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33104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经常听一些老师抱怨:很多很多学生上课时不愿去想问题,总是习惯坐等老师的答案;在进行“小组讨论式教学时,大局部中下生也是照搬组长或优生的答案,自己不去认真思考,结果小组讨论变得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另外,抄作业的问题在很多学校仍然未能得到基本解决以上几种情况说明,目前不少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比拟淡薄,我们的教学中尚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就是:如何才能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发展“双体互促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在群体中去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双体互促课堂教学特征“双体就是个体学生与学生所在的集体课堂教学中一般指学

2、习小组,“互促就是运用完善的鼓励机制使个体学生与集体相互促进,共同开展。“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就是指由名学生组成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小组从事学习活动,在课堂上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给小组中成员充沛解决时机互相交流,互相检查等,用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合理评价。根据对学生个体完成情况的评价结果给予学生所在的集体小组进行奖励或制裁。这样,把学生个人的成功与否和学生所在的集体荣誉连在一起,促使学生努力完成教师给予的学生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上自觉地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帮忙,互相催促互相促进。二、良好的个性素质是良好的群体的保证。一个班级是一人“群体,一个小组也是一个“群体,而组成班级或小组

3、这个“群体的一个个“个体,就是学生。个体素质的累积构成了群体素质。因此,“个体的优劣直接影响“群体的好坏。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每一个“个体至少绝大多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骤,才能保证教学目标不打折扣地实现,从而提高全班的教学质量。一个小组也是一样,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只有这人小组的每一个“个体积极主动地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互相研究,取长补短,综合意见,才能真正弄明白问题,到达共同提高的目的。相反,如果全班学生长期只是被动参与,靠老师硬“灌,如何能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那么?如何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素质教育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在小组讨论中,如

4、果长期靠一两个人组长或优生想出答案,再告诉大家,一方面不能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另一方面还会有反作用,组长或优生长期只“出不“进,没有收获,就会丢失积极性;组员只是被动参与,鹦鹉学舌,没有主动精神,没有成功感,长久下去,也会兴味索然,无任何效益可言。如此以来,提高全班学生素质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必须想方设法培养良好的学生的个体素质,调动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三、如何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教学办法上,学生独立思考与相互研究相结合。相互研究利于集众人之思想于一炉,共同提高,到达 + 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麦斯等人的实验说明,合作学习优于个人学习,因为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

5、、认知格调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合作性的交往中他们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忙、取长补短,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发明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而独立思考是发现学生个性见解的有效办法,是相互研究的根底,思考的结果是研究交流的主要内容,没有思考的研究只能是空谈或抄袭。因此要特别重视独立思考的作用。具体操作上有两种处理办法:对于较简单的问题,没有必要进行讨论,就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结果抽签进行抽样检查;对于难度较大、需要共同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个人拟出初步答案,然后再在同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经过认真独立思考后,学生讨论时才有话可说,有内容争论,形成真正的讨论研究的氛围,

6、学生也自然会有所收获。但是要注意时间的调控,即合理安顿好独立思考与相互研究的时间。既要让学生有充沛思考的余地,又要略有紧张,以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但不能快到逼学生抄答案的地步。这样才会发挥出相互研究的最正确效益。设计问题和抽样检查提问时注意激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果老师要求学生讨论问题的答案是相同的、固定的或是现成的,就会束缚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开放性。实践说明,问题的争议性越大,越是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与争论。为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注意问题的思考价值和灵活性,要求学生想到讨论不是为了对答案,而是交流意见。要尽情地去想,尽情去说,只要能自圆其说,都不算错。在抽样答复时对答的内容多的学生给

7、以激励褒扬甚至奖励,答错没关系,不出声或过于简单的那么给以批语或惩办。此外,被提问的学生答完后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抢答,充沛发表意见,但答案不得重复。这样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以便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答案来。示例,我在教授?岳阳楼记第五段时让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在文中叙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和剧烈争论之后,总共出现了十一种不同的合理的答案,比我预想的还要多,其中抢答的有不少是根底较差的学生。个别辅导差生,缩小差距,增强其参与的信心和能力。一般的讨论,往往是优生唱主角,差生当听众,很难到达预期的目的。差生参与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有两种:自卑和不懂。自卑,就不敢去想,不愿去想,不相

8、信自己,以为自己想的答案都不可能对;不懂,即不知道怎样去想,即使想也想不出,结果,也就不愿去想,甚至不敢去想,当然只能当听众了。老师可以想方法把这些“听众改变过来,变成“演员,利用一切时机,对差生进行辅导,教他们思考的办法和思考的胆量,帮忙他们提高成绩,以增强参与的信心和能力。示例在独立思考时,教师可以走到差生中间,同他们讨论,给他们提示,教他们思考问题的办法与角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这样,差生在小组讨论时就有话可说了,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加强个人的责任心、荣誉感、集体观念和自我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渗透品德教育,教育他们培养对他人负责、对小组负责的精神和为小组争光的集体观念,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培养“小组因我而光彩,不要小组因我而羞耻的思想。努力为小组多做奉献、少添耻辱。这样当他们因自己一种与众不同的答案而给小组带来奖励时,内心会产生较强的荣誉感和满足感,从而促使其更积极的思考问题。综上所述,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要靠我们老师去调动和培养,只有充沛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良好的主体性素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参与程度才能大幅度提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教学原那么才能得到切实贯彻。易程度以及训练的经常性等等有一定的关系,现在还处在探索阶段,在此不再累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