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34750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汇报本帖最后由 公文学堂 于 22X-10-22 5:4 编辑 县美丽乡村标准化 和检验检疫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支局长、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各位领导一直以来对我县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县基本情况、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和检验检疫三方面工作简要汇报一下。 一、*县情 *县隶属于湖州市,县域面积86平方公里,下辖8镇3乡4街道,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常住人口6万,*是全国首个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也是全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的基

2、本县情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一)*是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处于长三角地区中心。通过高速车程半小时到_,两小时达宁波、上海。目前,申嘉湖西延已开工建设,将进一步缩短与上海的车程。商合杭高铁过境并设站,预计20X年建成通车。水路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集装箱内河港口*上港国际物流园,年设计吞吐量达60万标箱,拥有5个千吨级船泊位,可直通上海洋山港,海关、商检现场办公。 (二)*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地。历史上,*曾是古越国的重要活动地和秦三十六郡古鄣郡郡址所在地。公元1年,*建县,汉灵帝从诗经“安且吉兮”中取“*”二字命县名。历史上不断有移民迁居*,多种地域文化在*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

3、。近现代,涌现出吴昌硕、陈嵘、诸乐三等名家巨匠。 (三)*是“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02X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村调研时首次发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十多年来,我县在“两山”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社会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亿元,增长6.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元,增长8.%。17月完成财政总收入3.88亿元,增长1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8亿元,增长18.1;完成进出口总额102亿元,其中自营出口95亿元,分别增长8.5%、8.。 (四)*是美丽乡村的发源地。自0

4、2年起,我县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路径,创新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工程。以*县政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于在全国正式实施,标志着*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成为国家标准。 (五)*是生态经济的先行地。一产方面: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白茶,以29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六年跻身全国茶叶品牌价值十强。二产方面:绿色家居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和健康医药是近年来我县发展最快的两个新兴产业。其中,绿色家居产业主要是竹产业和椅业。*的竹产业产值达10亿元,以全国1.的

5、立竹量创造了全国0%的竹业产值。*还是全国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基地,全国每生产三把椅子就有一把产自*,出口两把椅子有一把出自*。此外,当前我们正全力谋划通用航空、信息经济和绿色金融产业。三产方面:*的休闲旅游产业于202X年迈入了旅游人次超千万、旅游收入过百亿的“千百时代”。全力打造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天文观象、高山滑雪、竹海熊猫、生态影视等特色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今年7月,接待游客989万人次,旅游收入14.6亿元,分别增长18.%、.5%。 二、*美丽乡村标准化和质量工作 *的美丽乡村建设和标准化工作经历了三个

6、阶段: (一)摸索探寻阶段:早在202年起,我们按照省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部署要求,针对工业污染、建筑违章、垃圾处理等突出问题,开展了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2X年制订了首个生态村建设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也是美丽乡村系列标准的早期雏型。(二)试点先行阶段:02X年,我县率先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并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载体,以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区试点为契机,分步推进连点成线、全面铺开的方式,开展了以36项考核指标为具体要求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2年制定了美丽乡村县级标准。202X年成功创建省级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示范县

7、。 (三)总结推广阶段:202X年,浙江省质监局批准发布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同年,我县有幸入选国标委、财政部主管的首批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并顺利通过验收;02X年,我县为主编制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特别是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后,我县围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内容,根据绿色发展的理念,提升标准的档次,为我县从县级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最终确定为国家标准的转变跨越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标准化手段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获批后,立即开展工作

8、动员,并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对标准化创建的组织协调、规划指导和监督检查。02X年,县里还专门设立了全国首个县级标准化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研究中心。二是协作到位。出台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年初部署、年中检查、年底考核。由部门与乡镇、25个单位与132个创建村、17家企业与16个创建村的结对共建创建,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共同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实践和宣教基地建设。三是参与到位。始终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力量,通过开展美丽家庭、美丽校园、美丽工厂、美丽社区等细胞创建等载体,不断提高社会影

9、响力、群众知晓率,标准制修订也向村民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中来。目前,已创建星级美丽家庭5827户,举办形式多样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达2300余人。 (二)注重“三个结合”。一是上级要求与*实际结合。以生态、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五位一体”为主线,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和宜居、宜业、宜游“四美三宜”为目标,全力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研制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内核指导村庄环境改善、村落经济发展;以城镇化建设目标引领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二是共性特点与个性特征结合。在制定国家标准和标准体系建设的过程

10、中,我们首先强调的是规划先行和村庄建设,因村制宜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充分把握节约、利用土地,规范建筑设计,协调功能性和美观性需求,既体现共性,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又体现个性,把区域产业发展、乡村文化风俗等特色融入其中,体现差异化、多元化村落风格。三是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努力构建具体化、可考核、能落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涵盖各类标准规范和法律规章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用定性方式明确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给予方向性指导,并对相应的建设内容提出具体的技术依据;而对生态环境等基本的指标及重要指征项目进行量化,统一规范,就美丽乡村的建设给予目标性引领。 (三)建立“三大机制”。一是建

11、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按照“一个标准、三个档次,捆绑考核、动态管理”思路,把标准体系纳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所在乡镇(街道)、结对机关部门年终考核相挂钩,确保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二是激励激发多元投入机制。试点工作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同时,村集体、农民个体、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并积极争取省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补助。各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总计达到8.75亿元,带动村集体投入89亿元、带动农户个人投入153亿元,撬动各类金融、工商资本投入0亿元以上。全县21个精品示范创建村计划总投资7.08亿的345个重点提升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已完成投入4.5亿元。三是对点对面

12、政策保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美丽乡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及管理维护要求、美丽乡村村务管理规范等各项工作细则和地方标准,以点带面推广实施,确保在基础配套、公共服务、事务规范、政策扶持、长效管理等领域有质的保障,使得标准化试点工作可复制、能持续。 另外,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情况: 浙江省正在联动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以全面实施“质量强县”战略为载体,联动推进“质量强、标准强、品牌强”三强创建工作,全面推动“浙江制造”

13、品牌培育工程,“三强一制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正向带动。出台*县关于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县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成为全县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突出重点规模工业企业,积极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走向品牌竞争,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 (二)反向倒逼。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企业从恶性价格竞争走向良性品牌竞争,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通过竞争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合格产品,比如*生产的竹凉席不合格率较高,对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充分发挥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检测中心的平台作用,引导企业

14、通过过程检验进行质量管控,并逐步培养和建立企业的出厂检验能力,保证产品质量。 (三)立足长远。着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成为生产示范企业,要求严格落实5S管理,按照“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要求,精益求精鼓励企业主动融入“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专门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三、*检验检疫工作情况 在总局在关心支持下,湖州检验检疫局*办事处于2X年6月批复设立,20年5月5日正式挂牌,目前办事处正式编制8人,18月进出口检验检疫批次762批,金额9亿美元,业务量位居全省办事处前三位。主要工作有: (一)推动国家级出口竹木草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

15、安全示范区,并于月底通过质检总局国家级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组现场考核。据统计2X年-8月,示范区内企业检验检疫出口359批,金额4145万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出口批次增加3.,示范引领作用初显。 (二)推动出口检验检疫模式改革。近二年,我县着力推动检验检疫模式改革。一是对辖区内出口竹木草产品企业开展风险分级评定、企业管理类别确定和监督管理计划的制定等;二是帮助企业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指导企业建立风险管理计划。让企业在自检自查过程中了解到存在的问题,并协调解决。三是加强后续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监督机制。对出境竹木草模式改革企业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的监管模式。通过模式改革,实现即报即放,货物从报检到放行的通关速度就大大提高,目前全县实行模式改革企业已达到1家。 (三)推动出口直放和无纸化通关业务。2年1月,*办共实施出口直放和无纸化通关2527批(包括上海和宁波两个口岸),整体无纸化通关率为96.8%。以每单节省00元中介代理费、加快通关小时测算,可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约24万元、提速12.7万小时。 四、恳请总局关心支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