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340439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科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操作规程一、头部一适应证1. 头颜先天性疾病。2. 颅骨疾病: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 外伤。4. 颅内疾病:钙化性颅内占位,如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松果 体瘤、结核、寄生虫感染等。5. 颅内压增高症。二禁忌证无。三注意事项1. 患者俯卧有困难,也可以采纳仰卧位摄影。2. 如疑有颅骨病变,必要时加摄头颅切线位摄片。3. 使用滤线栅,摄影距离为100cm。四操作方法1. 头颅正位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头部两旁。2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暗盒中线堆叠。3听毗线与台面垂直,即两侧耳垂根部与台面呈等距离,下 颌稍内收。4颅顶部位于照耀野的上缘下3cm,下缘包括

2、部分下颌骨。5中心线通过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入暗盒或影像接收器1/2中心。2. 头颅侧位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转,被检侧紧贴床面。对侧前 胸抬起,肘部弯曲,用前臂支撑身体。2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间线与床面垂直,下颌稍内收。3照耀野上缘超出头顶,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4中心线对准蝶鞍,即外耳孔前、上方各2.5em处,与暗盒或影像接收器垂直射入。二、内听道一适应证1. 内听道性先天性疾病。2. 内听道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 听神经瘤引起的内听道扩展。二禁忌证无。三并发症无。四注意事项患者一般不必须做准备。五操作方法1. 患者取俯卧位,听毗线与正中矢状面均与台面垂直。2. 照耀野横向中

3、线对准外毗部,纵向中线对准台面中线。3. 中心线与台面垂直,经两外耳孔连线与正中矢状面交点上方 1cm处射入照耀野中心。三、头倾汤氏位一适应证1. 枕骨和颞骨岩部的病变。2. 听神经瘤引起的内听道扩展。二禁忌证无。三注意事项假设重点观察枕骨及枕骨大孔,中心线必须倾斜45 。四操作方法1. 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身旁。2. 头正中矢状面与台西垂直并与照耀野中线堆叠。3. 下颌内收,使听眦线与床面垂直。4. 照耀野上缘与头顶平齐,下缘抵下额骨。5.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 ,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处射入,从枕 外隆凸下方射出。四、颅底位一适应证1. 颅底先天性疾病。2. 颅底骨疾病、炎症、肿瘤

4、及肿瘤样病变。3. 外伤。4. 颅内疾病所致颅底病变。5. 眼、耳、鼻、鼻密和鼻咽等部位疾病所致的颅底病变。二禁忌证严重颅底骨折患者不宜行此检查,易造成生命危险。三注意事项检查前要了解患者有无颅底骨折。四操作方法1. 患者取仰卧位,背部垫高1520cm,髋关节和膝关节弯曲。2. 头后仰,头顶部触及台面,听毗线尽可能平行于台面,前额用 棉垫和沙袋固定。3. 照耀野上缘超出额部,下缘包括枕部隆凸。中心线向头侧倾斜 1525。与听眶线垂直,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射人照耀野中心。五、颅颈交界侧位一适应证1. 颅颈交界先天性疾病。2. 颅颈交界骨源性疾病。3. 外伤。4. 颅后窝及上颈段疾病所致颅颈交界病变

5、。5. 眼、鼻、鼻窦、鼻咽等部位疾病所致的颅颈交界病变。二禁忌证无。三注意事项颅颈交界位摄片患者一般不必须做准备。四操作方法1. 行颅颈交界位摄片时,患者侧立或侧坐于片架前,正中矢状面 与照耀野平行,下颌抬高,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2. 双手置于背后并尽力下拉,使双肩下垂。照耀野上缘位于枕外 隆凸上6cm,下缘位于上颈椎。中心线对准照耀野中心并垂直射入。六、头颅切线位一适应证1. 颅骨凹陷性或凸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2. 颅颈交界骨源性疾病,如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进一步检 查。3. 颅内病变所致颅骨凹陷性或凸起性病变。二禁忌证无。三注意事项头颅切线位摄片患者一般不必须做准备。被摄部位的皮肤表面

6、应放 一金属标志。四操作方法1. 头颅切线位依据病变部位摆放患者体位,目的使病变区域凹 陷或凸起部位与头颅边缘呈切线关系。2. 病变颅骨边缘应置于照耀野中心,使中心线垂直台面,与病变 颅骨边缘相切。七、视神经孔一适应证1. 先天性发育异常。2. 肿瘤源性视神经孔扩展,如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鞘瘤、视网 膜母细胞瘤等。3. 眶内压或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神经孔扩展。4. 骨增生性疾病,如畸形性骨炎、石骨症和蝶骨嵴脑膜瘤。二禁忌证无。三操作方法1. 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肘关节屈曲,两手置于胸旁。2. 头转向对侧,将被检侧眼眶外下1/4置于照耀野中心。3. 颧骨、鼻尖、下颌隆凸三点紧靠台面,使头部矢状面与

7、台面成 53角,听鼻线与台面相垂直。4. 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眼眶外下1/4处,垂直照耀野1/2中心。八、颈静脉孔一适应证1. 先天性发育异常。2. 肿瘤源性颈静脉孔扩展,如静脉球瘤、神经瘤等。3.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颈静脉孔扩展。4. 骨增生性疾病,如畸形性骨炎、石骨症等。5. 颅底病变所致颈静脉孔扩展。二禁忌证无。三注意事项颈静脉孔摄片患者一般不必须做准备。四操作方法1. 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口尽量张大,听口线垂直于台面。2. 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于台面中心,两侧耳垂根部至台面呈 等距离。3. 照耀野中心对准口裂中点。九、副鼻实一适应证1. 外伤。2. 先天性发育畸形。3. 鼻腔内异物和结核

8、。4. 急、慢性鼻窦炎。5. 鼻窦息肉和囊肿。6. 鼻窦良、恶性肿瘤。7. 邻近部位病变的浸润。8. 转移性肿瘤。二禁忌证临床拟诊为外伤性颈椎骨折或脱位。三注意事项一般无特别准备。四操作方法1. 华氏位1患者俯卧或立于摄影台,两手置于摄影台两边,颠部紧贴 床面。2头部正中面对照耀野中心,并与之垂直,颊部紧靠照耀野 下缘,头部稍向后仰,使听毗线与床面夹角成37角。鼻尖对准照耀 野中心鼻尖约离台面0.51.5cm使颗骨岩部投照于上颌窦的下 方。3照耀野前缘包括前额,下缘包括颇部,或将鼻尖与上唇间 的中点置于照耀野中心。4中心线对准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与台面相垂直。2. 柯氏位1患者俯卧于摄影台,头

9、部正中面对照耀野中心,并与之垂 直。2前额和鼻部紧靠台面,使听酰线与台面垂直,将鼻根下1cm 放于照耀野中心。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对准枕骨隆凸上方3cm处,通过 眉间射至照耀野中心。十、颞骨岩部一适应证1. 胆脂瘤。2. 内耳病变。3. 听神经瘤。4. 渗出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慢性化脓性中耳 乳突炎。5. 良、恶性肿瘤。二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三注意事项一般无特别准备。四操作方法1. 伦氏位(1) 患者坐于摄影台的一侧或俯卧于摄影台上,向足侧倾斜35,被检侧紧靠台面,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平行。(2) 患侧的耳廓向前折叠,外耳孔置于照耀野中心的前上方处, 下颌略前伸,遮线筒靠近头部

10、。(3) 中心线对准照耀野中心,经健侧外耳孔上方约7cm处射入。2. 许氏位(1) 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将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可用胶布 粘住。被检侧靠于台面,头部呈侧位,前胸稍抬高,并用沙袋支撑。(2) 外耳孔置于照耀野中心前方和上方1cm处,使头部矢状面 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对侧手握拳支撑下颌部或用棉垫垫 平,坚持头部稳定。(3)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对准对侧外耳孔后方2cm 和上方7cm处射人照耀野中心。3. 梅氏位(1)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可用胶布粘 住。将外耳孔放于照耀野中心上方1/3处。面部转向被检侧,使头部 矢状面与台面成45角,下颌下倾,使听

11、毗线与台面垂直。(2)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545,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的额 部射入或向足侧倾斜10,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的额部射入。4. 斯氏位(1) 俯卧摄影台上,面转向对侧,外耳孔前2cm处放于照耀野 中心,将额部、鼻尖、额骨三点紧靠台面,使头部矢状面与台面成45 对侧听眦线与台面垂直。(2)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2。,对准被检侧的枕骨隆凸于外耳 孔连线的中点,射人照耀野中心。(3) 显示部位,该位置可显示颞骨岩部的后前位影像。岩骨的 尖部、上缘、下缘,乳突尖部和小房、鼓室、迷路区域和内听道等 都能显影。5. 汤氏位(1)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面对准台面中线,并与台 面垂直,下颌下倾,使

12、听酰线与台面垂直。(2) 照耀野上缘与头顶相平,下缘低于下颌骨,或将枕隆突对 准照耀野中心上方约5cm处。(3)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35,经两侧外耳孔后上缘连 线的中点射入照耀野中心。十一、颞骨茎突部(一) 适应证1. 茎突过长以及过度弯曲,增粗,茎突舌骨韧带钙化。2. 外伤。(二)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三) 注意事项一般无特别准备。(四) 操作方法1. 茎突(双侧)前后位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头部顶端垫高,向足侧倾斜13,下 颌稍仰起,使听鼻线垂直于台面。头正中矢状面对照耀野中线,乳突 尖置于照耀野中心,投照时口张大。2中心线:对准鼻尖垂直射入。2. 茎突单侧前后位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头

13、部顶端垫高呈向足侧倾斜13,下 颌稍前伸。使听鼻线垂直于台面,然后头颅正中矢状面向对侧旋转 5。2患侧乳突尖置于照耀野中心外2cm处,投照时患者口应尽 量张大。3中心线对准患侧乳突内侧2cm处,垂直射入。4此位置应分别投照双侧,以便对比。3. 茎突侧位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侧转,被检侧贴近台面,下颌前 伸,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瞻间线垂直台面,患侧外耳孔置于照耀 野中心。2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经对侧外耳孔下方3cm处射入。3显示部位:茎突显示于下颌角和颈椎间隙内。应分别投照 双侧,以便对比。十二、面骨一速应证1. 面骨肿瘤与囊肿。2. 外伤。3. 先天发育畸形。二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三注意

14、事项一般无特别准备。四操作方法1. 后前位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双上肢上举置于头部两旁。2头颅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与照耀野中线堆叠。3头稍仰起,使听眠线与床面成45,鼻尖部对准照耀野下 1/3 处。4中心线通过鼻根垂直射入。2. 前后位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头部正中面对准台 面中线,并与台面垂直下颌稍向下倾,使听眶线与台面垂直,面骨与 台面平行,将枕骨隆凸上方5cm处放于照耀野中心。2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530,对准门齿咬合面射入照 射野中心。3此位置适用于面部严重损伤而不能俯卧的病例。十三、颧弓一适应证1. 额弓部外伤,了解是否存有骨折及骨折移位状况。2. 颧弓部手术前准备。3. 累及额弓部的肿瘤性病变。4. 累及颧弓部的炎性病变。(二)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三) 注意事项1. 假设患者头部后仰后听眶线不与台面平行,中心线必须向足侧倾角 度,倾角大小以垂直听眶线为准。2. 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