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343991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 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瓦窑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加快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打好公共空间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社会管理创新、集体收入增加、富民产业壮大、和谐新风塑造的组合拳,着力打造生态宜居、高质量发展的秀美瓦窑。 截至目前,我镇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成绩显著,效果明显,拆除违章建设和有碍观瞻的乱搭乱建963处1万平方,乱堆放乱放50余处,拆除各类圈舍100余处,砍伐杨树2万棵,清淤沟渠52.万立方,整治公共空间75

2、万平方,建设水冲户厕300座,拆除旱厕300座,建成水冲公厕0座,清淤沟渠36公里,建设污水管网3公里,对危旧房屋实现亮点改造100平方,硬化路面15万平方,绿化面积2万平方,建设广场2个,安装路灯0盏,庄内有灯光道路万余米;建设休闲健身文化广场个,安装健身器材22套,供群众休闲、娱乐。 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我们实现“八个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一、公共空间治理与环境整治相结合,让村庄美起来。我镇公共空间治理实行“全域式”清理,9月底清理阶段已经完成,下一步,我镇将以亮点提升,重点打造,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打造别具特色的村庄段,水清岸绿的田园段,实现村庄环境的提档升级,公共

3、空间治理效益化日益显现。 二、公共空间治理与“三资管理”相结合,让集体壮起来。通过收回公共空间进行土地综合治理,实现180.亩1446万元收入,村均120万元;通过对全镇05份合同的清理,收回不合理不规范合同1份,在市产权交易平台上重新公开发包,增加收入近5万元。 三、公共空间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让群众富起来。截至目前,通过资产增值,公共空间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让群众富起来。通过收回公共空间进行村庄绿化,绿化苗木由村民管理,收益共享,达到村民与集体共同增收目标。 四、公共空间治理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让田园秀起来。目前,我镇已形成街集村的设施农业,吕庄村的彩苗基地,大山村的高标准农田,大新村的

4、鱼米基地,房庄村的生态养殖基地,精品产业园等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绿色长廊田园综合体。 五、公共空间治理与产业振兴相结合,让经济发起来。通过公共空间治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双庙村的精品建材产业园、马庄村的众创空间等也是跨越公共空间治理和综合化产业集聚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六、公共空间治理与基层党建相结合,让阵地强起来。让基层党建与公共空间治理同步推进,建设党建阵地3个,党建宣传2万平方。通过评选“文明家庭”、“五好少年”、“优秀教师”等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公共空间治理与“四好

5、农路”相结合,让道路畅起来。通过对公共空间收回,先后打造出“瓦房线”“瓦合线”“双柳线”“大新线”“周柳线”“瓦吕线”“一支渠线”,经过1县道,穿越31国道,跨过陇海线,全段公里,形成交接自然,景观流畅,浑然天成的绿色长廊。 八、公共空间治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让文明高起来。公共空间治理离不开群众的支持,通过环境提升带动群众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瓦窑新街中心河改造项目中,68户2间违建只用2周,实现“零赔付”拆违8000多平方。全镇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现“零投诉”“零信访”“零事故”。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目标,以建设秀美瓦窑为载体,统筹推进生态小镇建设,大力开展镇村公共空间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着力打造秀美宜居新瓦窑,让镇村面貌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内容总结(1)八、公共空间治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让文明高起来(2)全镇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现“零投诉”“零信访”“零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