒漠、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读某区域6月15日一7月15日多 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回答15-17题。15. 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A. 低压 B.高压C.暖锋 D.准静止锋16. 7月中旬到8月中旬,该区域 一般会出现A. 异常低温,阴雨连绵B. 雨带北移,高温干燥C. 气压较低,刮风多雨D.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17. 有

5、关该区域的正确叙述是A.有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11艺116、120B.出现我国降水极值区域D.为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C.为我国工业相对落后区域 读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完成1820题。18. 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C.河谷盆地夜雨多。.山顶白天雨多19. 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D.坡向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风向20. 河谷盆地在A时间段多雨的主要原因是A .气温低,空气冷却上升致雨B谷风沿坡上升致雨C .冷空气滑人谷底抬升暖气流致雨D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致雨读下图,完成21-23题21

6、、一般情况下,河流R汛期时 的河水主要来自A. 只有大气降水B. 只有积雪融水C. 只有地下水D. 大气降水和积雪融水22、P是一座矿业城市,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资源是A.水电站B.油田 C.天然气田D.煤矿 23、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 因素是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中国正在不断加强对南极的考察研究。读“南极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24 26 题。24. 2005年1月,我国南极考察队经过对 南极内陆冰盖的考察,确认南极大陆冰盖的 最高点(80 22 00 S,70 21 11 E), 这一点位于我国南极长城

7、站(62 12 59 S,58 57 52 W)的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25. 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B我国南极中山站(69 22 24 S, 76 22 40 E)年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C. 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高压控制D. 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26. 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集中的地区B.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 是陆地C.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D. 南极地区河流

8、呈放射状分布二、双项选择题右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线图(图中虚线表示省级行政区的界线),读图回答27-29题。27. 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A. 年降水量多于400mmB. 年降水量少于400mmC. 位于祁连山地D. 可能是河套平原28. 甲地降水主要来自A.西风带B.西南季风C.太平洋D.东南季风29. 离甲地较近的灌溉农业区A.有“塞上江南”之称C.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B. 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D. 冰雪融水是主要灌溉水源读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3036题。12090E30. A图和B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A. B图地区受台风影响B. A图地区深处内陆C. B图受到湿

9、润气流影响D. A图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31. C图所示地区;A.降水沿河谷方向递减,说明湿润气流从上游吹来B. 该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方式为主C. 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小D. 该区局部地点比同纬度地区降水量丰富32. D图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外向型特色农业 B.东亚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 D.乳畜业33. B图所示地区和D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差异有:A.水热条件B-地形土壤条件C.海陆位置D.国家政策34. 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两个区域为A. A图地区 B. B图地区 C. C图地区D. D图地区35. 关于ABCD图说法正确的是:A. A图到B图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递变规

10、律B. C图到D图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递变规律C. B图到D图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变规律D. C图和B图的地域环境中自然状况雷同36. 聚落分布在A. A图中降水较多的地区B. B图中的河谷地带C. C图中的河谷地带D. D图中聚落分布密集三、综合题37.读某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72。(1) 图中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y河流季和 季,原因是/湖泊68。专沼泽O 城市64。(2) 该河流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可能(:?流域范围出现 现象。砍(3) 该河流西侧地形区广布沼泽的原因有哪些?56。5*5(4) 图中城市A的名称是,它是该国传统工业中心,从区位因素来看该城市的工业主要属于

11、指向型工业3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39.阅读我国110 E以东地区的降水分布,回答下列问题:(1) 如果以100mm/月为标准,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雨季逐渐;其中江南地区的雨季比华南地区(早.晚);黄河流域的雨 季长约 月。(2)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形式是 雨。华南地区以雨水补给 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 月间和._ 月间。(3) 黄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水灾严重的气候原因是一单项选择题答案I- 5 C B C C C6-10 C B D C B

12、II- 15C D A C D16-20 B A B A D21-26 D BA A C D1西气东输工程是将中国塔里木和长庆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中国上海的 输气工程。管道全长4000公里左右,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该管道起点自塔里木轮南,由西向东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 安徽、江苏,终点到上海市。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一一中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紫色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4 C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夏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5 C地为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13、上,为四大盆地中地势最高的盆 地。6 C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可达400 m7B是雅鲁藏布江,是长江,是黄河。长度最长的是,是国际河流, 且注入印度洋,注入太平洋,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比黄 河丰富。8. D试题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读懂地图,然后根据题意提取相关信息。 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的变化,由图可以看出在四个地区中Q地区春季的降 水最少,容易出现春旱。9. C由图可以知N地区的降水集中在5、6月份,根据我们掌握的我国动东部地 区雨带移动的规律,判断其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0 B图示地区是宁夏附近,Q处是贺兰山,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雪日数多11 C图中主要农业区是

14、宁夏银川平原,最突出的农业生产优势是光照充足,昼 夜 温差大。降水少、气候较干旱是本区的气候特征,但不是优势条件。东北平 原地区土壤更肥沃、机械化水平高。12 D根据图示可知,该区域为我国。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 西北逐渐减少。13 A根据河流的形状可知,河为黄河。黄河受降水影响,78月流量最大, 35月流量较小14 C根据甲乙所处的经纬度可知,甲处为温带荒漠,从甲到乙依次会出现温带 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5 D通过此题,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江流域在六月下旬以后的一个月内持续性降 水超过了一百毫米,最多的区域甚至超过了两百毫米,再根据经纬度我们知道 此区域为长江流域,此时应该为梅雨季节,因此我们可以判定答案为D。18图中没有山腰日降水量的日变化曲线,故无法显示。19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是由于山谷地形导致的特殊热力环流所致。20 A时间段是夜晚,河谷盆地气温相对山顶高,此时段山谷中的热力环流会导 致冷空气从山顶滑入谷底抬升暖气流致雨。二双项选择题27-29AC CD CD 30-32BC BD AB33-36AB BD AC CD27根据等值线高高低低原理,甲地降水大于400m28甲地降水主要是来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