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32285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学案(编号23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主备:刘景权 审核:胡家芬 做题:乔新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课本基础知识回顾(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事实上,信息也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2.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形式,如物理信息、_、_、_等。(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以_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包括光、_、_、_等。例如:向日葵幼嫩的花盘向光生长与_有关;蜘蛛网的振动频率也是物理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

2、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的性外激素等。生态系统中以代谢产物等_传递的信息称为化学信息,包括_、_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表现或_传递的信息称为行为信息,包括舞蹈、运动。例如:丹顶鹤求偶时双双起舞;孔雀开屏;蜜蜂的舞蹈等都是行为信息。(4)营养信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举例:狼与兔根据气味的捕食与躲避猎捕。生态系统中以食物或养分传递的信息称为_,包括食物的数量等。如生态系统中得食物链和食物网就是生物的营养信息系统。3.信息传递的作

3、用: (1)在个体与种群中的作用:信息传递有利于_的正常进行,也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2)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信息能调节生物的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4.应用: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_;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典例: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题号前1、(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春暖花开时节,蜜蜂在找到蜜源后,会通过跳舞向同伴传递相关信息。这种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2、(2007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 B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D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3、(2

4、009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各种信息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萤火虫发出的光 B.鸟类的呜叫声C孔雀开屏 D昆虫释放的性外激素 4、用黑光灯诱杀害虫是利用了生物的什么特性?这种信息属于哪一种类 A趋光性、物理信息 B向光性、物理信息 C趋光性、行为信息 D向光性、化学信息5、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既有报警作用又有防御功能。这种气体信息与下列哪种情况传递的信息是同一类型A蒲公英即使在很弱的磁场下,开花也要晚很多B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C胡桃树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起毒害作用D地行鸟发现敌情时,雄鸟就会急速起飞,扇

5、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信号6、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抱子发芽的化合物,若将这种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人土中,就可以使休眠抱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7、下列生物现象是受温度这一物理信息影响的是A蛾类在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 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 D柳树喜欢在强光下生长8、生物根据环境信息的变化能A. 调整自己的

6、生活和行为 B. 调节繁殖速度C. 改变生物自身的遗传性 D. 进行自我保护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10、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学案(编号232)

7、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主备:刘景权 审核:胡家芬 做题:乔新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课本基础知识回顾(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概念:生态系统保持_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的稳态(也可以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生态系统的_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2产生原因: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干扰,具有一种_、_和_的能力。3.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原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_,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越简单,则_和_的能力就越弱。(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

8、的能力,取决于其物种组成、营养结构、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4. 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_调节方式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够_或_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维持_。(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5. 生态系统的稳态具有_。当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生态系统或的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态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例如,当大片森林被毁灭性地砍伐后,可能导致_异常、_流失、_衰退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子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

9、节能力会迅速丧失,这样,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就是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崩溃的鲜明例子。)6. 此外,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总是由相对适应这个环境的物种类型所组成。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延续能力也对生态系统的_产生一定的影响。7. 深化拓展:.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种类): (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联系: _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 二者是_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

10、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特点:(1)不同的生态系统在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差别,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_越复杂,其_的能力就越强,_就越高,_就越低。(一般)(2)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_,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的协调。例如:如果要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需要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控制病虫害等。(三)实验:设计和制作生态缸(或生态瓶) 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观察

11、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态系统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性。 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典例: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题号前1、(2007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有同学尝试设计生态瓶,在制定方案时,下列有关设计的方法步骤错误的是 A合理搭配瓶内生物与非生物的成分 B按合适的比例放人不同营养级的生物 C生态瓶摆放在光照适宜的位置 D定期向瓶内投放食物2、(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