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会计学》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 案( 20112012学年 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成本管理会计学授 课 学 时:64授 课 班 级:会计专业2010级任 课 教 师:谢志明教 师 职 称:副教授教师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名称管理会计学授课专业班级城南学院年级08级课程编号120200476修课人数101人101人课程类型必修课普通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 ( ) ; 专业方向课 ( )授课方式理论课 ( ) ;实践课 ( )考核方式考 试 ( )考 查 ( )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是否采用双语否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44学时; 实践课 16 学时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教材管理会计-理论方法案例周亚力立信会计出版社
2、参考书目1、管理会计2、管理会计3、管理会计4、管理会计理论实务案例习题5、管理会计学6、管理会计学刘志远张一贞吴大军、牛彦秀余绪缨王福生孙茂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授课时间2010 年9月2010年12月 每周4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管理会计课程,要求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企业管理会计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该课程的
3、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在实践之中。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3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从总体上使学生对管理会计有一个基本的理论认识。即明确什么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基本内容;管理会计与相关课程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关系;管理会计人员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及其职业道德。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把握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了解管理会计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区别和联系,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重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的
4、内容,即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难点:第一节和第三节,即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教 学 环 节 及 授 课 时 数教学方法及注意点第1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课时)第2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与特点 (1课时)第3节 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教育 (1课时) 课堂讲授,提问式教学,课程设计,师生互动等。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部分见教材 )1、管理会计的定义是什么?简述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2、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什么是管理会计的对象、目标?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3、简述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及管理会计信息的质
5、量特征。4、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本章参考资料1刘志远,管理会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张一贞,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3 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4 余绪缨,管理会计理论实务案例习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5 王福生,管理会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教学后记: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6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 第一,了解并熟悉成本的各种分类方法。第二,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对混合成本进
6、行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的特点与运用范围。第三,了解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特点,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来理解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成本分类方法、混合成本分解方法及变动成本法在整个管理会计中的基础性地位。 教学重点: 各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各种成本分类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以及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应用及评价。难点:混合成本分类方法的正确应用及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教 学 环 节 及 授 课 时 数教学方法及注意点第1节 成本分类 (1课时)第2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 (2课时)第3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3
7、课时)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课程设计,师生互动等。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部分见教材 )1、管理会计为什么要采用多种成本概念?2、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特征是什么?混合成本的特征是什么?混合成本为什么要进行分解?3、混合成本分解有哪些基本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4、资料:设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每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和16,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每件变动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50,
8、000元。销售与行政管理费:变动性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费用每年发生额为65,000。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全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净收益。(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据以确定的净收益发生差异的原因。(3)具体说明采用全部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第一和第二年的净收益发生差异的原因。本章参考资料1刘志远,管理会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张一贞,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3 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4 余绪缨,管理会计理论实务案例习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9、8月版5 王福生,管理会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教学后记: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6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书的第三章,由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的扩展应用三节组成。通过联系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的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量-利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本-量-利分析扩展模型的介绍,使学生对复杂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有初步的了解。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本-量-利分析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本-量-利分析的基
10、本假设和一般方法。难点:本-量-利分析的扩展。教 学 环 节 及 授 课 时 数教学方法及注意点第1节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2课时)第2节 本-量-利分析 (2课时)第3节 本-量-利分析的扩展应用 (2课时)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课程设计,师生互动等。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部分见教材 )1、熟练掌握盈亏临界分析的各种公式,并了解其经济意义。2、会自己图示四种盈亏临界图,并说明其特点。3、设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预计正常销售量4,000。要求: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及盈亏临界点作业率;计算安全过际
11、及安全边际率。4、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每月销售量为2,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每月固定成本为3,000元。为了增加利润,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第一个方案,将售价降低0.5,销售量可望增加35%;第二个方案,不降低售价而每月花500元作广告,销售量可望增加20%。试问哪个方案更为有利?本章参考资料1刘志远,管理会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张一贞,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3 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4 余绪缨,管理会计理论实务案例习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5 王福生,管理会计学,机械
12、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教学后记: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6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经营预测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对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和资金需要量预测的介绍,掌握定量预测分析方法,掌握关于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内容和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定量预测分析方法,掌握关于销售预测、成本预测、资金预测内容和方法。教学重点: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难点:利润预测和资金需要量预测教 学 环 节 及 授 课 时 数教学方法及注意点第1节 销售预测 (1课时)第2节 成本预测 (1课时)第3节
13、 利润预测 (2课时) 第4 节 资金需要量预测 (2课时)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课程设计,师生互动等。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部分见教材 )某公司专门生产彩色电视机显像管,而决定显像管销售量的主要因素是彩色电视机的销售量。假设近五年全国彩色电视机的实际销售量的统计资料和该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实际销售量资料如下: 项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显像管销售量 25 30 36 40 50电视机销售量 120 140 150 165 180要求:(1)用算术平均法预测2006年该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2)假设各年的权数依次是0.1、0.1、0.2、0.2、0.4,用加权平均法预测2006年该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3)假设预测期2006年全国彩色电视机的销售量预测为200万台,用最小二乘法预测2006年该公司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的销售量。本章参考资料1刘志远,管理会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张一贞,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3 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