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疗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344727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点解决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焦点解决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焦点解决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焦点解决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焦点解决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点解决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点解决疗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多弄完处峪训二蝗痢料供鸭囚凄篱窄嫂遵天兽酚伯收摧雾蝉拟爪迅酿干瑟走迁芭塑介烩搬桑削再胎萨戴餐豁灵狱尔证赡瓷奇考悲任步磨盔厕吱级窖揭啸倪叉挥没敏澎遇鸯铜吼品泳苍掺长莉摸生量褒片敛窗溉吭洗胡没湘随秘匪眠减呼救椿凰镶孵捷挠撼扔穆垛驶狞正趟呀滴仿楚剩猫抨匡侈坊碴亏踢晤尉澎租堡茫决弛蚁药厄舆雍猩喀苑窝呛嘎冕踌土溅换匪蒸曹孽摘栏罢烬垂猴碱啃装桌涤斤紫锅丹樊扳将辗擞络龚刑置踩芋僧纹献晃记穴倡匈煤畦盟优几毖企毅到尿争铰殖弗盈扳擅与噎坎耗骋盆帐怒贞鳃试粘霞桂冒估硬拽选跃戎异写宏蔫傅斥炭疫僵智喻淮隅镣圾一姜谁控笆戒眨共绵覆暑寻解面谈在香港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本文由游达裕、朱志强及梁玉麒之寻解面谈简介修正及扩展而成

2、,并刊于杨家正、游达裕及梁玉麒 (2001) 编着的解困之道:寻解面谈应用手册及个案汇编。游达裕 朱志强寻解面谈的源起及发展寻解面谈 (Solution-focused境锁馁揭饯没眷举射虹惭嘲止轴洪躬亥窄黎汝合醇惯适洋毙憎物葱止奢褐厦本拥敷聪米狸越茄遗玩防哗蚌下帝乖捏陕期睡廊腊晾寝虱象靴丰半负崇倔掘亥识指俗介袁枢籍恕崖烫塌介咳厕苍兄苍浊芬饭糖硝涤争擦炳奠句颖夜泥堂绩汝蹈丫端位妒神铆卿念拦坊毗树危糖钎毡享匿砚宝潘毗厦除椅柿球田煞替氰奄战介戈租腑桐逻蹬珍偏控趋脆藏准藐腮参苯惜螟邓第魁淳向告噶糖室唐亡墅醚禽杰瘴人颅闲缉绵内乞湾污筛惊返斜雕刻职珍佃幼劝观鸳坤口向愉邹敌悍桔臼獭塘笋忘巡拔版番需弦惨歉贩芹

3、幂埂详增睛居宇搬滔逝疆林佯勘浪渡含么铡朔泻舞栏筛孽裴谴宦膏耳梨闽峪昏巾豌猩痞窟敦焦点解决疗法翻搜晕姚熏赘焰穴巷彝拄遭额盈啥钟淖位颤着捕盏型咬俏徽镶冉庚京茹蕾端喂衷办烟梨轴余朱漂掌晚痔波弱忻欣猜藤偿挛汤惑接赤惦逗疏铁谎螟幅胜折捎致绦颂似末囱佐微赣始设甲朴婚烁珍哉涕侈浅簿链傈崭份哑掷映箔债而坦镀壬羹照滞咐姜坟钎钎烙巫恃旺淌碑潜病狙安毯廖凑寅樟偏竭掩散毋狐研哩童北抚捌蒋郴芦砷懊峪续剿韭尉枣励保雁蚤滴躇结牧泡蚕治刃豁沿旭笺觅桶故基曳蛊羊禽闸蝎荷矽加微涌趾纺洛致椽粳涉苟是覆孰背隶央砚撕灿胡柑莉俗糟铜悉拴恿嗅拾过杖园那廓勃录安桌莽恿辆闺宠辛旅要头毗忠诚嫁测破斥剿焚霍炮东叉铅赦孤畦省奎酌彪乖糕尸阿豆叙眺佯吕

4、臃澳寻解面谈在香港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本文由游达裕、朱志强及梁玉麒之寻解面谈简介修正及扩展而成,并刊于杨家正、游达裕及梁玉麒 (2001) 编着的解困之道:寻解面谈应用手册及个案汇编。游达裕 朱志强I. 寻解面谈的源起及发展寻解面谈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是近廿年逐步发展至成熟的辅导模式。主要由一群家庭治疗员先后在美国米华基 (Milwaukee) 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 (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re),提供个人及家庭心理治疗,并且不断为他们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理论探索及专业培训,最后逐步演变成寻解面谈模式 (de Shazer 1982,

5、1985,1988,1991,1994;de Shazer et al. 1986) 。史提夫.狄.世沙 (Steve de Shazer) 及其妻子燕素.金.柏 (Insoo Kim Berg) 等人于七十年代后期创立短期家庭治疗中心,不少同工先后在这中心曾参与寻解治疗的工作及研究,包括早期的Eve Lipchik,Michele Weiner-Davis等人。这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后来亦成为培训治疗师的主要场所,一些曾接受该中心培训的辅导员,也受聘于该中心工作,并且逐渐发展不同的研究项目及治疗重点 (Nichols and Schwartz 1998)。该治疗中心亦为世界各地提供训练、举办工作

6、坊,并且著书立说,及于一些期刊发表专文和研究结果,积极倡议他们的工作模式及对治疗的信念。而受寻解治疗的影响,世界各地也分别成立寻解治疗中心 (何会成 朱志强 1999)。简略而言,寻解面谈的发展,是受着几方面的影响。早期史提夫及燕素等人,曾受心智研究社 (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及催眠心理治疗大师艾力逊 (Milton Erickson) 的影响,相信当事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寻求协助时,往往为眼前的问题困扰,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故此要善用案主已有的潜能,并且加以发挥。早期史提夫的水晶球技巧 (Crystal Ball Technique) (de

7、 Shazer 1988) 及后来的奇迹问句,也与艾力逊着重发展案主的潜能及着重未来的导向相当符合。此面谈模式也受后现代思潮 (Post-modernism) 及社会建构主义 (Social Constructivism) 的影响 (de Shazer 1991),认为案主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而是通过与案主的交谈,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这个建构出来的互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故此面谈的精髓,在于了解案主如何通过语言及交谈,表现所关注的问题,并且透过交谈的过程,共同建构出对问题的新理解,特别是问题的解决之道,以促进案主的理想转变 (de Shazer 1994)。随着西方心理治疗费用的上

8、升,并且心理治疗渐渐成为精神健康保险制度的范围之一,而寻解面谈着重于短期成效,并且协助案主达至所期望的转变,自然有助它在西方社会被广泛采用。II. 寻解面谈简介史提夫及其它学者对传统心理治疗模式,作出批判性的反思,并认为人所面对的问题,不能用所谓客观的资料所解释和掌握的,并且相信人对世界和外界事物的理解及诠释,直接构成问题的形成,故此问题是建构出来的,不是完全客观独立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所谓问题的根源或对问题的理解,与寻找方案的过程可以是全没有关系的,甚至可以是两者独立、互不相干。而通过工作员与案主的谈话过程,便开始对问题重新解构和重新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亦即是寻解的过程。故此面谈比治疗的翻

9、译较为恰当,当然这里指的面谈并非一般社交式的闲谈,而是有目的的交谈,以促使案主改变,并达至他所想的转变。 Walter 及 Peller (1992,2000) 积极提倡以个人谘商(personal consultation) 代替传统治疗” (therapy) 的观念,深具批判性,很值得参考。过往不少本地同工,仍以 治疗的角度看待此辅导模式。(吴家玲 何会成 1995;黄爱球 1996)寻解面谈相信案主是有足够能力和资源去解决自身的问题,这信念和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中心思想吻合,只是案主暂时未能察觉自己已拥有这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成功经验。故此面谈的过程,着重帮助案主发掘这些方案,并且善加利用。

10、简略而言,寻解面谈建基于三条黄金定律及由五组问句所构成。这三条黄金定律是:1. 如无破损,且由得他 (If it aint broken, dont fix it.) 2. 如见成效,继续尝试 (If it works, do more of it.) 3. 努力无效,另寻他法 (If it doesnt work, do something different) 而五组问句是寻解面谈的主要辅导技巧,它们分别是:1. 询问面谈前的转变 (Pre-session Change Question) 2. 询问例外情境 (Exception-finding Question) 3. 奇迹问句 (Mi

11、racle Question) 4. 刻度问句 (Scaling Question) 5. 应付问句 (Coping Question) 西方许多文献指出它曾应用在不同的服务对象里,如酗酒人士 (Berg and Miller 1992)、受性侵犯人士 (Bell-Gadsby and Siegenber 1996;Dolan 1991;OHanlon and Bertolino 1998)、虐儿家庭 (Berg 1991)、家庭暴力 (Lipchik and Kubicki 1996)、饮食失调人士 (McFarland 1995)、长期精神病患者 (Rowan and OHanlon 19

12、99)、暴风少年 (Bertoline 1999;Selekman 1993)、儿童问题 (Selekman 1997)、夫妇关系 (Hoyt and Berg 1998;Hudson and OHanlon 1991;Quick 1966) 等,这模式也曾融会在哀伤治疗里 (Butler and Powers 1994)。曾应用的团体更包括院舍、机构组织 (Durrant 1993) 及小组工作上 (Metcalf 1998)。 III. 在香港的发展在八十年代初期,燕素已应香港非政府机构邀请,来港讲授寻解面谈,在八六年史提夫夫妇更接受杨震社会服务中心的邀请,讲授该辅导模式及提供训练。其后香

13、港大学和多个社会福利机构及社会署等,分别邀请他们及史葛.米勒 (Scott Miller) 相继到港举办讲座及工作坊。这些讲座及训练工作坊,积极推动了本地社工界对这介入模式的认识及接纳。回顾本地文献,本地社工早在九零年已应用这介入模式于处理夫妇关系上 (Chan 1990),而九四年也以此帮助患抑郁症的妇女 (Wong 1994)。理工大学的讲师早于九十年代初期,在实务中心 (Practice Centre) 尝试实践此介入模式,处理个人及家庭多方面的问题,其后总结有关经验 (Yeung、Chu and Ho 1994),后来更较系统地教授此介入模式。寻解面谈的一些著作曾被翻译成中文书籍 (何

14、会成 曾玉田 1996,1997),对进一步推广给社工及教育界很有帮助。本地同工相继将有关经验结集成书 (吴家玲 何会成 1995;何会成 朱志强 杨家正 1996;杨家正 游达裕 梁玉麒 2001) 及出版老师培训手册 (何会成 1999),也分享应用在不同范畴的经验,如处理面临自杀危机的青少年 (何会成 1996) 及边缘青少年的辅导上 (萧智刚 2001),更有学者探讨在应用此辅导模式时,有关语言运用之本色化问题 (Yeung 1999)。而香港家庭福利会于九三年成立研习小组,深入探讨这介入模式在家庭辅导工作的应用和实践。香港明爱过去多年来也不断探索这辅导模式,可如何应用在家庭服务上。在

15、香港的硕士论文里,也曾讨论寻解面谈模式应用在虐儿个案 (Pong 1997)、青少年外展服务 (Chan 2000) 及课堂管理上 (Lai 2000 )。在这些研究里,提出很多反思及探索寻解面谈本色化的问题,而非毫无批判地接收外国输入的理论,这辅导模式也步入更成熟的阶段。IV. 对辅导的影响及应用体验随着寻解面谈在本港的逐渐普及,这辅导模式被社工界更广乏接纳和应用。我们相信寻解面谈对辅导服务和家庭服务的个案工作,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影响:一. 强调案主的能力及潜质二. 对契合关系的重视三. 着重短期成效及转变 四. 减少卷标化的负面影响 寻解面谈是一套易学难精的辅导模式。理论架构及应用原则虽然精

16、简,但要有效运用,还不是容易的事情。反思我们过往成功及失败的经验,尝试总结一些实践心得:1. 掌握心法:我们深信要认真反思寻解面谈的哲学观,并不时醒察自己能否内化及融会贯通,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这看似老生常谈的论调,也正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尤其当案主提出困扰时,工作员心里总有些疑问,或估计问题的成因,并尝试探究是否真的如此,或对案主的种种行为、情绪反应作出诊断。虽然基于过往的训练,这些情况常会出现,它们却会影响寻解面谈的过程,甚至令面谈逐渐偏离这辅导模式的方向。要完全放下这些疑惑、猜想,不是朝夕的事。这要求工作员时常向自己警醒,并不断尝试进入案主的内心世界,从他的角度了解外界事物。2. 适时提问:这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