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340190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研工作总结(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状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果,让我们一起仔细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的,现做一回顾总结。 一、仔细贯彻上级会议精神。 我校于0年8月25日29日,组织全体老师进行了暑假师德培训,观看温州市教化局郑建海局长的师德专题培训。也组织深化学习中小学老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方法严禁老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和市局制定的温州

2、市老师职业道德行为“十不”规定,深化学习实践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定。组织老师学习优秀老师的先进事迹等等。二、搞好听、评课及集体备课活动 讲课、听课、评课活动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本学期我校在每月都实行听、评课活动。通过听评课相互沟通、力求教学相长。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化教学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相识到老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必不行少,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加。三、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和反馈为加强对老师教学常规的督促和检查,一学期两次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状况刚好在全体老师会上进行通报,对部分做的不到位的老师进行

3、个别谈话,跟踪检查。学期末组长将每个组老师的教案、作业批改进行等级评定。 四、存在的问题 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备课本的教研氛围不够浓。工作落实不够到位,教科研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五、今后工作设想。 加大校本科研力度,切实抓好校本学习和培训。加强校内博客建设!丰富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六:、本学期取得的荣誉。 陈志容荣获20xx年度“县优秀少先队员辅导称号”并且,她辅导的学生金周龙参与县中小学生“与梦同行”主题演讲,获初中组三等奖;关于优质课,潘贤贤获县中职组其他学科二等奖、陈莹获县优质课中职组英语三等奖;李小华的(每天学点教化心理学)读后感花有存在的道理,小草

4、也有存在的道理在学科素养提升读书征文评比中获二等奖。校本教研工作总结2 我校自新课程改革试验起先进行以来,老师的教化理念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我校能加强领导,规范管理,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实行有力措施,促进我校课改试验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和逐步深化。 (一)健全完善“教学、教研、培训”三维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是一种敏捷务实,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为老师供应教学沟通研讨平台,提高老师业务水平的研讨活动,今年我校接着对这种教研形式进行强化和改进。首先,每周的“校本教研”做到“四个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主讲人。其次,能充溢教研内容,拓展教研的深广度。每周研讨的主要内容是: 1

5、、学习理解课程标准、驾驭新的教学理念,组织老师观看新课程的优质课和专家讲座的影碟;组织老师学习福建教化、明日教化论坛等刊物,并主动撰写课后反思、体会,踊跃向刊物投稿。 2、探讨一周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针对学习中的困惑,商讨对策,统一相识。 4、上课实践,一人执教,大家评析。研讨要注意实效,提高教学探讨的效益,不断促进老师专业化成长、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有效落实,推动课改试验全面、健康、深化地开展。每位老师均要做到每学期上一堂校级公开课、听课18节以上;每个练习单元均要在教学笔记上撰写一篇课后反思。学区将通过观摩研讨,教研沙龙,教学开放日、开放周等机制促进横向沟通,共同提高。(二)加大课堂教学

6、改革力度,推动课改试验工作。抓试验启动年级、带动滚动试验年级和非试验年级。我校要从实际动身,针对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经费紧缺,课改试验老师包班的多等问题,因地制宜,在教化教学实施、教化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方法、教研形式等多方面,探讨确定推动农村课改的措施。要接着开展城乡课改手拉手活动,加强与课改先进校的联系与互动,通过手拉手帮扶活动,共同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我校能从本校办学特色动身,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老师发展性评价、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等,确定一个教研课题或探讨项目,有安排的制订实施方案,开展试验探讨。能主动创设条件激励老师参加教化科研,立足老师的教学实践,开展教改试验,深

7、厚科研氛围,提倡老师人人参加教研、科研工作;我校能加强科研制度的建立,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 (三)建立完善质量监控机制。我校能切实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在落实老师教学的各环节中,能着重强化教学反思;进一步落实行政领导、老师听课制和教学开放活动,通过课堂开放机制加强督导、相互促进;能接着坚持并完善随机质量监控机制,通过教学管理检查,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指导学校教化教学工作;要切实重视毕业班的复习考试工作管理,既能遵循教化规律,又能讲究策略、科学支配。 本校老师经过仔细学习课改理念,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特殊是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

8、,都体现出老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具有较强的课改理念,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课改年段的老师能依托教材,从教材实际动身,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能大胆地创建性地运用教材,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科与学科之间有机整合。特殊是通过校本教研,本校的教学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改变: 1、教化观念的改变。参与课程改革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教化观念的诸多方面起先形成共识,如,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求得师生共同发展;相识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老师要敬重学生、关注学生、赞许和信任学生,满意学生须要;老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语言体现了人文关怀;老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9、,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等等。 2、课堂教学的改变。很多课堂一改过去封闭、呆板、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尝试把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呈现在每一节课堂上,老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注意教材与社会生活以及学生阅历的联系和融合,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老师激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赋于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建性得到了发挥。课堂上学生变得栩栩如生,富有朝气,充溢自信;课堂上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敢于说心里的话、自己的话。这种学生乐学、好学的课堂现象已经起先出现。 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已经看到了初步成效,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许多困难,但是我们

10、必需往前走,只能向前,不能后退。我们要勇于尝试,主动探究,大胆探究,大胆实践,主动推动基础教化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校本教研工作总结3 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依托,以培育老师实施素养教化的实力为重点,全面提升老师素养,培育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须要的,具有先进教化理念、锐意创新改革的老师队伍,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师资素养和学校教化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个中心,充分利用学校校本教研平台,做透做实校本教研文章。 一、制定校本教研与培训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增加老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提高学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重点培育一批具备实施和推广

11、新课程实力的老师队伍,促进基础教化课程改革顺当进行与发展。 (二)详细目标: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老师的综合素养和新课程的实践实力。重点关注老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目的是帮助老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参加者和主动的建设者。重点加强对新任老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工作。使这些老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改角色,并能担当起学校教学的主干力气。 二、加强管理,确保“校本教研”的有序进行。 (一)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校本教研八项制度,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校本教研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学校还 还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指导小组”,教研活动由校长负总责,分

12、管校长干脆抓,教育处、教科室负责人详细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加的教学探讨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探讨工作落到实处,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迹。 (二)建立周研讨制度。确定每周二的上午为专科组教研时间、下午为数学教研组活动时间,周三下午为语文组教研时间,开展形式新奇、实效性强的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沟通、反思教学状况,思索、研讨下次教学内容。从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沟通、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使老师在观念的碰撞与沟通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每双周一次集中老师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全体老师深化学

13、习课改理论学问,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此外,还为广阔老师供应专家讲座、观摩专家授课、学习专著等形式的专家引领的学习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每周写一篇理论学习心得。 三、丰富校本教研与培训内容: (一)老师通过亲身实践,比照新课程理念,主动剖析自己的教化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化观念,每两周至少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至少四篇经过整理的教学反思。 (二)推行读书笔记的撰写和积累工作,每月至少摘录一篇教化教学文章,并结合教化行为写反思。 (三)抓好骨干老师的培育工作,相对保持参与城区学科中心组人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骨干老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每学期,骨干老师必需在学校上一节汇报课或示范课,并主动与老师们进行

14、沟通切磋,共享阅历,促进教学探讨的深化实施。同时,骨干老师与新上岗老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协议”,期末学校依据协议内容对师徒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并评定等级予以嘉奖。(四)各年级每周至少有一次研讨沟通时间,实行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增进平常的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要求老师结合自己的探讨专题,以新理念指导教学,提倡即时沟通,老师之间相互听课,加强互动与研讨。将立足点放在解决课改试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化教学实践的结合上。使广阔老师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同年级语、数学科组采纳新的备课方式,优化教化资源。语文学科实行的是集思广益、

15、分工与合作的方法进行备课,同年级老师分单元进行备课,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施特性化教学。数学学科实行的是:零教案法。即执教老师干脆在书上写出教学重点、教学设想,写出简洁的教学步骤。这样,老师只要把握好教材重点,理清教学思路即可,减去了原来那些烦琐过程,体现教法的敏捷性。 (五)每学期结合教化教学实践至少供应一篇教学论文、一个典型个案或一篇优秀教学反思。 (六)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课题探讨。 (七)请进来走出去 学校每学期结合当前的教改实际和我校的教改实际,有重点地组织老师外出参与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或报教改提案,切实提高学习的

16、成效。另外,我们也将组织学校的学科教改带头人和校骨干老师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加强横向教学探讨和沟通,同时提高校骨干老师的知名度。(八)随堂听课校长、教育主任、教研组长要常常性地深化老师的课堂,对老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找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方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究。要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32节。 (九)城乡联动X年10月其次周起先了每星期一个乡镇的送教下乡活动,按乡镇学校的不同要求分别向*小学送出了由吴艳芬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课只有一个地球和*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以及由*老师执教的“三生教化”示范课学会合作;*小学送去了由*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七和*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鸡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