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卷二十九_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346390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唐书卷二十九_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旧唐书卷二十九_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旧唐书卷二十九_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旧唐书卷二十九_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旧唐书卷二十九_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唐书卷二十九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唐书卷二十九_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旧唐书卷二十九祖孝孙 傅仁均 傅弈 李淳风 吕才 祖孝孙,幽州范阳人也。父崇儒,以学业知名,仕至齐州长史。孝孙博学,晓 历算,早以达识见称。初,开皇中,钟律多缺,虽何妥、郑译、苏夔、万宝常等亟 共讨详,纷然不定。及平江左,得陈乐官蔡子元、于普明等,因置清商署。时牛弘 为太常卿,引孝孙为协律郎,与子元、普明参定雅乐。时又得陈阳山太守毛爽,妙 知京房律法,布琯飞灰,顺月皆验。爽时年老,弘恐失其法,于是奏孝孙从其受律。 孝孙得爽之法,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因此六之,故有三百六十音, 以当一岁之日。又祖述洗重,依淮南本数,用京房旧术求之,得三百六十律,各因 其月律而为一部。以律数为母,以一中

2、气所有日为子,以母命子,随所多少,分直 一岁,以配七音,起于冬至。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姑洗 为角,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其余日建律,皆依运行。每日各以本律为宫。旋 宫之义,由斯著矣。然牛弘既初定乐,难复改张。至大业时,又采晋、宋旧乐,唯 奏?皇夏?等十有四曲,旋宫之法,亦不施用。高祖受禅,擢孝孙为著作郎,历吏 部郎、太常少卿,渐见亲委,孝孙由是奏请作乐。时军国多务,未遑改创,乐府尚 用隋氏旧文。武德七年,始命孝孙及秘书监窦璡修定雅乐。孝孙又以陈、梁旧乐杂 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大唐雅 乐?。以十二月各顺其律,旋相为宫,制十二乐

3、,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调。事具 ?乐志?。旋宫之义,亡绝已久,世莫能知,一朝复古,自孝孙始也。孝孙寻卒。 其后,协律郎张文收复采?三礼?,增损乐章,然因孝孙之本音。 傅仁均,滑州白马人也。善历算、推步之术。武德初,太史令庾俭、太史丞傅 弈表荐之,高祖因召令改修旧历。仁均因上表陈七事:其一曰:“昔洛下闳以汉武 太初元年岁在丁丑,创历起元,元在丁丑。今大唐以戊寅年授命,甲子日登极,所 造之历,即上元之岁,岁在戊寅,命日又起甲子,以三元之法,一百八十去其积岁, 武德元年戊寅为上元之首,那么合璧连珠,悬合于今日。其二曰:“?尧典?为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前代造历,莫能允合。臣今创法,五十余年,冬至辄差

4、一度,那么却检周、汉,千载无违。其三曰:“经书日蚀,?毛诗?为先,十月 之交,朔日辛卯。臣今立法,却推得周幽王六年辛卯朔蚀,即能明其中间,并皆 符合。其四曰:“?春秋命历序?云:鲁僖公五年壬子朔旦冬至。诸历莫能 符合。臣今造历,却推僖公五年正月壬子朔旦冬至那么同,自斯以降,并无差爽。 其五曰:“古历日蚀或在于晦,或在二日;月蚀或在望前,或在望后。臣今立法, 月有三大三小,那么日蚀常在于朔,月蚀在望前。却验鲁史,并无违爽。其六曰: “前代造历,命辰不从子半,命度不起虚中。臣今造历,命辰起子半,度起于虚六, 度命合辰,得中于子,符阴阳之始,会历术之宜。其七曰:“前代诸历,月行或 有晦犹东见、朔已西

5、朓。臣今以迟疾定朔,永无此病。经数月,历成奏上,号曰 ?戊寅元历?,高祖善之。武德元年七月,诏颁新历,授仁均员外散骑常侍,赐物 二百段。 后中书令封德彝奏历术差谬,敕吏部郎中祖孝孙考其得失。又太史丞王孝通执 ?甲辰历法?以驳之曰: 案?尧典?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氏云,七宿毕见,举中者言耳。 是知中星无定,故互举一分两至之星以为成验也。昴西方处中之宿,虚为北方居中 之星,一分各举中者,即余六星可知。假设乃仲冬举鸟,仲夏举火,此一至一分又举 七星之体,那么余二方可见。今仁均专守昴中而为定朔,执文害意,不亦谬乎!又案 ?月令?:仲冬“昏在东壁。明知昴中那么非常准。假设言陶唐之代,定是昴中,后

6、 代渐差,遂至东壁。然那么尧前七千余载,冬至之日,即便合翼中,逾远弥却,尤成 不隐。且今验东壁昏中,日体在斗十有三度;假设昏于翼中,日应在井十有三度。夫 井极北,去人最近,而斗极南,去人最远,在井那么大热,在斗乃大寒。然尧前冬至, 即应翻热,及于夏至,便应反寒。四时倒错,寒暑易位,以理推寻,必不然矣。又, 郑康成,博达之士也。对弟子孙皓云:日永星火,只是大火之次二十度有其中者, 非谓心之火星也,实正中也。又平朔、定朔,旧有二家;平望、定望,由来两术。 然三大三小,是定朔、定望之法;一大一小,是平朔、平望之义。且日月之行,有 迟有疾,每月一相及,谓之合会。故晦朔无定,由人消息。假设定大小合朔者,

7、合会 虽定,而蔀元纪首,三端并失。假设上合履端之始,下得归余于终,合会时有进退, 履端又皆允协,那么?甲辰元历?为通术矣。 仁均对曰: 宋代祖冲之久立差术,至于隋代张胄玄等,因此修之,虽差度不同,各明其意。 今孝通不达宿度之差移,未晓黄道之迁改,乃执南斗为冬至之恆星,东井为夏至之 常宿,率意生难,岂为通理?夫太阳行于宿度,如邮传之过逆旅,宿度每岁既差, 黄道随而变易,岂得以胶柱之说而为斡运之难乎?又案?易?云:“治历明时。 ?礼?云:“天子玄端,听朔于南门之外。?尚书?云:“正月上日,受终于文 祖。孔氏云:“上日,朔日也。又云:“季秋月朔,辰不集于房。孔氏云: “集,合也。不合,那么日蚀随可知

8、矣。又云:“先时、不及时,皆杀无赦。先 时,谓朔日不及时也。假设有先后之差,是不知定朔之道矣。?诗?云:“十月之交, 朔日辛卯。又,?春秋?日蚀三十有五,左丘明云:“不书朔,官失之也。明 圣人之教,不管于晦,唯取朔耳。自春秋以后,去圣长远,历术差违,莫能详正。 故秦、汉以来,多非朔蚀,而宋代御史中丞何承天微欲见意,不能详究,乃为太史 令钱乐之、散骑侍郎皮延宗所抑止。孝通今语,乃是延宗旧辞。承天既非甄明,故 有当时之屈。今略陈梗概,申以明之。夫理历之本,必推上元之岁,日月如合璧, 五星如连珠,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自此以后,既行度不同,七曜分散,不知何年更 得余分普尽,还复总会之时也?唯日分气分,得

9、有可尽之理,因其得尽,即有三端 之元。故造经立法者,小余尽即为元首,此乃纪其日数之元,不关合璧之事矣。时 人相传,皆云大小余俱尽,即定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者,此不达其意故也。何者?冬 至自有常数,朔名由于月起,既月行迟疾无常,三端岂得即合?故必须日月相合, 与冬至同日者,始可得名为合朔冬至耳。故前代诸历,不明其意,乃于大余正尽之 年而立其元法,将以为常,而不知七曜散行,气朔不合。今法唯取上元连珠合璧, 夜半甲子朔旦冬至,合朔之始以定,一九相因,行至于今日,常取定朔之宜,不管 三端之事。皮延宗本来不知,何承天亦自未悟,何得引而相难耶? 孝孙以仁均之言为然。 贞观初,有益州人阴弘道,又执孝通旧说以驳之

10、,终不能屈。李淳风复驳仁均 历十有八事,敕大理卿崔善为考二家得失,七条改从淳风,余一十一条并照旧定。 仁均后除太史令,卒官。 傅奕,相州鄴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 谓奕曰:“今兹荧惑入井,是何祥也?奕对曰:“天上东井,黄道经其中,正是 荧惑行路,所涉不为怪异;假设荧惑入地上井,是为灾也。谅不悦。及谅败,由是 免诛,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及践祚,召拜太史丞。太史令庾俭以其 父质在隋言占候忤炀帝意,竟死狱中,遂惩其事,又耻以数术进,乃荐奕自代,遂 迁太史令。奕既与俭同列,数排毁俭,而俭不之恨,时人多俭仁厚而称奕之率直。 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

11、钺等十二军之号,奕所定也。武德三年, 进?漏刻新法?,遂行于时。七年,奕上疏请除去释教,曰: 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 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演其妖书,述其邪法,伪启三途,谬张六道,恫吓愚夫, 诈欺庸品。凡百黎庶,通识者稀,不察根源,信其矫诈。乃追既往之罪,虚规将来 之福。布施一钱,希万倍之报;持斋一日,冀百日之粮。遂使愚迷,妄求功德,不 惮科禁,轻犯宪章。其有造作恶逆,身坠刑网,方乃狱中礼佛,口诵佛经,昼夜忘 疲,规免其罪。且生死寿夭,由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乃谓贫富贵贱,功 业所招,而愚僧矫诈,皆云由佛。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其为害政,

12、良可悲矣! 案?书?云:“惟辟作福威,惟辟玉食。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害于而家,凶于 而国,人用侧颇僻。降自羲、农,至于汉、魏,皆无佛法,君明臣忠,祚常年久。 汉明帝假托梦想,始立胡神,西域桑门,自传其法。西晋以上,国有严科,不许中 国之人,辄行髡发之事。洎于苻、石,羌胡乱华,主庸臣佞,政虐祚短,皆由佛教 致灾也。梁武、齐襄,足为明镜。昔褒姒一女,妖惑幽王,尚致亡国;况天下僧尼, 数盈十万,翦刻缯彩,装束泥人,而为厌魅,迷惑万姓者乎!今之僧尼,请令匹配, 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蚕 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那么妖惑之风自革,淳朴之化还兴。且古今忠谏

13、,鲜不及 祸。窃见齐朝章仇子他上表言:“僧尼徒众,糜损国家,寺塔奢侈,虚费金帛。 为诸僧附会宰相,对朝谗毁;诸尼依托妃主,潜行谤讟。子他竟被囚执,刑于都市。 及周武平齐,制封其墓。臣虽不敏,窃慕其踪。 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高祖付群官详议,唯太仆卿张道源称奕奏合理。中 书令萧瑀与之争论曰:“佛,圣人也。奕为此议,非圣人者无法,请置严刑。奕 曰:“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此那么忠孝之理著,臣子之行成。而佛逾城出家,逃 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萧瑀非出于空桑,乃遵无父之教。臣 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瑀不能答,但合掌曰:“地狱所设,正为是人。 高祖将从奕言,会传位而止。 奕武德九

14、年五月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高祖以状授太宗。及太宗 嗣位,召奕赐之食,谓曰:“汝前所奏,几累于我,然今后但须尽言,无以前事为 虑也。太宗常临朝谓奕曰:“佛道玄妙,圣迹可师,且报应显然,屡有征验,卿 独不悟其理,何也?奕对曰:“佛是胡中桀黠,欺诳夷狄,初止西域,渐流中国。 遵尚其教,皆是邪僻小人,模写庄、老玄言,文饰妖幻之教耳。于百姓无补,于国 家有害。太宗颇然之。贞观十三年卒,年八十五。临终诫其子曰:“老、庄玄一 之篇,周、孔?六经?之说,是为名教,汝宜习之。妖胡乱华,举时皆惑,唯独窃 叹,众不我从,悲夫!汝等勿学也。古人裸葬,汝宜行之。奕生平遇患,未尝请 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

15、而并不之信。又尝醉卧,蹶然起曰:“吾其死矣! 因自为墓志曰:“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其纵达皆此类。 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已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十卷,行于世。 李淳风,岐州雍人也。其先自太原徙焉。父播,隋高唐尉,以秩卑不得志,弃 官而为道士。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 行于代。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贞观初,以驳傅仁 均历议,多所折衷,授将仕郎,直太史局。寻又上言曰:“今灵台候仪,是魏代遗 范,观其制度,疏漏实多。臣案?虞书?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那么是古以 混天仪考七曜之盈缩也。?周官?大司徒职

16、,以土圭正日景,以定地中。此亦据混 天仪日行黄道之明证也。暨于周末,此器乃亡。汉孝武时,洛下闳复造混天仪,事 多疏阙。故贾逵、张衡各有营铸,陆绩、王蕃递加修补,或缀附经星,机应漏水, 或孤张规郭,不依日行,推验七曜,并循赤道。今验冬至极南,夏至极北,而赤道 当定于中,全无南北之异,以测七曜,岂得其真?黄道浑仪之阙,至今千余载矣。 太宗异其说,因令造之,至贞观七年造成。其制以铜为之,表里三重,下据准基, 状如十字,末树鰲足,以张四表焉。第一仪名曰六合仪,有天经双规、浑纬规、金 常规,相结于四极之内,备二十八宿、十干、十二辰,经纬三百六十五度。第二名 三辰仪,圆径八尺,有璇玑规道,月游天宿矩度,七曜所行,并备于此,转于六合 之内。第三名四游仪,玄枢为轴,以连结玉衡游筒而贯约规矩;又玄枢北树北辰, 南距地轴,傍转于内;又玉衡在玄枢之间而南北游,仰以观天之辰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