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重点注重特色加快新农村建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335909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好重点注重特色加快新农村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抓好重点注重特色加快新农村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抓好重点注重特色加快新农村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好重点注重特色加快新农村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好重点注重特色加快新农村建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抓好重点注重特色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举全市之力、尽其所能,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调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抓好重点求突破,注重特色求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的物质基础。潞西市有人口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2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0%以上,农民占绝大多数。因而加快农村生产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重点。要加大农业机械、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加强优质新品种试验示范、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贮藏、节水灌溉、保护性耕

2、作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绿色证书”、“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创建一批科技示范点,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使多数农户熟练掌握12项实用技术,“十一五”期间,以培训10万农民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使全市60%以上的农民掌握一门技术,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全面实施完善义务教育,强化职业学校教育和农村寄宿制教育;积极实施“劳务输出工程”;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组织实施好“兴边富民工程”30件实事。

3、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重点。要以芒市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发展遮放次中心城市及风平,轩岗、勐戛中心集镇,增强城镇的辐射、服务和聚集功能,促进城乡良性互动;以“一横二纵二环二边”为主的公路建设网络,新建公路198公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通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果;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保障体系和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乡风文明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建设新农村主要任务。要大力

4、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真组织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广播电视进万家”工程等;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做到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组有文化活动点,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食粮;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滋生和蔓延,开展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倡导移风易俗、婚事丧事从简的新风;全面贯彻全民道德建设规范纲要,教育农民群众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帮助农民依法制定适合本村、村组实际的乡风文明公约,以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村容整洁是改善农民生存

5、状态的基本要求。解决农村的环境设施建设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要求。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帮助其做好规划工作,而后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开展试点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村寨进行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以改水、改厕、改厩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建设;加强资源管理和利用工作管理民主是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组织保障。如何把基层民主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建设新农村的难点。要继续深化各项农村改革,巩固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乡财县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发

6、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定农村党员建设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从而推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以繁荣地方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探索适宜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重点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潞西新农村建设特点,不断总结、探索具体、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抓好重点求突破,注重特色求发展,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努力建设生产发展、人民富裕,生活改善、村容村貌改变、社会新风尚展现的新局面。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