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五年级)第一课(春意)电子教案(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335696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五年级)第一课(春意)电子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五年级)第一课(春意)电子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五年级)第一课(春意)电子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五年级)第一课(春意)电子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五年级)第一课(春意)电子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五年级)第一课(春意)电子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五年级)第一课(春意)电子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处学校小学部电子备课模板 年级: 五年级 科目:音乐主备人郭燕娟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课题第一课 春意课型综合课课时四教情学情分析1、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2、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3、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手法。教学目标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

2、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 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2、表演歌曲: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教学建议运用多媒体,钢琴等教学过程动态修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教学过程:一、聆听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视听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

3、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3.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 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5.三度(欣赏)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4、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二、表演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a.教师范

5、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

6、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4.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三、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1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2)人

7、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2.欣赏歌曲范唱。设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教师范唱曲调。(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

8、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2)歌词词义讨论。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二、课后拓展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音乐知识:切分音 正常的强弱节奏: 改写成 节奏,并唱一唱: 三、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春水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设问:春水从

9、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设问:(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二、儿歌与打击乐。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4、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三、拓展与研究。1、设问: 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3、研究成果表演。4、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四、课后小结板书设计一、课题二、音乐知识:切分音、强弱关系教学反思:备 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