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32620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学设计【内容主旨】1956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的中国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左倾”思潮兴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重大失误。探索中的曲折和失误说明只有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政策方针,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教学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过程和结果;理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前进;阅读文本和图片,区分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并从中汲取历史信息;感受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体悟经济建设要结合国情,重视客观规律,实事求是。【重点难点】重点:中共八大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倾”错误【教学过程】环节1:播放

2、视频“三面红旗万万岁”,导入课题。设计意图:借助老电影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导入新课题。环节2:出示材料一、二,设计问题:“新中国建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对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思考呢?”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环节3:出示材料三、四,设计问题:“1956年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已警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问题,开始独立思考、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环节4:出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五),分析理解当时中国

3、的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环节5:出示材料六,1958年的人民日报,其中有大量关于农作物放高产卫星的报道,判断那些报道的可信度,分析产生这些报道的原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何为有意史料,初步掌握从有意史料中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环节6:出示顾准日记,引导学生判断日记的可信度,并分析三面红旗带来的恶果之一饿肚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何为无意史料,初步掌握从无意史料中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环节7:教师进一步设计问题:为什么当时的报刊报道和当时的日

4、记记载大相径庭?引导学生认识那个疯狂的年代发生的疯狂的事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初步了解两种史料的特征,并初步掌握从中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环节8:学生出示收集的1959年的长春电影画报,根据前面的学习,判断这是有意史料,并分析其表层信息和深沉信息。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区分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以及从中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此环节意在巩固、落实,实现所学知识的迁移。环节9:出示材料八:转入“国民经济的调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继续在曲折中前进。【板书设计】探索一、论十大关系:中共开始探索的标志探索二、中共八大:集中力量发展生产

5、力探索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探索四、国民经济的调整【资料附录】材料一:(搞社会主义建设)“建国之初,没有办法,搬苏联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65页。材料二: 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材料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956

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四: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五: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

7、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上完成,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六:材料七:对于当年饿饭的情景,顾准先生在他的日记里有如下记载:1959年11月4日民工队来买菜的人说,村里的红薯已经吃光了,这应该是真的。刘引芝的父亲死了。肿病劳动过度,营养不良。缝纫室张的哥嫂同时死亡,也是肿病。11月20日二顿均以红薯叶当菜。在冀鲁豫时不能下咽的,这回全部吃完。11

8、月22日三顿吃红薯叶,每饭一碗。晚间菜稀饭,加大碗红薯叶,翌晨拉肚子。12月22日除民间大批肿死而外,商城发生人相食的事二起,19日城内公审,据说20日要公判。一是丈夫杀妻子,一是姑母吃侄女。 顾准:顾准日记,北京,经济出版社1997年,页1258材料八:“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去调查它,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毛泽东1960年十年总结【推荐书目】1、胡乔木回忆编写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吴庆生:对1958年建设总路线的历史审视,求索,2003年第5期4、林 源:三面红旗毛泽东晚年问题的症结,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上海市民星中学 黄青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