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324096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议论文人物素材整理:1、贺铸总述: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出生于卫州今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局部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

2、,又近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人物简介: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程俱贺方回诗集序。贺铸的性格很特别。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说他豪爽精悍,喜面刺人过。遇贵势,不肯为从谀。叶梦得贺铸传那么说他喜剧谈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无遗词,故人以为近侠。贺铸自己也说:

3、铸少有狂疾,且慕外监之为人,顾迁北已久,尝以北宗狂客自况。庆湖遗老诗集自序所以豪爽之气、侠客之风、狂士之态应该是贺铸的精神主体。而六州歌头正是这样一首寓豪士、侠士和狂士于一体的自况生平之作。龙榆生评说此词:全阕声情激壮,读之觉方回整个性格,跃然于楮墨间;即以稼轩拟之,似犹逊其豪爽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其极意推崇之情,溢于笔端。由于耿介豪侠,入仕后喜论当今世事,不肯为权贵屈节,因而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著有东山词,现存词280余首。贺铸词于温柔缱绻之外,复有奇崛壮浪之姿。词学家龙榆生曾撰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一文,对胡适词选不录贺词心存耿耿,并举此首六州歌头为例,以为在东坡、周美成

4、间,特能自开户牖,有两派之长而无其短。即今而言,龙氏之论犹堪称独具只眼。豪放词风从轼的别开生面到辛弃疾的蔚然成风,贺铸这类硬语盘空、英姿磊落的词,应是其间的重要过渡。其大方豪纵之作,影响较大,如辛弃疾就受其影响;他的词作多从唐诗取其藻菜与故实,这种词法那么影响到周邦彦,当时人以贺、周并称。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贺铸在和州今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新党变法的许多成果毁于一旦;对外又恢复了岁纳银绢、委屈求和的旧局面,以致西夏骚扰日重。面对这种情况,词人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笔填词,写下了六州

5、歌头这首感情充分、题材重大、在北宋词中不多见的、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豪放名作。相关事件: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闾里子规行的雄心壮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英雄豪侠不为世用,边塞面临异族入侵的威胁而无路请缨。词中包含的不仅是人生失意的悲愤,而且含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开创了南宋词人面向社会现实、表现民族忧患的先河。而词的上片所展示的少年豪侠的雄姿气概,下片悲壮激越的情怀,继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之后进一步改变了词的软媚情调,拓展了词的壮美意境。而其行路难缚虎手表现豪侠的困厄和纵酒狂歌的神态,又具有白诗歌的风神,也是北宋词中罕见的别调。北宋词人大多是儿女情长,英雄气

6、短,唯有贺铸是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作品特点:贺铸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局部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1、 阮籍总述: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国时期诗人。字嗣宗。留今属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那么采取慎重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人物思想:阮籍早年崇尚儒家

7、思想,志在用世,后来发生晋禅代的政治动乱,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因此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激态度,转到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轨道上来。在阮籍的自述诗咏怀诗中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可以看到这一点。另一方面也受了当时盛行的玄学的影响,阮籍自己也是晋玄学中的重要人物,他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通老论、达庄论。不过他对儒学也并不一概排斥,如他在乐论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礼作乐对于移风易俗要性,认为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礼乐正而天下平。阮籍在社会政治观上主自然排斥名教,想建立道家所说的无为、无君的社会。在哲学观上,阮籍赞同老庄的达的观点,认为达的根本途径或根本方法即为齐物。正始

8、时期的阮籍强调天与人的统一,竹林时期的阮籍那么以自然排斥名教。阮籍思想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对天人之关系的理解不同,而且也表现为对其本身意蕴的规定不同。文学特点:咏怀诗阮籍的咏怀诗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和形象塑造等,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8 比兴和形象塑造是咏怀诗最重要的艺术手法。咏怀诗注重炼字,看似语言朴素,不事雕琢,其实意境旨远,用词贴切。阮籍咏怀诗的意旨,如同钟峡所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咏怀诗的思想容非常复杂而广泛,但突出的是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伤和对现实的无法忘怀,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种忧愁焦虑的情绪。论说文阮籍的论说文,都是阐述其

9、哲学观念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乐论等。这些论说文,都是采用答客问的辩难式写法,主人公那么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所以读者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为自己塑造的玄学家形象。文章注重构造上的逻辑层次,一般都首尾照应,论证逐层深入,善于作抽象的、本质的分析,表达了晋时期思辩方式的进步。它们的语言风格比较朴素凝重,不尚华饰,稍有骈化的痕迹。同时阮籍在其作品中流露出较浓厚的仙隐思想,如大人先生传。但是却无轻松闲适,飘然轻举的容,而是充满苦闷,哀伤和孤独的情怀,这是由当时的形式所迫。历史评价:明人靳于中盛赞阮籍人品之高尚,称他为命世大贤。出自阮嗣宗文集序鲁迅评价:阮籍作文章和

10、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大方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宋的颜延之已经说不大能懂,我们自然更很难看得懂他的诗了。他诗里也说神仙,但他其实是不相信的。历代关于竹林七贤的排序,阮籍总是名列第一,可见阮籍的在士人中的名望之高。如:世说新语任诞明确地把阮籍排在首位,嵇康次之,山涛居第三位,余人皆在三名之后。名士传的排列的次序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伶、阮咸、王戎。2、 左思总述: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纸贵。另外,其咏史诗、娇女诗也很有名。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后人辑有左太冲集。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

11、家迁居,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方进攻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文学成就:左思出身寒门,虽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却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只好在诗中表述自己的抱负和对权贵的蔑视,歌颂隐士的清高。左思所作琴曲有招隐,收入神奇秘谱之中,并在解题中引录了他的两首同名诗,此外,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也有人认为是他的作品,这些作品中都贯穿着隐逸思想。左思作品旧传有集5卷,今存者仅赋两篇,诗14首。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左思的作品收录于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汉三

12、国六朝文和逯钦立所辑先汉晋南北朝诗。相关典故:纸贵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然而,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懊悔生了这个儿子。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

13、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场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衡写的两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美的文辞,写出了东京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开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都邺城、蜀都、吴都写入赋中。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场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收集好后,他闭门客,开场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可是,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他却受到了讥讽。

14、当时初入的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猜他写成的东西只能给我用来盖酒坛子!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华。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动了。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他称赞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

15、文章推荐给世人!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他还请来著作郎载为三都赋中人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人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这就是三都赋开场不传于世人原因啊!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行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嘲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断定假设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其中当然有鉴别力上下人区别,可是更重要人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晋代左思作齐都赋一年始成。复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赋。在其舍中院,以及茅厕皆置纸笔,偶得佳句,当即录之。自认所学不多,便求为宫禁藏书郎。其赋成后,仍未获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