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里氏硬度试验实施细则、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GB/T17394-1998 )编制二、 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TH160型金属里氏硬度计检测钢结构构件及部件硬度, 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三、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采用TH160型金属里氏硬度计及D型冲击装置检测和推定钢 结构构件和部件的硬度金属里氏硬度试验可在现场快速检测钢结构构件和部件的硬度, 并推定强度范围用金属里氏硬度计检测钢结构构件和部件的硬度, 除应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四、 操作人员凡使用金属里氏硬度计进行检测的人员,均应经专门培训方可进行测试五、 里氏硬度计1、仪器要求1.1金属里氏硬度计技术性能应符合表 A要求:表A冲击装置主要参数试验范围用途类型冲击体质旦C量g冲击能量N?m冲头直径mm冲头材料HL一般场合,孔D型5.511.03碳化钨200〜900内小空间DC型5.511.03碳化钨200〜900大型铸锻件G型20.090.05碳化钨300〜750表面及薄壁C型3.02.73碳化钨350〜960件1.2 金属洛氏硬度计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 0 C〜+ 4 C,相对湿度w90%,周围环境无振动、无强烈磁场、无腐蚀性介质及严重粉尘。
1.3里氏硬度计的示值误差及重复性应符合表 B的规定:表B冲击装置类型里氏硬度值示值误差重复性D型DC型G型C型490 〜830HLD490 〜830HLDC460 〜630HLG550 〜890HLC± 12HLD± 12HLDC± 12HLG± 12HLC12HLD 12HLDC12HLG12HLC2、仪器检验2.1里氏硬度计应定期按《里氏硬度计检定规程》 JJG747-91 进行检验,检验周期不超过12个月;六、标准里氏硬度块1、试验前应使用相应的标准硬度块对里氏硬度计进行检验,其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满足表C的规定:表C标准里氏硬度块硬度值示值误差示值重复性760 ± 30HLD± 6HLD6HLD530 ± 40HLD±10HLD10HLD七、检测技术1、必备资料和抽样方式1.1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1) 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名称;(2) 被测试件的生产厂家、规格、性能等级以及批号等;(3 )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4)检测原因或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1.2试验方法(1 )试验按以下程序进行:a. 向下推动加载套或用其它方式锁住冲击体;b. 将冲击装置支撑环紧压在试样表面上,冲击方向应与试验面垂直;c. 平稳地按动冲击装置释放按钮;d. 读取仪器显示的硬度值。
2)试验时,冲击装置尽可能垂直向下对于需要耦合的试样,试验面应与支撑台面平行,试验背面和支撑台面必须平整光滑,在耦合平面上涂以适量凡士林,使试样与支撑台在垂直耦合面的方向上成为承受压力的刚性整体 试验时, 冲击方向必须垂直于耦合平面(3 )对于大面积板材、长杆、弯曲件等试样,在试验时应予适当的支撑与固定以保证冲击时不产生位移及弹动4)试样的每个测量部位应进行5次试验数据分散不应超过平均值的土15HLD任意两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3mm,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mm八、数据分析1、里氏硬度值由以下公式求出:式中:里氏硬度(HL) = 1000 VB/VAVA 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冲击速度;VB ――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2、 用五个有效试验点的平均值作为一个里氏硬度试验数据3、 对于特定材料,欲将里氏硬度值较准确地换算为其他硬度值,必须做对 比试验以得到相应换算关系用检定合格的里氏硬度计和相应的硬度计分别在同 一试样上进行试验,对于每一个硬度值,在三个以上需要换算的硬度压痕周围均 匀分布地各测定五点里氏硬度,用里氏硬度平均值和相应硬度平均值分别作为对 应值,做出硬度对比曲线。
对比曲线至少应包括三组对应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