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328479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启发式教学艺术八法读书心得启发式教学可谓课堂教学的点金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的效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掌握课堂教学这个点金术,才能确保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思维, 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能力,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果和高效率。1.认清特点,把握关键。每个教师要想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首先必须认清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和把握住关键启发一词, 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 ;发,谓达其辞。后来,人们概括孔子和朱熹的思想,就合称启发或启发式,

2、其原意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后来,学记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个原则,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 ;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 ;指明学生的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启发式教学的经验论述中可以看出,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在于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现代教学对于启发式教学具有更高的要求,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怎样做到: 重在点拨

3、,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我们谈把握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并不排斥和抛开传授知识,而是要辩证地处理两者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有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 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又注意传授知识。二是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启发式教学要求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启发、诱导、激励,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启发式教学敢于打破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教

4、和学生学两个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适时合度,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要讲最佳火候,寻找最佳突破口。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求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 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 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 达其辞的最佳火候。实践证明:教师准确地把握好时机, 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心灵的乐曲,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同时,教师启发学生的问题深度的难易要适中, 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量度的多少要相应,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跳一跳,摘桃子,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启发式教学要想真正取得实效,还必须了解学生实际, 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启而有

5、发,问而有答。了解实际包括: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 已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 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的启发才会有方向性、针对性、有序性、层次性,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席话,才能恰到好处地启发诱导,促进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3.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分析、 研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做到重点明确,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抓住主要矛盾,在要害处进行启发。启发式教学要启在主要问题上, 发在解决的关键点, 这就必须分清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齐抓。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 是学生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由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的

6、矛盾转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矛盾的斗争和不断转化的情况较为复杂, 但在复杂的矛盾是,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必定有一个主要矛盾,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善于捉住和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 ;不能把教学中的各种矛盾等量齐观,均衡处理, 而是分清各种矛盾的性质和所处的地位,在一定的时间内抓住一个主要矛盾。启发要启在关键外,抓住要害问题进行。当然,抓主要矛盾是有序的,要根据教材、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客观要求,一个个抓下去,环环相扣,这样就会使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处处闪光,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教学民主,多向传递。教师的教学作风是民主型的,还是专制型或放任自流型的;教学信息

7、是单项传递交流, 还是双向甚至多项传递交流, 这直接关系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 教师的教学作风能够民主化, 就能形成一种师生心理相容的局面,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在良好愉快的环境中,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背,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师生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同时,启发式教学不仅提倡教师在讲解中进行启发,而且更倡导采用多向交流形式进行启发, 例如,既运用讲授法进行启发,又运用问答、讨论、直观等方法进行启发, 使教学呈现多项交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教学民主、多向传递过程的同时,教师还要做到反馈强化。教师在教学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8、有较好的注意分配能力,及时捕获准确的反馈信息。 对于学生所作出的反馈信息, 教师应做出及时而准确评价:对于正确的给以肯定,对于错误的予以纠正,及时强化学生的思维操作,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5.树立目标,奋发斗志。目标奋志启发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如果一个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就不会产生旺盛的斗志和充沛的精力。目标奋志启发要求做到: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学习的崇高目的和远大理想,这样就会促使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树雄心、立壮志,产生顽强的斗志,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让学生知道学

9、习的社会意义,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属于间接动机。诚然,学生热爱学习,产生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要靠直接动机的引发, 但间接动机也是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激励学生苦学不辍、勇往直前的巨大内驱力。6.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创设问题情境是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 创设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可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地遨游。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 是智力发展的翅膀。 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能够催人奋进。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师生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而且也有师生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 两者水乳交融,共起作用,

10、这样,教学活动方能生动活泼,饶有兴味,取得成功。创境激情启发要求教师做到:创设愤悱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现成的知识, 也不应满足于简单地解决一些问题,而应给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题,促使他们不能单靠已有知识和习惯就可解决,而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当学生跃跃欲试, 处于愤悱境地时, 教师才去启发、 点拨、诱导。7.设置疑问,激活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答疑解惑,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是发展学生思维力,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激疑导思呢?教师要学会设疑。 具体做到:在巧字上设疑。设疑贵在巧,巧表现在设疑的方法要巧、

11、时机要巧、地点要巧、方法巧,表现在设置的疑问能创设愤悱情境,使学生产生解疑的渴望。时机巧,表现在设疑的时机要寻找最佳点,是课始、课中,还是课尾,都要巧作安排。地点巧,表现在设疑要设在学生思路容易堵塞的地方,然后释疑解惑,开通思路,启迪思维。在关键处设疑。 设疑要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使学生带着问题钻研教材,认真听课在积极的思考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无疑处生疑。 设疑启发,还要注意在学生容易忽视而又与关键处相关的平淡处巧设疑难, 使学生从未知有疑转化为渐感有疑,从而引起思考,引导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8.类比联想,比喻引趣。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与知识之间,通过已知比未知,唤起学生的联想,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这是启发式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类比联想启发,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引导他们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联想去解决疑难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效果。比喻也是启发式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具体形象的、学生熟知的事物去比喻说明那些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激发学生联想,启发学生对照化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生动活泼进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