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322691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江苏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江苏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江苏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江苏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江苏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江苏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江苏地理学业水平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地 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图1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12题。1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 A高温晴朗 B低温晴朗 C阴雨连绵 D狂风暴雨2011年ll月3日l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2为“天宫一号乖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北京时间11月14日20:

2、00天宫号与神舟八号第2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4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5,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图3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

3、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9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A B C D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l0l2题。10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11甲处谷地成因是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12乙河上游

4、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 B结冰期缩短 c年径流量增大 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图7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l315题。13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一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14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河流 C地形和河流 D植被和土壤1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开山取石,发展建材工业 B围垦湿地,增加粮食产量 c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 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2011年11月29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图8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l61

5、7题。16流经、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 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 D寒流、暖流、暖流17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洋流图9为“l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8l9题。18我国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2002年之后人n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19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An增长迅速 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

6、,年净增人口少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图10为“l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20.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矿产资源 D地域文化21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 A B C D表1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2223题。表1 城镇人数(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2000年2010经年增长率()2000年2010拄 增长百分点苏南地区 1467 2288 4.54 59.6 70.3 10.7苏中地区 636 917 3.73 37.7 56.0 18,3苏北地区 983 15

7、33 4.54 31.2 51.5 20.322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比重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23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2425题。24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

8、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25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瘩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26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27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台风活动频繁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28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

9、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2),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l3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29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l3中的环节是 A B C D30为维持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l0题,每题l分,共10分)。31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

10、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32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33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34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35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36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37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38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39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40.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共30分)。41图l4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1、)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时风向为 。(2分) (3)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 ,气压 ,阴晴变化为 。(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材料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材料二 图l5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东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2)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高新技

12、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3分)(3)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多个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 。(2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良种,改良奶牛品种,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产品。玉米除大量销售外,还用作饲料,牲畜粪便作为肥料归还到耕地中,节省了对化学肥料的支出。2006年农机数量高达8881台。材料二图l6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农业生产类型”。 (1)南安大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其主要特点是 。(6分) (2)与1956年

13、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区各类土地利用中,“水果蔬菜”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2分)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 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储量全国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材料二图l7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2分)(2)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可发展 工业、 工业等。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3分)(3)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