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名著指导教案喻知音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33104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索寓言》名著指导教案喻知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伊索寓言》名著指导教案喻知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伊索寓言》名著指导教案喻知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索寓言》名著指导教案喻知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年级七年级班级时间年 月 日课题 伊索寓言名著指导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2.学会读寓言故事的方法3.根据理解多角度地概括寓意4.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会积累等。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教师的引导,用朗读法、品读法、分析法、质疑法等品读作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寓意对人的教化作用,在名著的阅读中体会深刻的思想精髓,同时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分析故事内容。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集的方法,亦即“读什么、怎么读”。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实施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激趣

2、引导1、激趣导入。学生讲自己读过的伊索寓言故事,引出伊索寓言。2、出示故事,学生自读,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 故事:两只口袋驴和狼3、伊索寓言的 特 点伊索寓言 的 特 点: (主人公:以拟人化的动物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伊索寓言的结构特点: 先讲故事再讲寓意 二、品读作品,掌握方法 1.品析形象; 2.了解手法; 3.归纳寓意; 4.学会设疑。(一)读乌龟和鹰与鹰与屎壳郎 品析形象.朗读推敲,分析形象朗读学生朗读乌龟和鹰。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词语阅读,并注意朗读语气,如 “劝告”“根本” “再三”“粉身碎骨”等词,从中品出鹰与乌龟的形象。 .比较阅

3、读,品析形象1)分析鹰与屎壳郎中“鹰”的形象2)比较分析乌龟和鹰与鹰与屎壳郎两个寓言故事中“鹰”的形象,即乌龟和鹰中的“鹰”善良、有见识;鹰与屎壳郎中的“鹰”傲慢无理,瞧不起人,是遭人唾弃的。教师小结:读伊索寓言先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析形象,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主人公,在不同的故事情景中,动物代表了不同的人。 )(二)读家狗和狼,了解表现手法 朗读家狗和狼,把握表现手法。(借喻、对比、拟人手法) 教师小结: 读伊索寓言还要了解故事是通过哪些表现手法刻画形象的,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能鲜明生动的刻画形象。 (三)读蚊子和狮子归纳寓意读蚊子和狮子。学生揭示寓意, 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

4、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但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击败。 “我来找寓意”: 狐狸和狗 衔肉的狗教师小结:读伊索寓言要学会归纳寓意,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我们应抓住关键性句子去揭示寓意。 (议论句、总结句等。)(四)联系时代特征学会设疑学生朗读故事,教师点评。1、多角度探讨。以蚊子和狮子为例多角度交流读后启示。2、逆向设疑。 读赫斯克勒斯与财神联系时代特征设疑。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句,即赫斯克勒斯回答说:“我对他侧目而视,是因为在人间我总看见他和坏人在一起。” 推敲出寓意为,许多有钱人的财富往往是不义之财。教师引导:在当今时代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你能联系实际举例谈谈吗?教师小结:读伊索寓言还应学会设疑。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读书过程中,我们要敢于设疑,大胆设疑。 归纳总结:伊索寓言可以从品析形象、了解表现手法、归纳寓意、学会设疑几个方面去品读。(五) 伊索及伊索寓言三、自读作品,感悟交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以刚才推荐的作品为例,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品读,然后交流品读收获。四、总结,引导制定阅读计划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