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32321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排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给排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给排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给排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给排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排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排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给排水论文 院系: 建筑工程系 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 建环0902 学号: 200909010219 学生姓名: 白浩佳 指导教师姓名: 欧阳军 水是人民生活、生产必备的资源。没有水源的建筑物是不具备使用功能的。作为建筑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给水 、排水和消防工程。有的高档的小区有中水系统,可以直接把生活的污水加以利用。消防工程是为了在火灾的初期和中期对火灾加以控制,在消防车达到之先进行灭火。排水系统时将人们生活生产产生的污水废水排出建筑物,送到污水处理厂的一套系统。给水系统是为人民提供生产生活比不可少的水资源。在不同

2、的地区、不同的小区里,不同的水,被送到个个房间里。一个完整的建筑物必不可少有给水排水系统和消防工程。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前相当一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并且城市缺水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因此,城市中建筑的供水系统显然尤为重要,建筑的节水方式也需要有所改善和提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水的使用方面,不仅要求水压、水质、水量能满足用户要求,叉要经济合理,因此合理的选择给水方式是建筑给水设计的关键。建筑的给水方式即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合理的供水方案,应综合工程涉及的各项因素如

3、技术因素包括:供水可靠性、水质、对城市给水系统的影响,节水节能效果,操作管理,自动化程度等:经济因素包括:基建投资,年经常费用,现值等;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对建筑立面和城市观瞻的影响,对结构和基础的影响。占地面积,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抗寒防冻性能,分期建设的灵活性,对使用的影响等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供水方式可分为:一、无水箱给水形式1外网直接供水方式:与外部管网直接相连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一般适用于单层和多层建筑,高层建筑中的下几层。此种供水方式系统简单,水质较好,故设计中应优先选用。2水泵升压直接供水方式:(1)、不分区供水方式:由水泵直接从外网抽水或通过调

4、节池、吸水井抽水升压供水,一般适用水多层建筑。(2)、分区并联供水分区供水,各区设水泵直接从外网抽水或通过调节池或吸水井抽水升压供水,一般适用于高度不足100m 的高层建筑。此供水方式高区泵扬程高,输水管的管材及接口要求比较高,事故只涉及一个区,不会造成全楼停水。(3)、分区串联供水:分区供水,用泵赢接从外网抽水或通过调节池、吸水井抽水。各区自成系统,每一区的各级提升泵需应匹配,使用时应先启动下一级泵。才启动上一级泵,一般适用于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不会造成全楼停水。3水泵升压,减压闽分区供水:用水泵直接从外网抽水或通过调节池、吸水井抽水升压供水而下区采用减压阀减压供水。此种供水方式有

5、较强的维护管理能力一般适用于高度不超过l0m 的高层建筑。当水泵出事故时则造成全楼停水,能量浪费。4.冰泵及气压罐联合供水由泵直接从外网抽水或通过调节池、吸水井抽水。二、设水箱给水形式1单设水箱给水:该形式与外部管网直接相连,一般利用夜间外网压力高时水箱进水,供白天用水。当采用此种供水形式时,水箱容积必须确定合适。但当外网水压高时,水箱内贮水时间过长,水质较差。2水箱水泵联合供水形式:(1)、不分区供水:由泵直接从外网抽水或通过调节水池(或吸水井)抽水升压供水,一般用于多层建筑。(2)、并联单管供水:分区设置高位水箱,用泵加压单管输出水至各区水箱,由水箱供水。(3)、并联多管供水:分区设置高位

6、水箱,各区有水泵与输水管输水至水箱,通过水箱供水。该形式适用于不允许全楼一起停水,一般用于不高于l00m的高层建筑。(4)、串联供水:分区设置高位水箱,各区下部设立,满足本区需要的提升泵及与上区提升泵相匹配的传输泵并联锁。一般用于大于l0m的高层建筑。(5)、水箱减压供水:分区设置高位水箱,全部用水由泵升压送至最高的水箱,再分区送到下区水箱。(6)、分区、减压阀减压供水:水泵统一加压,仅在顶层设置水箱,利用减压阀供水,此形式适用于中间层不允许设水箱,当地电费较便宜,水压要求不太高。一般用于高度不太高,分区较少的高层建筑。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多为多层住宅与高层建筑,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多层住宅建筑

7、愈来愈多,建筑高度和用水量标准的加大,给原来已十分紧张的供水管网又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为了解决住户的用水,部分新建建筑纷纷增加二次加压装置(管道泵、气压罐等),尽管耗资、耗电,但因停电或其他原因的影响,住户的供水仍不能完全得到保证 对于新建多层住宅,解决供水问题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解决水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宏观上的供水能力的提高,如扩建、新建水厂,改造市政管网,增大供水量,提高供水压力,以满足多层住宅建筑的用水需求。然而供水方式的选择也是尤其重要和不可忽视的。多层建筑通常使用的供水方式分直接供水与间接供水方式;集中供水与间接供水方式。(1)直接供水方式:任何给水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

8、采用直接的供水方式,住宅建筑采用直接供水方式具有系统简单、投资省、水质不受外界污染等优点;在管网水量、水压满足住宅给水要求时,就尽量采用此供水方式。(2)间接供水方式;由于市政供水基础设施落后于住宅建设的发展,不能满足住宅区直接供水水量、水压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间接供水方式。设计一个住宅区,如是间接供水方式时,又需要确定小区是采用集中供水,还是采用分散供水。有些地方的做法是:当多层建筑住宅区用户在400户以下时,宜采用屋顶水箱分散的供水方式;当多层建筑住宅区用户在400户以上时,宜采用水池、加压水泵的集中供水方式。(3)分散式供水方式中:屋顶水箱法具有储水量大、供水可靠性好的优点,但是它的缺

9、点是顶层住宅的水压不足,影响设施的使用,而且管理不当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等。集中供水方式中:水池、水泵(变频调速)的供水方式,从满足用户水量、水压、水质角度出发,一定规模的住宅区采用这种方式,供水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我国的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或建筑高度超过24 m的其他建筑。目前,我国城市中日益增多的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并且在高层供水中由于高度的原因能耗很大。在高层建筑中,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同时为了防止下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其给水系统必须进行竖向分区。其分区形式主要有串联式、并联式、减压式和无水箱式。与此同时,在我国现有的高层

10、建筑中,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较严重的,为了节约水资源,我们可以采取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的减压措施,也就是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只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减少超压出流的技术措施;或者采用节水龙头。我们还应该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热水供应已逐渐成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调查,各种热水供应系统,大多存在着严重的水量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开启热水配水装置后,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才能正常使用。这部分流失的冷水,未产生使用效益,可称为无效冷水,也即浪费的水量。无效冷水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从建筑热水系统的各个环节

11、抓起,减少无效冷水的排放。我们也可以充充分利用室外市政管网水压直接对高层建筑下面几层供水对于节能和安全供水都是有利的。它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提升上楼的能耗,因为高层建筑中用水量大的部门,如洗衣房、浴室、餐厅等都是布置在裙楼的下面几层。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用无负压供水装置直接连接到市政给水管网抽水加压,也是一种节能的给水方案。无负压供水装置能有效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达到节能的目的而对市政给水管网或有压管网不产生负压,能稳定和调节流量。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垂直分区的目的,是保证给水设备卫生器具的正常使用,避免压力过高,但把多余的水压通过设置减压阀(减压控板)等人为的消耗在配水器材的局部损失上,造成了不

12、必要的能量浪费。或者是配水器材供水大大超过额定流量而造成水量浪费。建筑的供水系统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建筑的节水,不过任何一种给水方式均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就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同时改变人民的用水观念,也会对建筑的节水又很大的帮助。 环保是未来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于每一个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者来说,环保问题绝不是将污水简单处理达标排放那么简单,它贯穿于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建筑给排水的绝大部 人类为生存、发展和繁荣不懈地努力和创造,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在享受大自然无私给予恩赐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同样肩负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作为与环保工作息息相关的给排水专业工作者,从我做起,从本

13、职工作做起,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节水、节能和二次供水的污染防治等几个方面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一、节水:1、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 水泵- 水箱的供水方式。推广

14、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花管、长流水的小便槽。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 台或2 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 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热水水

15、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 65 的热水。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

16、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包括工业余热、废热、烟气余热、蒸凝结水、热风能量的回收和梯级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性锅炉房的热水或蒸气作热源。可采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应生活热水。当地电力供应较富裕的地区或鼓励夜间使用低谷电的政策时,可采用电能作为热源或直接制备热水。从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应合理配置组合各种不同热源的比例关系。对集中热水系统远距离的少量供热点可采用局部加热方式;对不同场所可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5560 。应合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