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

上传人:din3****8551 文档编号:509329293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7.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内容完整)HIGH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THEME CLASS MEETING(PLETE CONTENT)汇报人:时间:20XX.X01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02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03 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04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目目 录录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You

2、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05 什么是犯罪?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06 我们要怎么做?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

3、u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0 01 1犯罪和我犯罪和我们们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p在我们身边,未成年人犯罪的实例并不少见。p海南“龙虎帮”犯罪团伙中有2名成员未满18周岁!p年龄不大的孩子,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p不懂违法和犯罪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此次调整“小大人”的门槛,意味着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

4、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也得负法律责任了。就是说做了错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一定代价。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0102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是开始有了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不良行为又划为两类1.不良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不

5、良行为,是指违德(社会公德)、违纪(校规校纪)、违法等越轨行为,也就是说,轻微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0 02 2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第三十四条: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违

6、法行为0 03 3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什么是犯罪?什么是犯罪?什么是犯罪?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

7、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0 04 4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违法和犯罪的关联?违法和犯罪的关联?违法和犯罪的关联?区 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处罚的方式不同联 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负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取的惩罚措施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承担接受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8、)违法和犯罪的关联?例一有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毁坏路边的小树。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例二几个同学并排骑自行车在公路上相互追逐。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一般违法行为只是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规定,只是受民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方面非刑罚制裁方式的处罚。-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一种行为0 05 5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两者的区别前者,涉及的是道德问题(道德

9、规范);后者,涉及的是严重危害社会(已经触犯了一些法律),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现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 一是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二是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三是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四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劫 五是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

10、品易诱发性犯罪六是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七是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厌学,滋生不良行为。-01好奇心的试探,引发不良行为。-03放纵不良习气,产生不良行为。-02无序张扬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行为。-04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严重不良行为”由此可见,一般违法任其发展,有可能滑向犯罪。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良行为0 06

11、 6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要怎么做?01首先,“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这是对犯罪进行自我预防的基本条件。02其次,应当“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这是对犯罪进行自我预防的基本条件。02第三,未成年人应当“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未成年人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的重要主观条件。怎怎么么做做我们要怎么做?加强自身修养,谨防别人伤你。珍惜学习机会切莫虚荣攀比提高鉴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谨慎交朋友掌握自救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